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進入朝鮮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在此期間,中國人民志愿軍同聯合國軍亦即以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聯軍,在朝鮮展開了一場廝殺.
一方是因連年戰爭千瘡百孔、百廢待興、人民急需休養生息、軍隊基本上沒有海空軍、戰士長期靠炒面果腹的中國,一方是GDP總量占全世界的80%以上,戰爭經驗極為豐富、武器裝備最為精良、后勤保障無比充裕的強大國家集團。當時世界各國沒有人懷疑“中國出兵朝鮮是以卵擊石”,可歷史事實是,正是這場戰爭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軍隊找到了日夜狂逃的感覺,嘗夠了被追殺的滋味。志愿軍甚至一度越過三八線,占領了漢城(今韓國首都首爾),令整個西方世界一片驚慌。
朝鮮戰爭的結局是,出現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這是美國人的說法,其實,中國實現了出兵朝鮮的戰略目的——把西方國家軍隊打回三八線以南,維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這一戰略屏障的存在,使東北乃至整個中國大陸再不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犯。
對此,全世界至今是公認的,就連對這場戰爭持有否定和批判態度的我國當代“精英”們也承認:“這在中國近代史上畢竟沒有先例,當然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凝聚力與自信心。”
這場戰爭的意義之重大,今天看來怎么評價都不為過,如果說毛澤東主席在新中國開國大典上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更多是一種宣示的話,那么抗美援朝戰爭后,中國人在全世界人的心目中真正站起來了,真可謂一戰定乾坤。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將越來越清晰地看到,抗美援朝戰爭是“中國大國地位的奠基之戰”,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戰,事實上也是中國崛起之戰。
世界并不太平,也不是喊幾聲“和諧”就真的“盛世”一片的。當下中國,危機四伏,在沒有毛主席的今天,美軍又大搖大擺地跑到黃海來示威了。那么,當年的中國人民是志愿軍如何以原始的裝備去戰勝世界上最強大最現代化的美國聯軍的呢?
首先是領袖的超人的意志與膽略。在剛剛誕生幾個月,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在面對武器裝備和經濟總量大大超越自己數倍的敵手,大量高級將領都反對出兵時,我們的領袖以他天才軍事戰略家的思考,果斷出兵朝鮮,這是最終取得戰爭的前提。
其次,是毛澤東軍事思想武裝起來的充滿戰爭勇氣與智慧的人民子弟兵。同樣是中國人,在一百多年前,甚至面對幾千侵略者時也敗績連連。領袖的意志感染著英勇的士兵,他們相信自己的統帥,他們熱愛祖國和人民。
最后,是戰爭的正義性。當然,這條也可以不寫,因為,戰爭是勝利者書寫的。否則,就無法解釋美國侵略伊拉克與阿富汗的現實了。
讓我們永遠牢記這些永遠值得尊敬的最可愛的人!
讓我們永遠緬懷締造這支一往無前,戰無不勝軍隊的中華民族歷史中最偉大的領袖!
以此,紀念偉大的抗美援朝鮮勝利六十周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