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特色精英的無稽之談—(評《中青報》王學進文章《別讓小學語文教材變成政治手冊》)
草民思考了好多天,決定還是要寫這篇東西,拙就拙了吧,草民之于精英本來就是地與天的差別,俺怕誰怕啥呢?
至于為什么偏要寫,一是草民臉皮厚實,二是因為王先生(如是女士也無妨,毛主席就稱宋慶齡為先生)文章的題目著實滑稽可笑。大家想想看,依據王先生文章題目的教訓口吻,那我就偏要說,倘若小學語文教材都用毛主席的文章(如老三篇等)和詩詞來編排,又有何不可呢?正如王先生所言:“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最基本的功能是教會學生識字寫字、遣字造句及作文,其次才是落實文以載道的功能。”以此我猜想王先生可能是個教育專家,但問題是,一。小學不是掃盲班;二,既然也要“遣字造句及作文”,那自然得有課文作范文,而這種范文——絲毫不涉及所謂的“政治”的范文,哪兒去找呢?《三字經》?《論語》?《弟子規》?統統的不行,恐怕只有世外桃源才有吧,而世外桃源又在哪兒呢?所以我才很極端絕對地說,毛主席的文章和詩詞也可全部用來編排教材的;毛主席的文章和詩詞除去其政治意義,文采與功底夠檔次夠深厚了吧,可以當作范文的了吧,足可以指導學生們“遣字造句及作文”了吧。當然也有人不認同,如痞子精英袁騰飛就說毛主席的詩詞是“打油詩”,但這絲毫無損于毛主席詩詞的奪目光彩;王先生如不認同也不要緊,因為毛主席的詩詞確實飽含著極其深刻的政治含義,故先生必定是反對的、或不贊同的。草民說得跑題了,對不起!
王文接下去道:“但這個‘道’應該涵蓋哪些內容呢?我認為除了主流意識形態之外,更應關注公民常識、人格修為、品德培養等”。哦,說到底,王先生還是看重“意識形態”的,當然應是“主流”;但又用一個“更”字作了強調。對此,我得說開去一些。話說中國的社會主義冠以“特色”二字之后,各類精英包括政治精英、市場經濟精英、教育精英及文藝精英等等,都對前三十年的方方面面或嘲諷、或鞭撻、或控訴、或怒目而視了。對前三十年的教育也不例外。其實,教育精英們在教育界的改革早就在進行了,向小學生們灌輸貓和老鼠可以成為朋友即是鮮明的一例;為王先生們所深惡痛絕的“政治手冊”,不就是暗指那個時代的小學乃至一切學校的語文教材么?一直以來所進行的對語文教材的“改”啊“革”的,還是遠不能如王先生(們)的意,那么,依我的建議,小學只能改革成識字掃盲班,成天地教學生們念“天、地、人、山、水、魚、吃、喝、穿、拉、撒……”,這般就沒有“政治”了。草民倒想請教王先生(們),何謂“公民常識、人格修為、品德培養”?前三十年的學校教育就沒有這些內容?那時候教育出來的人都是胡作非為如今日,人格缺失如今日,品德低下如今日的么?你(們)不睜開眼睛看一看,是誰們為偉大的改革開放準備好了改革的對象?是誰們為中國贏得了整整六十年的和平時光?正是你(們)所認為的“政治手冊”,造就了雷鋒、蔡永祥、王杰、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英雄人物,培養了今天社會的中堅力量,有幾人甚至已成為了中國當今最高層的決策成員;請問先生們,這能否認得了嗎?反倒是對語文教材再三再四的胡改亂革,導致了語文教材的顛三倒四主次混亂,再如此下去,原先的精華就要喪失殆盡了。
王文說:“現在的問題是,小學語文教材承載的‘道’太宏大、太高尚、太沉重了,只怕小學生承受不起”。如此說來,那么照王先生的意思,讓小學生承受渺小、低俗、輕微的“道”就足夠了,是嗎?還是聽一聽領袖人物是怎么說的吧:毛澤東說:“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看,說得夠清楚了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小學的德育教育應該是什么內容,還用得著渺小如草民之輩來開導王先生之類么?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出現過王二小、劉胡蘭、小蘿卜頭等杰出小英雄,那手持紅纓槍查路條的少年兒童團員更是多了去了;戰爭年代的少兒能夠承載的大“道”,怎么到了和平年代就無力承載了呢?即便是在和平年代里,不是照樣有為保護集體財產勇斗地主而犧牲的劉文學、為保護集體的羊群與暴風雪做頑強斗爭而受傷殘的龍梅和玉榮、為撲滅山林大火勇敢地沖入火海而獻身的賴寧、不顧自己安危勇救同伴的抗震救災小英雄林浩、陳浩等等人物么?可見,新中國少兒們的覺悟遠遠跑到王先生(們)前面去了。我的家鄉長期來流傳著兩句老話:“三歲做棺材,到老用得著;三歲看八十”。前一句指的是人有生就有死的客觀自然規律,后一句則是道破了人必須從小就進行教育并培養其覺悟的最基本道理。而“三歲打娘娘發笑,廿歲打娘娘上吊”這又一句老話更是給我們發出的警示,這些老話歷經了最起碼千年以上的考驗,不失為經典名言,難道不值得我們思考與借鑒嗎?
人人皆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這三者構成了教育的立體結構,缺一不可;而學校教育尤以綜合教育為其特點,其中就包含著德育教育,這是不能拆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階段的;小學是基礎的基礎階段,是基礎就不得不夯實;郭沫若先生寫的《中國少年兒童隊隊歌》歌詞就鮮明地亮出了新中國少年兒童要繼承前輩當革命事業接班人的觀點,“我們新中國的兒童,我們新少年的先鋒,團結起來繼承著我們的父兄,不怕艱難不怕擔子重,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奮斗,學習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唱來激越高昂鏗鏘有力,它非但沒有過時,而且還頗具現實意義,就是在今天的和平大環境下,世界第一發展中大國——咱中國也得有一批又一批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接班人;若要讓中國永不改變紅色,就絕不能將少年兒童培養成為一群小綿羊,而應當培養成為生龍活虎頭腦清醒的下一代。一切妄圖將當代、下一代……中國的少年兒童培養成為資本主義苗子的人,都是一伙共產黨、社會主義的背叛者;從小學語文教材著手,在小學語文教材里去所謂的“政治化”,這是他們不可告人之目的的第一步,。警惕啊,善良的人們!
順便我也想指出一下王先生(們)的愚蠢,十足的愚蠢;何以見得?請看王文:
“ 該書(指《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草民注)的主要作者曾邀我參加發布會(10月7日——草民注),因故沒去,卻聽了9日在紹興南方書店舉行的郭初陽的講座。郭初陽在講座的最后,提到了一個隱蔽課程問題,即三套教材大量地引進了有關旨在意識形態灌輸的文本,并以人教版為例,通過幻燈片逐一念出每一冊所選的此類課文,12冊共計46篇,平均每冊4篇,涉及毛澤東的有7篇。并說,經過這樣6年的教育,有兩點突出的成果:其一是問學生最推崇的人是誰,學生答“毛澤東”;其二是在一系列戰爭故事和暴力教育中,傳遞了對于日本人的仇恨。”——難道這還不夠愚蠢么?就在昨天,美利堅的希拉里國務卿道出了美國要“領導”亞洲的心聲,并聲稱釣魚島屬于“美日安保條約”保護范圍;日本外相無視中國總理、外長在東盟會議的存在,繼續大彈釣魚島是日本領土的濫調,由此中方還取消了中日政府首長會見。這些情況說明了什么?美日“虎狼”正在日益地聯合起來對付中國,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種挑戰在新中國的前三十年是不可能發生的,在后三十年即改革開放以來也是史無前例的;這種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對漢奸賣國賊來說無疑是大好事,對中國人民來說卻是一道如何應對的大問題,而且是不得不答的大問題。然而,王先生(們)卻以為小學生回答最推崇的人是“毛澤東”錯了,還污蔑語文教材“在一系列戰爭故事和暴力教育中,傳遞了對日本人的仇恨”。這分明就是胡說八道的言論,恰恰又發生于釣魚島事件之后,日本反華日趨激烈、在美國相助下妄圖吞并我釣魚島之時,所以,說這是漢奸言論又有無不可呢?!事實俱在,應該遭受嚴厲批判的是王先生(們),而不是小學語文教材及其編纂者。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改革和特色精英先生們,該是停止胡亂折騰小學語文教材的時候了,讓小學生們牢記住毛澤東的名字,牢記住日本法西斯曾經侵略我們中國的歷史,牢記住今天日本在美國鼓動下的狂妄言行。同時希望王先生(們)爭做愛國者,為培養社會主義中國的接班人出一份力,而不是為虎作倀,倒行逆施。
2010.10.28—3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