資改派背毛主席的包袱,毛主席背誰的包袱?
柳鯤鵬
關鍵字:資改派 退休 毛主席
簡介:資改派把退休制度的問題,說成是承擔毛主席時代(后來沒有繳費也是這個原因)“沉重的歷史包袱”。毛主席時代算一下也不到30年,而改革開放已經搞了30年了,沉重的包袱還沒有解決,資改派是當眾顯示自己的無能?資改派背著毛主席時代的包袱,一無內債二無外債,毛主席時代背著誰的包袱?被戰爭破壞得一窮二白,又有誰繳費了?怎么給洋大人時錢就多了起來?自己花天酒地,卻說是祖宗留的錢不夠,這就是敗家子。
左中右都喜歡把今天的問題說成是“中國幾千年來的獨裁專制”造成的。特別的,資改派和右派還喜歡說是毛主席時代造成的。那么讓人痛恨的退休雙軌制,是怎么出現的?右派從來不說,反正他們都有理,總是有理。
近期,為了與國際接軌,迎接普世價值,建立法治社會,資改派的又出臺了新的法律,涉及到退休制度。由于退休雙軌制是資改派的制度“自主創新”,雖然萬人憎恨,資改派也再次裝聾作啞。這也就算了,對于退休制度的讓人不滿的地方,資改派按照慣例的推給毛主席時代:“這個制度現在承擔著過去計劃經濟時期沒有繳費這樣一個沉重的歷史包袱”。說白了就是毛澤東時代的“沉重的歷史包袱”(因為后來沒有繳費也是繼承著這個“包袱”)。吾聽了有如下感想:
聽見沒有?問題是毛主席時代的,爾等找毛主席去算賬吧!好事資改派的,壞事是毛主席的。但資改派不是自稱繼承的毛主席時代的政權嗎?怎么成天擺出一副耍賴皮的流氓形象,想賴賬?
資改派搞改革開放,算算三十多年了,搞退休制度創新也快20年吧。而毛主席時代呢?怎么算也才二十七年吧?搞了三十多年還沒搞定以前的遺留問題,爾等怎么如此無能?無能就算了,怎么總是拿出來顯擺說事,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無能?
資改派背著毛主席時代的包袱,毛主席背著哪個時代的包袱?毛主席留下了什么樣的國家?一沒內債二無外債,無數的糧食,科技發達,工廠遍地,人民團結,第三世界領袖。而毛主席接手的國家,又是什么樣子?一窮二白,被戰爭徹底破壞(這應該算負數),黃金外匯等凡是值錢的東西都被蔣介石資改派席卷至臺灣,剛建國就打了抗霉援朝(之后又打了多次大仗惡仗)。又有誰繳費了?這個包袱有多大?毛主席抱怨了多久?還是變成了動力?
自己花天酒地,卻說是祖宗留的錢不夠,這就是敗家子。再說既然這么缺錢,國內花銷就不提了,為什么送給洋大人幾萬億霉元?每年還被洋大人賺去大量利潤?有錢給洋大人花,沒錢給中國人花,這就是洋奴。
說起新中國的形勢,毛主席曾經說過:“除了別的特點之外,中國六億人口的顯著特點是一窮二白。這些看起來是壞事,其實是好事。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這聽起來真是讓人無比振奮,也就紅太祖能說這話。這話說得好聽,是一種革命的樂觀主義,說得不好聽,這是一種自我安慰,甚至說是精神勝利法。在空白和有基礎、白手起家和繼承家產之間,只要不是白癡,都會選擇后者吧。紅太祖作為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因為知道中華民族的力量和文化,所以才會如此樂觀。
有人又要說混朝(中華民國)賠養了人才。這也是事后諸葛亮,紅朝建立時,誰知道他們會回來?就是回來,怎么保證回到這邊而不是那邊?即使回到這邊,就證明他們是來建設而不是破壞的?剛剛建立的紅朝,憑什么吸引這些人才?憑著毛主席這個招牌。不服?為什么毛主席一駕崩,人才就出國不回來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