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萬歲”這個口號是毛澤東自己喊出來的,這是真的嗎?這個是真是假只能由 李銳老 先生自己來解釋了。從現有的資料來看,這個事情的發生大致情況如下:
2003年11月13日,李銳寫作《如何看待毛澤東》一文,送到美國哈佛大學舉行的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作書面發言,其中說:“1950年頒布的‘五一節口號’最后一個‘毛主席萬歲是他自己加上去的’。”2005年8月,他在香港出版的《李銳談毛澤東》一書,其開篇就有毛主席自寫萬歲這篇文章。2006年9月17日 下午 ,在北京一個約定地點,李銳在同《德國之聲》電臺記者談話時又說及此事:“1950年五一節的口號匯報給毛澤東看的時候,毛澤東在這個口號最后加了一條:‘毛主席萬歲’。”他還對《德國之聲》記者振振有詞地表白:“我只根據我掌握的確確實實的情況來寫。”
這位老先生如此肯定“毛澤東萬歲”是毛澤東自己加上去的,理由是什么呢?他在《2010年第8期 炎黃春秋雜志》發文[關于“毛主席萬歲”這個口號]寫道“是1980年討論第二個歷史決議案時,朱德秘書陳友群親口說的,登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草案)》的討論簡報(中直機關討論歷史決議(草稿)簡報,第五組,第三十二號[ 1980年11月17日 ]陳友群同志 十一月十四日 的發言)上的,陳友群當年還是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工作人員”。
現在有一件事情是清楚的,陳友群說了這個事情,登在了一份簡報上。 李老 先生從這份材料上“聽說”此事。陳友群是怎么知道呢?李銳先生能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呢?他確實不能。因為那份簡報只是這樣寫道“五0年四月中宣部起草的“五一”口號中,最后兩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在后面加了個“毛主席萬歲”。就是這樣一段話被這位老先生聽說了。于是興奮的不得了,就開始到處的講“我只根據我掌握的確確實實的情況來寫”。他掌握的“確確實實”的情況就是那么幾個字,他甚至無法告訴我們,說這些字的人是根據什么講的。這可能就是老先生窮畢生的精力所能理解的“確確實實”了。
事情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李銳老先生從一份簡報看到的,這份簡報的內容出自陳友群的口。陳友群是如何知道這件事情的呢?沒有了!還有人需要了解陳友群是怎么知道的嗎?反正李銳老先生對此不感興趣。
天下事,天下人管。 李銳老先生想糊涂有人不想。張素華,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查閱了1950年《慶祝五一勞動節口號》的原始檔案。這個原始檔案又說了什么呢?
第一,陳友群的這段簡報文字有問題。
陳友群是如何得知“毛澤東萬歲”是毛澤東自己加上去的,這個我們還無從考證。但是根據原始檔案,陳友群提供的簡報中所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在原始檔案中根本沒有。
陳友群做為一個老同志,他在說什么,這么說意味著什么他是很清楚的。這顯然是一個極嚴肅的問題。在這么嚴肅的事情上,竟然出現如此大的出入。這個錯誤的產生究竟是因為記錯了,還是根本在胡亂編造,這就是一個問題。有一點是肯定的,陳友群用一種極不嚴肅的心態對態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這是事實。
第二,“毛澤東萬歲”這個口號一開始就有了。
既然在原始檔案中這個口號一開始就有了,后面所謂“毛澤東自己加上去”的說辭也就沒有必要再去理會了。
1950年《慶祝五一勞動節口號》的原始檔案的出現,確實給了李銳老先生一記響亮的耳光。這位先生也只能意味深長的說“覺得對待重要的歷史事實,就得有這種認真的態度。我很欣賞張素華同志這種態度”。這么響亮的耳光打在臉上,最后還要說一句“我很欣賞”。真不知道要有多少人站在旁邊偷著樂呢!有的時候我們也真的要感謝李銳先生,生活中如果少了一些向先生這樣的人,也確實少了一些樂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