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顛覆愛國主義有點難
錢塘潮
近年來,以要否提倡愛國主義作論題的博文,可以說已經滲透到網絡的各個角落,且多顯得激情亢奮、刀光劍影。簡單歸納大致有以下幾種最基本的觀點:
一是認為愛國主義是賣國的當權者欺騙人民“愛自己”的伎倆,所以根本沒有宣傳貫徹的必要,最好把它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二是認為愛國主義并不是要你去盲目、純粹地“愛政府”,而是作為一個自然人世代受自己國家的養育之情和生息之地,不愛自己的國家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愛國主義思想永遠是國家的精神支柱,即使是一個兇殘的統治者,也不妨害其提倡愛國主義。
三是由傳統文化影響下耳濡目染所形成的最樸素的愛國主義,它不會受任何機構或文化人的說教和蠱惑,會在一定條件下自發地發出諸如“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之類的呼聲。
四是通過編造歪曲所謂名人的語錄,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地給愛國主義羅織罪名,如愛國賊、愛國流氓等。
對以上愛國主義的觀點略評如下:
1、出賣國家利益的統治者當然有可能存在于不同歷史時期的國家。盡管現代國際公法規定了政府機關對外可以代表國家行事,但畢竟政府又不能等同于國家。國家是由一定的領土、領海、領空和能有效管理領土范圍內公民的政府機構所組成的。現代國家的性質又是通過制定憲法和以憲法為根本法的一系列法律系統來體現的。所以愛國的內涵十分豐富,同時又是一個思維正常的公民不難掌握的。而當僅將它定義為是否“愛政府”時,顯然是自欺欺人的,或是別有用心的。但遺憾的是一些反愛國主義者經常混淆國家與政府的關系,如他們提出孫中山在日本反“滿清國”是愛國還是賣國?所以反愛國主義者是不愿掌握愛國的豐富內涵的,他們總是借統治者的腐敗作為百姓不需要愛國的口頭禪,甚至把歷史上統治者的某些荒唐行為作為今天不需要愛國理由。這就絕不是一般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了,而是要不要國家繼續存在并發展強大的問題了。
2、國家形成于人類社會歷史領域已有幾千年歷史了。絕大多數的自然人都是有一定國籍的,國家也就理所當然地成了他們的生息養育之地。代表國家行事的政府機構也就成了他們抵御自然災害和抗擊外來侵略的組織領導力量。一個沒有國外背景的普通公民即使在國內不能避免受到不公正對待,但他借此不愛自己的國家就能得到公正待遇了嗎?所以任何政府機關號召發揚愛國主義就是天經地義,否則難道號召大家恨自己的國家,與國外勢力勾結起來滅亡自己的國家就對了嗎?另一方面,即使汪精衛投靠日本時期曾經號召過愛國主義,也推不出所有統治者號召愛國主義都是口是心非的“愛國賊”吧?
3、反愛國主義者一般都蔑視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們百般詆毀它,丑化它的根本目的也就是為了淡化國人根深蒂固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節。但這一圖謀肯定是不可能得逞的。因為即使在偏僻的鄉村,那里的人們在長期的中華文化熏陶下,在文化作品的耳濡目染下,都知道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道理。他們一旦遇到天災人禍患或流匪作惡,都會自覺團結到組織者之下聽候調遣;并且有一種共識,認為在救災和抵御外來侵略時不肯出全力的年輕人是不會有出息的。如曾有個年輕人在救火時曾將一件很重的物品扛了出去,但后來自己最怎么用力也無法再扛回去了,這就是醞釀愛國主義或集體主義的精神原動力。所以對他們來說,不管中外反愛國主義者的水平最高,蠱惑性的“理論”最多最高明,也是無法蠱惑他們根深蒂固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節的。
4、反愛國主義者在罵愛國賊時,也挖空心思地搜羅了一些所謂的名人反愛國主義語錄,以圖給他們壯膽。但這些所謂的名人中,有的根本什么也不是,只不過是在某個作品中胡言亂語一番罷了;有的是借名人之名編造出來的謊言,如說列寧如何反對愛國主義;有的是斷章取義、以偏概全,是根本經不起邏輯檢驗的歪理邪說。如我們不否認有人借愛國名義行賣國之實,但我們同樣不能否認有人借民主自由之名行獨裁壓制之實,既然可以把前者稱為愛國賊,是否也得把提倡民主自由的叫做民主自由賊?
喋喋不休地叫嚷多年了,愛國主義并沒有在被蠱惑中受到絲毫傷害,而呈適得其反之結果。該累了吧,歇歇吧!
2010-09-0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