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角度探討我國教育界的利弊得失

huqingcheng6 · 2010-10-10 · 來源:新浪博客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體地說,我國普通學校教育目的是向受教育者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一代新人。就其教育目的結構來說,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就受教育者素質結構來說,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受教育者進行“五育”并舉教育,達到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  

下面先解釋一下德、智、體、美、勞的概念  

1德育的概念: 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2 智育的概念:是指提高才智、發展智力的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活動。  

3體育的概念: 是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它是社會總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制約,并為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服務。   

4美育的概念: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  

5勞動技術教育的概念: 是指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并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定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  

各種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勿庸贅述。下面主要就我這幾十年來從一個受教育者變為教育者的經歷談一點自己對文化大革命期間和改革以后從1984年迄今的教育的看法。  

我出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童年前期的映象比較模糊。只記得四清時,父親作為干了十幾年的鄉政府會計被下放回村,又遭到工作隊清算,在沒有找到任何貪污腐敗證據的情況下,要罰我家一百斤稻谷;當時工作隊有一個姓楊的女人(后來長大后聽大人說是來自信陽人民醫院的護士)指揮人從我家往外抄糧食時,我緊緊拽著那人的挑擔繩子不松手,被大人狠狠推了一跌還哭看不松手。1966年文革剛開始時我大哥(當時他13歲)隨老師同學步行去武漢串聯,回家時買了一把剪刀讓母親興奮不已。1967年有一次和父親去大隊開批斗大會,聽到很多人在高呼打倒叛徒內奸工賊×××。我問父親誰是叛徒內奸工賊,父親不回答,只是說小孩子不要亂問。  

1969年初開始上學時已經七歲,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時候。上小學期間映象最深的第一個方面,就是整個小學生時期學的最多的知識是毛主席語錄和毛主席詩詞,我初學識字的第一篇課文是毛主席寫的社會主義階段的總路線(社會主義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會唱的第一首歌是《東方紅》;老師對我們說的最多的是 “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做毛主席的好孩子”。上課時老師走到講臺前,全體學生起立,高呼“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然后開始上課;下課后作課間操時先朗誦毛主席教導“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然后作廣播體操。四年級放暑假時通讀了一遍《毛澤東選集》,盡管似懂非懂,但我還是覺得毛主席太偉大了。在響徹云宵的“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中,經常聽到廣播里說毛主席紅光滿面,神采奕奕參加各種活動的報道。1976年9月9月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來時,當時正在學校參加挖土方的我反復追問身邊老師和同學:“這是真的嗎?不是總喊毛主席萬歲嗎?他老人家怎么可能說沒了就沒了呢?”。眼眶里淚水不自覺地就流了出來。我想當時全國人民一定和我的感覺一樣。對毛主席的真摯感情絕對是發自內心的。 1976年9月18日 為了看毛主席追悼會的實況轉播,我和幾個同學不顧校長的再三阻攔,赤腳飛奔二十多里山路,跑到我家南邊的一座叫王母觀的大山上去看電視,因為山下各公共娛樂場所都沒有電視直播。王母觀山上有微波接受站,當時山下各公社不下幾千人都上了山,給當地駐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觸電視,雖然當時擠在人堆里沒看清什么圖象,晚上摸黑下山時心里也感到很大的滿足。  

對當時映象最深的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參加的體力勞動很多。學校組織的挖山,挑沙,挑磚等活動層出不窮;放學后回家還要干永遠也干不完的各種農活:砍柴,燒飯,種菜,打野菜喂豬等。寒暑假期間除參加生產隊的勞動之外,在毛主席改天換地號召指引下,參加義務興修水利勞動是最主要的。我參加過修建五岳水庫(信陽五座大型水庫之一)和修建它的主干渠勞動;還參加過修建本大隊四座小型蓄水壩及其渠道,至于開山筑路,原田化建設,平整河灘地等建設活動更是經常參加。雖然參加那么多艱苦的生產勞動,但從來也不覺得特別累。干這些義務勞動時,由生產隊負責管飯。當時我飯量大,胃口好,在不需要什么菜的情況下,一頓吃三大碗米飯是很平常的事;偶爾碰上生產隊改善伙食,在飯桌上多加幾個葷菜(主要是豬肉燉粉條,鰱魚燒白蘿卜,炒豬肝等)時吃得更香。長期的生產勞動,使我的體力很好,我十四歲時挑著160斤左右的重擔可以健步如飛,我認為那時是我一生中力氣最大的時候。在緊張的干活(或一個人走路)的時候,我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一邊干活一邊背誦有些文化課知識,競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盡管上學時老是因為遲到曠課受到老師批評,但每次考試成績卻總是名列前茅,所以整個中小學時期也倍受老師喜愛。  

對當時映象最深的第三個方面:就是上學期間因為當時各種政治運動(批林批孔運動,評水滸批宋江運動,批鄧運動,批判“四人幫”運動),給我創造很多登臺演講和寫大字報的機會。演講前要寫稿子鍛煉了我的寫作能力,面對廣大聽眾演講,鍛煉了我的膽略;寫大字報使我書法水平有很大提高,我堅持用毛筆寫作文一直到高中一年級,雖然后來逐漸放棄了書法練習,但一直對書法有濃厚的興趣。我常暗恨自己現在寫作能力還不如青少年時期,可能和自己現在年屆中年,生活穩定,體態發福,完全沒有當年的朝氣蓬勃和如火一樣燃燒的激情有關。  

對當時映象最深的第四個方面:就是當時能找到的可看的文學方面書籍比較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文學方面的書就如獲至寶。因要盡快歸還,所以必須趕緊把它看完,養成了后來快速閱讀的習慣,當然也造成不求甚解的陋習。我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二年級時看的《破曉記》,是描寫劉鄧大軍進軍大別山,大軍撤走時留下的小分隊,同國民黨正規軍四十八師及當地民團武裝展開斗爭的故事,至今我還對其中的故事情節記憶猶新。后來陸續讀過《東風化雨》《迎春花》《野火春風斗城》《紅旗譜(前半部)》《艷陽天》《金光大道》《鐵道游擊隊》《敵后武工隊》《林海雪原》《紅旗飄飄》《西沙兒女》等宣傳紅色革命歷程為主的書,所以兒童青少年時期的我對無產階級革命前輩有深厚的感情,對中國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有較深的認識。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當時沒有系統讀過,主要原因是借不到這些書的。當時公社新華書店里有這些書出租,每本押金一元,租金一天一分錢,因湊不齊押金又嫌租金有點貴,只能望著那些書帶著遺憾離開。只是五年級時因當時有評水滸批宋江運動,才系統看過一遍120回本的《水滸傳》,憑著良好的記憶力幾乎把全書的內容都背誦下來,今天和別人說起水滸英雄還是覺得特別熟悉。另外三大名著直到上大學后才全面通讀。但當時讀過兩本古典小說《說唐》和《五虎平南》,書中描寫的英雄人物給我留下很深刻的映象。但即使到今天,我并認為當時得到的文化素養很少。我認為讀書不在多而在精,沒有小說看時,讀語文課本也能有很大提高。初中一年級 時語文 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作業是除了寫作文之外,要求每個人至少把全部課文用毛筆和鋼筆各抄兩遍。我到今天還感激這位在1978年高考時以全縣文科第二名考取蘭州大學 歷史系的 老師(他的歷史考了100分,地理考了98分,語文考了87分)。我最大的感受是在抄課文的過程中也將其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了。由于背誦的課文多,以后寫作文時會文思如涌。抄書的好習慣我直到現在還保持,每次見到很美的文章,我總禁不住手癢要抄在筆記本上。有些同學問我:“老師,何必要費那么大的力氣抄錄,復印或打印不好嗎?”,我認為這些同學沒有深諳讀書之道。我以為對于好文章,抄一遍比讀十遍的效果還要好。我經常聽到某些文化名人說自已一天能看百萬字的材料,我不認為他在吹牛,但他這種看書的方法只適合泛讀,對需要精讀的典籍無論如何是不行的。 王立群 先生用四十年時間讀《史記》,真是會讀書的典范,是讀書讀到骨髓里的人。我們一般人讀書也只是霧里看花,一知半解而己。整個小學和初中時期就是在這么一個緊張繁忙,雖充滿痛苦但也有愉快的情況下度過。  

進入高中后的1977年,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正式結束。高一下半年,各科的學習進入緊張的階段,用在學習上的時間比從前多了很多,我記憶力好的優勢慢慢發揮作用,上高中時的第一次大考,我只名列年級第三,但第二次考試躍居第一。這個優勢一直保持到高中畢業,高考時成績超第二名45分。1978年年初舉行的文化大革命后全國第一次高考,使很多知青大哥大姐和前兩屆高中生紛紛“鯉魚跳龍門”,我對他們羨慕不已的同時,也堅定了發奮學習努力使自己金榜題名的信心。高一時曾提前參加高考,當時總成績不是太高,只夠一般本科分數線,但化學成績突出,高達86分。這一成績讓教我化學的 熊國平 老師欣喜不已;他后來對我更加悉心輔導,使我有了更大的提高。高二上半年,代表鄉中學參加光山縣化學競賽榮獲第一名。盡管后來在信陽地區競賽中沒有再接再厲取得優異成績。但我也感到考入大學繼續深造并非可望而不及,名牌大學的校門也對我敞開,只要在接下來1979年的高考中再拚搏一次即可實現人生的飛躍。  

如愿以償地考上大學,進入武漢醫學院學習五年之后,我被分配至洛陽醫專,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二十多年的執教生涯我是邊教邊學,邊學邊教,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有了一些提高,但離一個合格的大學教師還有不少的差距。我總是不斷鞭策自己: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自己微不足道的一點知識,猶如九牛之一毛,蒼海之一滴;不與時俱進努力提高,很快就會落伍,就不能很好履行一個大學老師的職責。  

通過回顧自己的治學生涯,我有幾點體會,就培養合格人才的角度來看,文化大革命中的那一套教育模式和恢復高考之后迄今實行的教育體制都應該給以客觀的評價。文化大革命時過分側重政治思想(德育的范疇)﹑體育和勞動技術教育,不特別重文化課學習(智育)和美育培養,使兒童青少年缺乏基本的文化課知識是它的弊端;但注重實踐的教育模式也造就青少年健全的體魄,和實際的謀生能力。對于當時的青少年個人崇拜(主要崇拜毛主席),我認為利大了弊。青少年時期沒有精神支柱是不行的,現實證明:毛主席超群絕倫的蓋世才華,超邁古今的豐功偉績,嚴于律已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懲治貪污腐敗的鐵血手腕是今天人們仍無比懷念他的主要原因。文化大革命時成長起來的人目前仍是我國各行各業的生力軍,起著頂梁柱的作用,他們中有很多人對毛主席有無比深厚的感情,不會隨時光流逝產生任何變化,他們是毛澤東思想的堅定擁護者。這一代人有一個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毛澤東思想。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他們中有些人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最先發財致富,是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這些人對鄧小平也有很深感情,但他們對毛主席的感情還是最深。  

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很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我認為在更多的時候是說的一套,作的一套。智育被擺到至高無上的地步,從幼兒園時期就開始的無窮無盡的智力上的競爭,使孩子們失去了天真的童年,沉重的書包壓彎了他們的脊粱;永遠也寫不完的作業使他們身心疲憊到了極點。由于不注重體育鍛煉和實際操作技能訓練,很多中小學學生體質很差,近視率很高,有的學生身體如豆芽菜一般單薄,有的學生因營養過剩而患上肥胖病。因教育過程中不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使這些在成長過程中倍受父母、祖父母溺愛的獨生子女一代,實際謀生能力也很低。現在我國城市出現一個特殊群體:啃老族,有的人二十多歲了不出去工作謀生,賴在家里過清閑日子,靠父母一點微薄的積蓄和退休金生活。有的人結婚后有了小孩不出去自己住,而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雖然給老人帶來天倫之樂,但自己不帶孩子而推給父母,或在家吃飯從來不交生活費。使白發蒼蒼的父母還要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有的老人不顧體弱多病打工掙錢養家,不能安度晚年。造成這些社會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人學生時代接受的教育有失誤之處。學校對學生過分偏重智力培養,不太重視德育教育,導致這些人成年后沒有責住任感。  

另一個教育方面的失誤,就是使當代大學生感到很迷茫:經過十二年的寒窗苦讀,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考上大學,面對大學時代的高消費,在耗盡父母的一點有限積蓄之后,不得不靦著臉皮找親朋好友借貸,或申請助學金貸款。靠著頑強的毅力熬完大學生生涯,臨畢業時又面臨失業的危機。一些人實在沒有精力深造,只得先找個掙錢少的工作暫時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一些不甘心的畢業生再次拼搏考研究生,讀完碩士還得再讀博士。再熬六年,等到研究生畢業時,最好的人生年華也都在學校消磨了,最有創造力的時代基本上結束了。研究生畢業并不意味今后就步入人生的金光大道,前面還有數不清的艱難險阻要等待翻越。這同文化大革命之前老一代大學生、文化大革命后期工農兵學員、恢復全國高考后改革開放初期(1978~1984)的新一代大學生由國家負責出錢培養,畢業后由國家統一安排工作的情況相比,這些新的培養體制下的培養出來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承擔了太重的生活負擔。他們經歷的坎坷的人生之路,使他們倍感艱辛。  

在這種情況下還高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癡人說夢。只要培養出的學生不是心靈扭曲變形的精神病人就是萬幸了(現在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淪為精神病人的有不少)。我認為進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己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從幼兒園、小學直到研究生教育的各個環節都要進行改革。如何進行改革,是我國高層領導人應該考慮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只是憑一個公民的良心呼吁一下。面對目前的教育狀況我建議:首先學制要縮短,中小學生要減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借鑒發達國家好的經驗。對于大學生的培養,既然國家擁有位居世界第一的雄厚的外匯儲備,為什么不拿出一部分作為教育經費,給有些生活窘迫的大學生雪中送炭。對于研究生培養,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千萬不要逼著還不充分具備科研能力,沒有多少研究成果的研究生們,在幾年之內發表多少篇被SCI收錄的論文,否則就不讓畢業。研究生擴大招生的勢頭要放緩,博士生的數量要減少,質量要提高。整個社會人群對青少年的成才都要投入巨大的關懷。如果真正做到了這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亚洲第一区 | 五月丁香综合激情六月久久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不卡顿 | 亚洲日本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