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國經濟周刊》2009年第48期 作者:周海濱(鳳凰網歷史頻道專欄作者)
11月10日,北京萬壽路兩側高大的喬木下覆蓋著厚厚的積雪,我們一路前行,胡木英家就在前方。
胡木英,胡喬木之女、國家工商總局的退休干部。
在一排排中直機關的住宅樓里,胡木英家并未顯得特殊。墻上的胡喬木伏案照高懸,仿佛告訴我們并不為人所知的父女往事。
“父親不健談也不很愛聊天,散步時也不大理我們,總是自己想自己的事情?!?9歲的胡木英快人快語,不似傳說中乃父的沉默和內斂。
被譽為中共黨內“四大筆桿子”之首的胡喬木,從毛澤東秘書到“黨內一支筆”再到“新聞大管家”,經歷了怎樣的宦海沉???除了新華社的千字文簡歷,外界對其所知甚少。
毛澤東點名招秘書:“喬木是個人才”
對于胡喬木來說,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莫過于成為毛澤東的秘書。
“我是1941年1月23日生于延安。我出生半個月左右,父親就去給主席當秘書了。”胡木英說。
此時,胡喬木和夫人谷羽住在延安大砭溝的窯洞里,澤東青年干部學校就在大砭溝,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也在那里。“父親當時已調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
這一年的1月上旬,皖南事變爆發,1月20日,毛澤東以中央軍委的名義發布重組新四軍軍部的命令。為此,中共高層通宵達旦地開會,毛澤東更是異常忙碌。
2月上旬的一個清晨,中共中央秘書長王若飛突然來到胡喬木所住的窯洞。對于當時的場景,胡木英說,“母親親歷了這個過程?!?/p>
王若飛對胡喬木說道:“毛主席那里缺人手,點名要你去他那里做秘書工作,同時兼任中央政治局的秘書?!?/p>
王若飛的話,完全出乎胡喬木的意料。他怎么也不會想到,毛澤東會調他當秘書。
胡喬木思索了一下,說出了心中的顧慮:“給毛主席當秘書,我怕當不好。我從來沒有做過秘書工作?!?/p>
王若飛為了打消胡喬木的顧慮,說出了毛澤東“點將”的來歷:
“你發表在《中國青年》雜志上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的文章,陳伯達看了,很欣賞?!庇谑?,陳伯達將文章推薦給毛澤東看。毛澤東看后說,“喬木是個人才”。
那時,陳伯達擔任毛澤東的政治秘書,他跟胡喬木并不認識。
1941年秋天,楊尚昆從華北根據地回到延安參加整風,認識了給九月政治局會議做記錄的胡喬木。楊尚昆在《我所知道的胡喬木》一文中回憶說,“他不到三十歲,一介書生,清秀文雅;在會上做記錄,并不說話,大家叫他喬木,前面加上‘胡’的本姓,是1945年到重慶談判以后的事。九月會議前后,印發了《六大以來》。當時我就聽說,喬木同志是主席編輯《六大以來》的主要助手。這件事辦得好,主席喜歡他,大家也看重他?!?/p>
胡木英對父親的延安時期知之甚少,一方面當時年紀小,一方面是“父親忙著工作,并不在家里待著,在家的時候就是寫東西?!辈煌憱|西的胡喬木有件事情讓女兒印象深刻,“有一次,他在延安的窯洞家里伏在桌子上寫東西,桌底下放了一個炭火盆,腳踩在炭火盆邊上,暖和一點,結果有一次他寫著寫著就忘了,就把鞋子給燒了。”
《中國經濟周刊》:有人說《沁園春·雪》是你父親寫的?
胡木英:不是。父親沒參加過長征,壯麗景觀沒經歷過,這不是憑想象就能寫出來的,而且按照父親的性格,他不會寫出主席那樣的氣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