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忽視這一天
雪中芽
·
2010-08-16
·
來源:烏有之鄉
昨天(8月15日),是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65周年紀念日。由于昨天是為舟曲遇難同胞致哀的日子,加之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對象是反法西斯同盟國而非我國,所以很多人對這一天的重要性并不了解。其實,這一天我們還是應該永遠記住和紀念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主要是在我國,法西斯日本交戰的對象主要也是我國。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而1937年的七·七事變,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東方的爆發點,中國成了世界第一個大規模的反法西斯戰場。實際上,中國共進行了6年局部抗戰和8年全面抗戰,是世界上反法西斯戰爭持續時間最長的國家。在這次戰爭中,中華民族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和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的巨大代價。中國抗擊了日本陸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殲滅了日軍150余萬,這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了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日本侵略者面對的是整個中華民族,是全體中國人民用血肉筑起的長城,因此,它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群眾堅決抗戰,是中國抗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雖然不是執政黨,但她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在戰爭中不斷得到了壯大,從抗日戰爭開始時只有5萬多人,發展到抗戰結束時的120余萬人,民兵發展到260萬人。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才獲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重心。抗日戰爭再次證明,人民群眾永遠是歷史的真正締造者。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國土上反擊外國入侵者時間最長并獲得最終勝利的一場民族解放戰爭,正是由于全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八年英勇抗戰,也由于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團結戰斗,才迫使日本帝國主義最終不得不舉起了投降的白旗。因此,日本的投降不僅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針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全面徹底勝利,它成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中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的偉大勝利,不僅贏得了中華民族自身的解放,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正義斗爭和世界和平、人類進步事業書寫了輝煌的篇章。
歷史一再證明,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是一個善于從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的民族。今天,我們又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十分需要我們努力繼承和發揚萬眾一心、團結奮斗的抗戰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所有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把民族復興大業繼續推向前進。
我認為,這就是我們必須記得8月15日這一天的根本原因和理由。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