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檢垂直管理體制機構設置的基本設計
1、對全國紀檢監察信訪局、檢察院反貪局、公安局經濟大隊可再進行一次合理明確分工,進一步清晰職責范圍。中央只垂直紀檢監察,或者只垂直紀檢。特別對紀檢監察信訪人員做精兵簡政,可以考慮信訪局存在的價值問題。廉政機構進行職能整合,對職責功能進行細分。消除職能交叉混淆,避免人浮于事和部門相互推諉,以提高工作效率,
2、在垂直體制機構設置上,按地區主要由中央級、省級、地市級、縣級四級組成。工作程序上進行網絡信息傳遞,建立四級響應機制。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建立區鄉鎮級垂直站點,從而建立和實施五級響應機制。現代化辦公裝備配備齊全。
3、在人員結構上每一級都由專職紀檢人員、紀檢律師、紀檢武裝人員組成。在辦公地點上可獨立建房購房,與地方黨政機關脫離,排除地方關系網的干擾。每一級站點可以根據區域管轄情況確定人員編制。人員選用上盡量使用原有從事紀檢工作的優秀人員。各站、科、組等的負責人可實行競爭上崗制度,并先從紀檢這個黨的機關內擴大黨內有序民主,給其它黨政機關做出這方面的表率。
4、在科室組成上,精簡機構,盡量不要太多,查案時能夠協同作戰,地方每一級垂直站點均可分為四個科室:總務辦,負責后勤、一般辦公事務、接收案件等工作;查案辦,主要負責查處案件;律師辦,主要針對案件的性質或移交地方公檢法部門時,為了避免地方公檢法司在執法上營私舞弊,進行法律監督;武裝辦,負責參與傳喚腐敗嫌疑人,或者腐敗嫌疑人威脅紀檢人員安全時,對腐敗者進行震懾。
5、在辦公經費上,由中央財政通過金融互聯網將辦公資金、人員工資等款項直接劃撥到地方規定銀行,不通過地方財政轉款,避免地方財政的挾持和關系拉攏。資金劃撥的次序可以由中央到省級垂直站,再由省級垂直站劃撥到地市級垂直站,再由地市級垂直站劃撥到縣級垂直站,再由縣級劃撥到鄉鎮區級垂直站點。在人員工資和待遇方面,可以比地方公務員平均水平提高一千元左右或以上,目的是根據市場經濟這個實際而高薪養廉。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不能全部指靠“提高思想覺悟、嚴格自律、防腐拒變”這些空頭意識來“思想養廉”,而要結合所有的人們不能擺脫經濟意識的實際,實事求是地高薪養廉。
6、在案件收集措施上,實行專職紀檢人員按市縣鄉村社區行政區域分片包干,通過互聯網接收群眾實名或匿名舉報。每個紀檢人員每臺電腦系統直接從鄉鎮區級連接到中央級,從鄉鎮區級到中央級這五級在,案件接收和處理過程中都直接形成匯總報表,由電腦程序直接完成,避免人工事后改動,避免隱蔽案件真情。每一級接案后都要有相應規定的辦案程序。
7、在法律上制定對紀檢人員的嚴格規定,對于紀檢人員泄密和庇護嫌疑人,對紀檢人員的處置要罪加一等。在站點職能和科室職責制度和工作人員管理制度上都要有具體規定。一切規定都要按照國家憲法、黨章和其它法律,以及紀檢工作的性質所制定。
8、在辦公公開透明和接受監督方面及時向主流政治媒體通報辦案效果,可以建立召開新聞發布會制度,向社會公開,起到宣傳教育作用。將查處后清白的和不清白的人都要向社會公開,維護清白者的名譽權。同時媒體可以及時了解調查群眾對紀檢的看法,媒體將這些看法及時地向紀檢機關反饋,做到紀檢、媒體、群眾之間三結合,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民主法制,擴大社會教育影響,提高對全社會的教育成效。
9、在工作職責上,可附加收集當地人民群眾對地方黨委政府的意見和對黨中央的意見,如果信訪局有保留的必要,則可直接取代地方信訪局部分棘手問題的處理,紀檢機關直接體現中央為人民服務的意圖。在代表黨與人民群眾直接聯系并利于反腐敗的方式上,可以在基層挑選思想覺悟高的群眾人員和黨員作為監督聯絡員,并對監督聯絡員也要制定制度進行管理,在待遇上可以給予一定的工資性補貼。也可以像公安和國家安全部門的便衣一樣設置監督聯絡員,也可以公開設置。這樣的監督聯絡員的設置,既可以取代如今總是脫離不了基層行政控制,而基本不起作用的底部基層派駐制度,還可以彌補最基層低端缺乏監督的空白。也可以避免機構再度擴大而臃腫,可以節省財政開支。這樣的體制機制,就可實現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有關“探索有序的群眾性民主監督形式”的要求。
10、在具體工作細節上和工作技術上,在保留好的辦法和經驗的基礎上可以推陳出新,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可以及時補充、調整、改革、創新具體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此說明,以上紀檢垂直體制制度機制,是根據黨的歷次代表大會所提出的有關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民主法制建設的政治要求,密切聯系實際,結合長久性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政策特點,進行設計的。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提出:“堅持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專門機關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執行情況監督檢查,提高制度執行力,維護制度權威性。”
黨對“擴大基層民主,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在歷次代表大會中,每次都作出過建設性的指導方針,但是在基層總是不能得到妥善落實,使得這些政治主張多是在思想意識上停留,而沒能形成“民主性政治體制”這種實體性的制度機制。以上的紀檢機構體制機制性設計,不僅有利于黨的政治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在落實上不留死角,不留空白,避免政策落空,而且在維護經濟建設工作方面,在體制上不與經濟體制所交叉,它與經濟體制等經濟工作機制分離清晰。既不同各行業各部門和單位在工作機制上相交融,又能夠不脫離各行各業的實際而履行自己的反腐敗職能;既不干擾經濟工作,又不受到地方各級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即是干凈利落的垂直管理體系,又在反腐防腐的同時維護正常的經濟工作,符合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
另外在此說明,關于媒體管理體制改革的機構設計問題,本文不多涉及。本文主旨是抓住關于黨內的紀檢工作方式問題,重點先解決黨內對紀檢垂直管理的認識問題。紀檢垂直體制是給與黨外民主和群眾監督的先鋒保障,是實現黨外與黨內民主政治互相聯系的基礎,這是“三個代表”所所決定的。“三個代表”理論,表達了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個過程中的中國共產黨的性質,以及中國共產黨必須的作用。
原先各法人代表單位和行政主管局的紀檢室人員,可作為駐基層紀檢監督員,受垂直管理,享垂直待遇。適時參與本系統單位內的各項政治活動,以起到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監督作用。但不參與本系統的人事任免工作,因為要同地方黨政在一定的工作項目上分離。只對廉政負責,對黨的教育負責,對黨建負責,人員入黨問題要從廉政角度把關。要富有一定的調查權力。在深入最基層工作中,應享有垂直體系上的午餐補助等。
原單位紀檢監察室,垂直履行黨中央對民主方面的職責,適時督察民主選舉過程。在選舉和辦案過程中上級垂直站派人參與。發現問題,及時通報上級和地方上級,建議罷免,富有監督建議權,每個監督建議事件,都通過垂直系統傳報省級地方黨政和中央垂直總站,中央垂直總站做永久性記錄,嚴重問題時向中央政治局呈報。
但紀檢部門受社會輿論監督制約,在各單位選舉的過程中,媒體介入,如發現不軌行為,媒體報道,公諸于社會,以此對單位和紀檢人員起到雙重監督制約作用。單位干部群眾、紀檢、媒體這三方,媒體人員同樣要受到其內部規范的制約,在工作原則和質量上可受到紀檢和單位的質疑。實際像一條生物鏈,誰也別想離開誰。
紀檢垂直體系一旦建立,可能媒體方面不垂直時,媒體就容易發揮對地方黨政的監督作用了。但最好是媒體脫離地方黨政的把持最好,免得媒體監督時為地方黨政和其它邪惡服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