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關于《中國左派的現狀和根本出路》的幾個問題
看了一位網友的《中國左派的現狀和根本出路》的帖文之后,對文中的一些觀點不能茍同。
關于“中國左派”
關于左派的定義。左派和右派是相對而言,沒有“右派”也就沒有了所謂的“左派”。毛澤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黨外有黨,黨內有派,歷來如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左派”和“右派”有不同的歷史含義。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國民黨與共產黨相對而言,國民黨就是右派,而共產黨就是左派。但是,國民黨內也有“右派”和“左派”,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反共反人民的右翼勢力就是“右派”,他們是我們的敵人,是共產黨要打倒的對象;而國民黨內以何香凝、廖仲愷為代表的積極支持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左翼人士,就是國民黨內的“左派”,他們是我們的朋友,是共產黨要團結的對象。共產黨內也有“右派”和“左派”。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者,主張對國民黨讓步,反對武裝斗爭,使革命遭受重大損失,陳獨秀就是共產黨內的“右派”;而積極主張進行土地革命的毛澤東和提議建立共產黨獨立武裝的周恩來、吳玉章等人則是共產黨內的“左派”。文化大革命當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真正的共產黨人,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他們就是黨內的左派。而那些要保護“大官利益”的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則是地地道道的黨內的右派。那些堅持“造反有理”的造反派就是左派,而那些頑固的“保皇派”就是右派。
1966年,在《毛澤東給JQ的一封信》中,毛澤東說:“此事現在不能公開,整個左派和廣大群眾都是那樣說的,公開就潑了他們的冷水,幫助了右派,而現在的任務是要在全黨全國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代表90%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會容忍的。那時右派可能利用我的話得勢于一時,左派則一定會利用我的另一些話組織起來,將右派打倒”。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兩條結論,即:一是左派有別于廣大群眾,二是左派是“代表90%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
那么,何謂當今中國的左派呢?依然應當是“代表90%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鑒于中國社會的現實,那些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階級與階級斗爭,堅持無產階級專政,與帝國主義、現代修正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進行堅決斗爭的一切革命者,都是左派。當然,有的“左派”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他們雖然也承認“階級斗爭”,卻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暴力學說,反對列寧主義的國家學說, 鼓吹資產階級可以接受的“改良主義”,一句話,就是反對無產階級專政。這樣的“左派”不是真正的革命者。
二、關于“紅色小資產階級,即紅色小資”
帖文開篇便說,“中國左派其實大部分屬于紅色小資產階級,即紅色小資”。繼而將老干部“魏巍、李爾重、李成瑞”等人劃入所謂“紅色小資”的行列。甚至說什么“這樣的紅色小資自認為是無產階級革命派…實際上他們并不屬于無產階級,他們在實際上也站不到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去。”對于李爾重、李成瑞兩位老干部,筆者不了解,不能妄加評論。但是,對于作者為魏巍戴上所謂“紅色小資”的帽子,筆者則以為是對一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污蔑。
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對小資產階級有過明確的論述,對今日的中國來說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小資產階級也有右派、中間派和左派,對他們要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分析。
作者對“紅色小資”的定義是:“這些人從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上來分析”,他們屬于小資產階級,但是“他們的無產階級立場也只能是在思想上,在實際上是做不到的。”還說什么“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從(在)思想上是可以做譚嗣同,可以做李大釗的。但他們只能做魯迅和宋慶齡。他們做不了朱德、周恩來、毛澤東。他們只能做無產階級運動的鼓吹者和啦啦隊,做不了無產階級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他們的歷史作用和史命也只是傳承革命思想、革命路線的作用,對無產階級的未來的實際勝利,他們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他們對反動的統治階級只起到一個心理威懾作用。他們沒有能力改變國家現狀和局勢。國家如果出現了蔣介石那樣的掌握了實權的并且切實的實行了殺左族毛的政策的時候,這部分人是可以走向徹底革命的道路的。但中國的現實不會出現第二個蔣介石。如此這些人只能抱恨終生而不會徹底改變中國革命的根本形勢。”
作者顯然犯了一個極其低級的錯誤,即:沒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歷史人物。對毛澤東、李大釗、魯迅、宋慶齡、朱德、周恩來等杰出的歷史人物,僅僅對“這些人從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上來分析”是不夠的,如果以此來劃定他們所屬的階級則是十分荒唐的,盡管他們之間有人出身于剝削階級,但他們是叛逆者。也就是說,他們背叛了原來的階級,并且成為革命的先行者和偉大的革命者。毛澤東則成為無產階級的偉大的導師和領袖。
什么“他們只能做無產階級運動的鼓吹者和啦啦隊,做不了無產階級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鼓吹者”難道不是“參與者”?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難道李大釗不是“無產階級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澤東語),難道魯迅不是“無產階級運動的參與者”?從某種意義上說,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 無產階級運動的鼓吹者和啦啦隊”,但他們是“無產階級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的偉大導師。記得毛澤東曾經說過:筆桿子、槍桿子,奪取政權靠這兩桿子,鞏固政權也要靠這兩桿子。拿槍的戰士是戰士,拿筆的戰士也是戰士;魯迅就是拿筆的戰士。
說什么“抱恨終生”,是的,李大釗和魯迅都沒有看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遺憾嗎?我想他們不會遺憾,更不會“抱恨終生”,因為對每一個革命者來說,將一生獻給了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是他們崇高的理想;為崇高的理想而奮斗則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當今中國真正的左派,他們追求的依然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也許他們看不到社會主義的最后勝利,但是他們堅信:鮮紅的太陽一定會照遍全球!即使在他們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們也不會遺憾,也不會“抱恨終生”,因為他們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這,就是一個革命者的胸襟與情懷,作為小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是不會理解的。
魏巍也同魯迅一樣,也是拿筆的戰士。魏巍1938年到延安,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創作的長詩《黎明的風景》因成功地表現了抗日斗爭的生活而獲晉察冀邊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頒發的“魯迅文藝獎金”。抗美援朝期間,他寫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尤為可貴的是,他堅持毛主席倡導的繼續革命,勇于同資產階級做堅決的斗爭。他在臨終前還告誡孫子:繼續革命,永不投降!這是一位多么可親可敬的革命老人啊!魏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然而,作者卻將“紅色小資”的污水潑向這位革命的老人,不知作者是何居心?!
作者說什么(“紅色小資”)“他們的歷史作用和史命也只是傳承革命思想、革命路線的作用,對無產階級的未來的實際勝利,他們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他們對反動的統治階級只起到一個心理威懾作用。他們沒有能力改變國家現狀和局勢。”
作者錯了。不要小看拿筆的戰士的“傳承革命思想、革命路線的作用”,這恰恰是在傳播真理,鼓動群眾,那一篇篇戰斗檄文就是“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就是刺向反動派的“匕首”與“投槍”。 拿筆的戰士只要“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就一定會和覺悟的人民大眾一道迎來社會主義的第二個春天。
作者在帖文中說“本人雖然不出名,但自我分析也屬于這個群體(“紅色小資”)。作者雖然為其所說的小資戴上了一頂“紅色”的帽子,然而從作者的文中觀點來看,尤其是所謂“左轉派”的論述,卻是地地道道的小資產階級。因為在作者的眼里,看不到真正的左派在一天天成熟,看不到真正的左派力量也就是革命者的隊伍在一天天發展壯大,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在一天天覺悟,看不到資產階級正坐在遲早必然要爆發的火山口上,諸多觀點完全是站在歷史唯心主義的立場上得出的結論。至于作者所說的什么,要用“小社會主義生產戰勝資本主義”則更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小資產階級的空想,是脫離現實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的不折不扣的烏托邦主義。
附《中國左派的現狀和根本出路》的作者:《小社會主義生產如何戰勝資本主義》
小社會主義的根本點在于它的生產資本和利潤的無產階級的階級占有形式,它不同于資本主義的資本家個人占有形式,也不同于以色列集體農莊的集體占有形式。也不同于一般的社會主義的農村的集體占有形式。它的基本表現就是,能夠及時把經濟利潤擴大到小社會主義生產的發展中去,以求盡快的以生產方式的自身發展引起自身的性質變化而改變社會制度,這是最基本的制度改變途徑,在對付所謂文明資本主義,所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上,應當是不可取代的手段之一,有時可以說是唯一的,正確的手段。它的發展生產的方法,不同于南街村,也不同于華西村的迅速的使自己成為千萬元村,億萬元村,使自己成為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榜樣、樣板,成為少數集體在特殊環境中可以實現,而多數集體而事實上永遠難以企及的美好夢想。它的發展形式的基點,在于他的發展生產的基本目的,不是讓自己單位的生產參加者生活富裕之后,永遠在競爭的程途中,永遠聚集財富,實現集體的百萬富翁或千萬富翁夢想,而在自己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以后,就迅速的從思想上轉向無產階級,去承擔無產階級應承擔的歷史史命。其主要表現就在于,要說服全體生產成員,明白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的道理,及時的把生產中獲得的生產利潤,反饋到整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群眾那兒去。當然這種反饋不是救苦救難不是扶貧,而是幫助別人建立新的小社會主義生產,去最終戰勝資本主義。比如說,你這個小社會主義生產是以十萬元起步,兩年后除了所有費用和必要的發展需要外,除了必要的提高生產者的生活水平外,還有二十萬元的贏利,你就應當把這二十萬再投給愿意搞小社會主義生產的但缺少資金的人們那兒,幫助他們發展,告訴他們你的經驗,供他們參考,不要讓他們完全按你的路子走,也不要包辦他們。這個資金可以無償資助,但要求他們發展起來后有能力時,也應當扶助起其它的小社會主義生產來。也可以以無息借款的形式借給他們,等他們有能力還款時,不是收回自己的金庫,而是再去扶助新的小社會主義生產。一句話,小社會主義生產的組織者參加者不是為了僅僅使自己過上好日子,不是為了自己和小集體過上桃源般的與世隔絕的生活,而是為了用社會主義精神改造社會,以求最終以社會主義制度代替或戰勝資本主義制度。如此下去,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不上幾十年,則社會主義事業的基石,必會自然而然的確立起來。
小社會主義生產中一定要發揚白求恩式的國際主義精神,一定要反對修正主義分子鼓吹的“三和一少”的理論,必須讓大家真正明白全世界無產階級必須聯合起來的道理和正確方法。必須發揚,紅軍長征途中有一條破被子也要和窮鄉親們共用的精神。必須發揚毛澤東時代對亞非拉等第三世界的國家和人民進行無私援助的精神。這樣才能很快的將社會主義的基業發展起來。才能最終的取代和戰勝資本主義。
小社會主義生產必須以這樣的發展方式,才能最終的較快的戰勝資本主義。戰勝資本主義的根本途徑就是無產階級要成功的領導生產,正確的及時的分配生產利潤到無產階級整個隊伍中去。這種扶助其它小社會主義生產的方式,是社會主義生產利潤分配中的一項最基本最必要的內容。還有一點,就是在扶助其它小社會主義生產時,一定要善于發現其它地方群眾中產生的自愿犧牲自己利益為大家辦事的領導人才。這樣的人才,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和培養。在已經建立起來的小社會主義生產中,也要注意用更優秀人才替換老領導者的工作必須要落到實處。老的領導人才應當自覺的象張思德那樣做到能上能下,可以當班長也能當戰士。可以幾上幾下,以求培養出群眾信得過的好的年青的領路人來。已有的小社會主義生產單位還有責任為新的小社會主義生產單位培養合格的組織人才和領導人才。
在人民群眾中一定蘊藏著千千萬萬勝任小社會主義生產的領導人才,大公無私人才。那種認為,當領導當干部沒有好處,沒有人干的思想和認識,都是修正主義分子忽悠老百姓,為自己的自私自利行為詭辯的無恥讕言。
這里無疑問的就是要求小社會主義生產的組織者的大公無私精神,從而帶動起全體生產者向無產階級轉變的自覺性自愿性,這是小社會主義成功的關鍵。在達到這樣的大公無私的思想境界的過程中,批評和自我批評精神是必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手段在小社會主義生產內部的合理的應用,也是必須的,不可或缺的。沒有毛主席為我們留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寶貴財富的成功應用,用小社會主義生產的方式戰勝資本主義也是不可能實現的。那種求穩怕亂的不敢在自己隊伍內部先行實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珍貴手段的想法是根本錯誤的。是絕對抵抗不了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和演變手段的。不要以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手段只是對付社會主義的敵人的,它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方面,也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偉大作用。
這種發展小社會主義生產的途徑和方法,對于今天的有一定能力的中國左派來說,應當是最迫切的任務和工作。上哪兒去發展,應當上農村去,甚至可以到大沙漠中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