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對于前段時間鬧騰得沸沸揚揚的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提出了要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的方針,這是完全符合中國國情有利于國家長治久安的具有根本意義的重大舉措。從前段時間非常喧囂的以“言論自由”為著力點的輿論重點看,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的這個方針更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為一說到“言論自由”,我們就不能不回想起毛主席曾經大張旗鼓進行的一次失敗的“政改”嘗試,這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后期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初衷開始,最終又以“反右擴大化”悲劇結束的“整風”-“反右”運動。
在新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勝利完成之后,為了避免我們黨像蘇共二十大、波蘭、匈牙利等國一樣發生變質危險,黨中央毛主席決定全黨進行開門整風。和延安 時期的整風不一樣的是,毛主席號召黨和政府的全體領導干部要虛心接受黨外群眾包括民主黨派的尖銳批評,并且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正確方針,和今天某些人提出的“言論自由”的政改目標相比,當時毛主席的設想以及實踐,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事情后來發展到“反右擴大化”,造成了文革結束后才平反的大量冤假錯案,這完全違背毛主席初衷同時也是我們黨在政治體制改革上的一個深刻教訓。現在回過頭去探索當時失敗的原因,其實也就是在兩個方面
——“左”。由于過去革命和建設的成就,黨的一些領導干部包括很多黨員都產生了強烈的驕傲自滿情緒,不但嚴重影響了和黨外人士的團結(《鄧小平文選》第一卷中就有專門講話《驕傲自滿是團結的大敵》),而且產生了嚴重的主觀主義特別是官僚主義,聽不得一點批評意見,引起了廣大群眾的反感和不滿。在這樣的情況下,黨中央毛主席提出開門整風,是非常及時也是完全必要的。然而開門整風的推進卻是非常艱難,毛主席當時“地級以上的干部有十分之一擁護就不錯了”的感嘆,絲毫也不夸張。這種拒絕批評的心態也為后來的某些干部通過打擊報復提意見的人從而導致“反右擴大化”埋下了伏筆。
——“右”。在國際反共產主義逆流的影響下,一些在社會主義改造中失去了資本和地位的右派分子,借助我們黨開門整風的機會,不是通過善意批評希望改進黨和政府的工作,而是認為將共產黨執政地位取而代之的機會到來,因而發出了大量違反《憲法》原則和政治良知的反動言論,有的“民主人士”甚至公然揚言“殺共產黨人”,以致連原先起義投誠的國民黨將領如陳明仁將軍等都看不下去,認為某些群體“簡直是對共產黨忘恩負義”!當時右派們的猖狂,小平同志在回憶中多次用“殺氣騰騰”來形容,也沒有絲毫夸大。為了江山不變色,為了烈士鮮血不白流,我們黨當然只能奮起反擊!
綜觀毛主席這次“57政改”失敗的教訓,我們完全應當對于現在由某些人大肆鼓吹的以“言論自由”為突破口的“政改”方向,進行具有歷史性的深入思考。從“左”的方面看,目前又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干部聽不得一點兒批評意見,動不動就將批評者跨省追捕;從“右”的方面看,那些鼓吹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精英們也是唯恐天下不亂,總是把攻擊矛頭指向“四個堅持”特別是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在污辱我們黨的時候甚至連先烈也不放過。如果我們不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堅持正確方向,當年毛主席“57政改”失敗的悲劇必將重演。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