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是一篇弄巧成拙的作品
最近網上發起了對巴金《小狗包弟》的討論,因為它進入了中學語文教材。其實這篇文章不是現在才進入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標語文教材早在前年就把這篇文章選入了教材。
對于巴金,讀過大學中文系做過語文教師的我并不陌生。大學時讀過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愛情三部曲》,所以我對巴金的印象相當不錯,作為一個普通語文教師,我對他只有仰視,從未想到過要對他的作品說三道四。不過讀完他的作品《小狗包弟》,他的印象在我心中大打折扣。因為這篇文章從內容到藝術都存在這明顯的硬傷。
小狗包弟講述的是巴金在文革期間,為了保全自己把自己,把心愛的小狗送到醫院解剖室的故事。其目的是為了“從一個側面反映那個瘋狂的時代慘無人道的現實”。(人教社《教師教學參考用書》第66頁)“作者通過一條小狗的遭遇,反映文革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實,一條小狗都保不住命。”(《人教社《教師教學參考用書》第67頁)顯而易見,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控訴文化大革命,教材編者選這篇教材是為了抨擊文化大革命,教師講這篇文章是為了在學生心中抹黑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是非功過,不是一般人所能定性的,我也無意為文化大革命辯護。不過我認為用一條狗的命運是抹不黑文化大革命的。打狗殺狗,包括大規模的打狗運動,在九百六十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經常發生。文革時期有,現在也有。今年八月初,云南省江川縣連續發布打狗命令,要做到全縣無狗,因此有兩萬多條狗喪生。(詳情請看下面鏈接http://news.sina.com.cn/c/2010-08-17/120617977575s.shtml )前幾天,也就是8月17日,嵩明縣牛欄江鎮組織的“打狗隊”將66歲的退休教師李創新的一只寵物狗當著他的面活活摔死,并把他打得受傷住院。牛欄江鎮鎮政府的一位負責人稱:“我們的要求是‘聽不見狗叫,看不見狗跑。不管有證的狗還是無證的狗,一律捕殺。(詳情請看下面鏈接 http://news.sohu.com/20100913/n274893002.shtml )文革時期,巴金送走了自己的一條小狗就說明當時社會的瘋狂,那么今天要讓全縣聽不見狗叫,看不見狗跑,就不瘋狂?文革時作家害怕,把自己的小狗送給醫院,是別人慘無人道,那么今天打狗隊當著主人的面摔死他的寵物狗就不是慘無人道?殺狗一般都是出于衛生和防疫母的,不要和政治掛鉤。文革時期,從沒聽到中央文革有殺狗打狗的命令或文件。起碼我們遼寧朝陽的狗都安然無恙。個別地區或許有打狗活動,那也是地方政府的個別行為。和文革沒有必然聯系。其實文章中提到的打狗,也就是一些小孩子的叫嚷,注意:是小孩子,不是大人,也不是紅衛兵。而且小孩子也就是說說,并沒有付諸實踐,是作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怕招來紅衛兵批斗自己,為了保護自己送走了小狗。
文章在構思立意和主題上有牽強附會之感,在寫法有更大的敗筆。文章開始沒有直接寫作者或小狗包弟,而是寫一位藝術家和狗的故事。大意是一位藝術家和鄰居家的小狗相處很好。在藝術家被批斗痛打時,認識的人都調開頭去,不理他。只有那條小狗來到藝術家身邊聞他、舔他;用腳爪撫摸他。結果小狗被專政隊打斷了后腿,藝術家也被關了起來。因為藝術家被打、被關,那條狗回到家什么也不吃,哀叫三天死了。這樣就同下文形成了一種對比:人(作者),不如狗。一條小狗為了一個鄰居可以挺身而出,結果被打斷了后腿,最后絕食而死。而一個人竟然為了一種莫須有的危險把自己心愛的小狗送上解剖臺。通過全文來看,小狗不一定會把紅衛兵引來,即使把紅衛兵引來,紅衛兵還能要了你的命嗎?即使小狗真的能把紅衛兵引來,紅衛兵的到來真的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傷害,難道你就不能給你的小狗找一個相對好點的歸宿嗎?當時作者雖然處于半靠邊狀態,但是并沒有失去自由。在他那個知識分子的小圈子內或許沒有人愿意要這樣的禮物,但是擴大點范圍,送給工人、農民難道也不行嗎?狗既能看家,又能解悶,還可以打死了吃狗肉,送出去應該不是難事。即使真的送不出去,把它運到郊區,做流浪狗也比送給醫院做實驗好啊!作為動物,被解剖做實驗可能是最不好的下場了!由此可見,作者對小狗包弟沒有做到盡心盡力。從這一點來看看,作者真的不如狗(藝術家的個狗)。作者之所以這么做,有一個自己不便于說出的想法:把狗送人或趕出去做流浪狗,一旦被批判,可能被扣上抗拒改造的帽子;而送給醫院,則是為醫學研究做貢獻。作者很可能因為這一點而被從輕發落。說穿了還是懦弱不仁的表現。
作者曾經因為這篇文章被一些人當做嚴于解剖自己的典型。但是作者所謂的解剖自己是他在文章中說了如下幾句話:“我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作者這幾話不能不說是比較深刻到位的,但是和所作所為還有一定距離。這也難怪,一個人再嚴于解剖自己,也不能說是自己不如狗。作者之所以在開頭寫藝術家和狗的故事,一是引出他和小狗包弟的故事,最主要的還是想以此抹黑文化大革命。讓人們知道文革是怎樣的殘酷,專政隊是怎么樣的瘋狂;文革不但對人類,對動物也是一場“浩劫”。沒想到弄巧成拙,導致讀者把他同藝術家的狗進行對比,得出人不如狗的結論,這實在是他始料不及的。所以文章對比手法的運用,就作者自己來說,不能不是一大敗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