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朝見聞(一)
得知烏有之鄉組織民間赴朝為志愿軍烈士掃墓的消息,我非常高興,也非常迫切,于是便在第一時間報了名。為志愿軍先烈們掃墓,拜祭先烈,繼承先烈們的精神,是我多年來的愿望,而到朝鮮去親自看看,更是我由來已久的一個想法。多年來在國內聽到的多是有關朝鮮貧窮落后的消息,由于聽得多了,也知道了某些人妖魔化朝鮮的目的是為了影射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我沒有能夠趕上,所以就常常想到朝鮮去看一看,這也可能是另一種方式的“懷舊”吧。
十月二十二日的早上,當我一接近朝鮮的口岸,遠遠的望去,只見朝鮮那邊的天是湛藍湛藍的。等一踏上朝鮮的土地,一種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這樣清新自然的空氣,如今在國內城市很難聞得到了。許多去過丹東朋友都說隔江看去,朝鮮的新義州又舊又破,但進入之后卻發現其實沒有那么嚴重。雖然城市在整體看來有一些陳舊,但建筑整齊,街道寬闊,綠化面積也很大,街邊房前都種滿了柳樹。和對岸的丹東相比,是一個很清靜的城市。人們衣著也都還不錯,大多都穿夾克衫、風衣、或卡其布的軍裝,而且個個看上去精神飽滿、神采奕奕,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因為等去平壤的火車還有一段時間,所以在新義州火車站的候車室里吃了到朝鮮之后的第一頓飯。這第一頓飯吃的是盒飯,有炸魚、泡菜、牛肉、鹵蛋、白米飯。這些飯菜看起來雖然普普通通,但吃起來還很不錯,味道鮮美又保留了食材的原味。大家邊吃邊贊不絕口。一位同伴說道,這樣一頓飯吃不出廚師的水平,沒有漂白拋光過的大米,沒有被污染的河魚,沒有打激素的雞蛋,沒有注過水的牛肉,誰來做味道都不會差。
上了開往平壤的列車,雖然人很多,但很有秩序。我們并沒有被區別對待,和普通的朝鮮旅客混坐在同一車廂里。朝鮮的火車是靠電力牽引的,時速很慢,只有四十公里,這正合我意,趁此機會可以好好欣賞一下沿途的朝鮮風景。列車駛出新義州市區之后,放眼望去,鐵路兩側,全都是金黃的稻田。朝鮮多山,幾乎所有地勢平緩的地區都是耕地。列車經過的村落都是建在半山腰上,山腳下的緩坡上還種著蔬菜。走著看著,我忽然有所發現,沿途經過村莊每家每戶的房屋幾乎全都一樣。經過導游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在朝鮮的農村,房屋都是由國家統一蓋好分給老百姓居住的,老百姓自己不用拿一分錢。
和導游聊了一會兒,外面的天色也漸漸暗了下去。本來想看看朝鮮鄉村的夜景,可惜路過的村落里亮燈的人家并不多。經過導游的介紹我才知道,這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樣因為電費太貴老百姓用不起電,而是由于朝鮮的電力緊張。但是,雖然朝鮮的電力資源緊張,可在朝鮮的農村,居民用水用電都是免費的,而老百姓為了節約資源,全都在自覺的節約用水用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