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向左,改革向右?
一
照本宣科,尋章摘句,斷章取義,生搬硬套,這些教條主義的做法,最不符合鄧小平理論。
在改革開放初期,通過對“兩個凡是”的批判,基本確立了鄧小平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閃亮特色。
歷史走到今天,是到鄧小平同志的故紙堆中尋找今天問題的答案呢,還是堅持鄧小平理論的精髓,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方向呢?
顯然,我們要用鄧小平的理論為指導,實事求是地解決今天的問題,而不是到鄧小平同志的故紙堆中尋章摘句,斷章取義,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地找一些東西,機械、教條地來套我們今天活生生的實踐。
二
今后我們要怎樣發展呢?
1、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要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3、要使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
4、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5、要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
好了,先列舉到這里。
三
天天講發展,到底發展是個什么東西呢?到底要發展什么呢?
翻開鄧小平同志的歷史,我們知道,鄧小平同志在歷史上就被稱作“唯生產力論”。
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就是發展生產力。
因此,我們天天講的發展,說到底就是發展生產力。
四
現在,我們再看看前面列舉5項中的前兩項,它是講什么的?
對,它們是講發展生產力的。轉變發展方式也好,調整經濟結構也好,實質是講,要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要大力發展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
裝備制造業、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主要是生產力要素中的生產工具。在過去的年代里,這些東西一般被稱為重工業。
我們再看看5項中的后三項,它們是講什么的呢?
對了,它們是講生產關系的。調整收入也好,擴大內需也好,建立內需機制也好,實際上要求重新調整生產關系中的分配關系。
很顯然,今后的發展,核心是糾正生產力發展方向和調整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
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它大致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基本理論。
五
今后我們要怎樣改革攻堅呢?
說一千,道一萬,最后歸結為一句話:“使上層建筑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
六
我們的經濟基礎是什么呢?
最標準的、書本上的教條答案是:
1、在所有制方面,以公有制為主體。
2、在分配關系方面,以按勞分配為主體。
3、在人們之間關系方面,是社會主義的平等關系。
當然,還有一種為億萬人民所認識的、現實中的答案:
1、在所有制方面,以資本私有制為主體。
2、在分配關系方面,以私有資本的剝削為主體。
3、在人們之間關系方面,是勞動力從屬于資本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
七
問題的關鍵是:上層建筑要更加適應哪一個經濟基礎呢?
是更加適應書本上的經濟基礎呢,還是更加適應現實社會活生生存在的經濟基礎呢?
很顯然,上層建筑怎么會去適應一種現實中不存在的經濟基礎呢?上層建筑必然要去適應現實中活生生存在的經濟基礎。
如此以來,上層建筑要向何處去呢?
口是心非,指鹿為馬,打左燈向右轉的把戲,三十年來上演的太多了。
八
一方面,發展生產力,就要調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導致兩極分化嚴重的現有生產關系。
另一方面,改革攻堅,則要“使上層建筑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
哪個向左,哪個向右?
哪個符合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哪個不符合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
哪個符合馬克思主義,哪個不符合馬克思主義?
哪個是社會主義方向的東西,哪個不是社會主義方向的東西?
九
當然,還有一種標準答案:
對,先不說。猜一下。
不論答案是什么,有人信嗎?
十
當然,還有一種馬克思主義的答案: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