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德國老娘們默克爾訪華期間,中德企業家舉辦了一次座談會。會上德國企業狗仗人勢,當場發泄對中國的不滿情緒。中國方面驚慌失措,表情尷尬,無言以對,好像做了什么對不起人的事情似的。其實德國企業家的指責,沒有什么道理,稀有資源,乃中國珍寶,產量高低,是否需要出口或出口多少,均是中國的內政,壟斷罪名乃無中生有。至于政府采購,價格決定取向,內外一視同仁,歧視外企之說,純屬無稽之談。上述兩項指責,本屬中國內政,外人橫加干涉,實屬無理取。本應加以駁斥,根本無需客氣。即便為了照顧默克爾臉面,不予理睬即可,何必驚慌失措,慌不擇言,留下把柄。看來,在處理對外關系問題上,我們似乎底氣不足。
有外國媒體說,中德關系號稱“中德國”,應該是德國有求于中國,而非中國有求于德國。然而種種跡象表明,事實恰恰相反,似乎是中國離不開德國。比如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外貿出口問題等等。每次德國娘們來華訪問,我們樂得屁顛屁顛,熱情有加,照顧周到,禮單豐厚,給足了面子。可我們想要的東西,每次都是希望渺茫。德國老娘們口是心非,顧左右而言他,好聽的也懶得說幾句,更別說豐厚回報了。不僅如此,一旦回國,照樣針對中國的“人權”“知識產權”大放厥詞,絲毫不顧及中國的面子,生生一副白眼狼面孔!
這次德國老娘們訪華,成果還真不小,面子可謂夠大,總理陪訪西安,一路風光無限。最后把大量訂單帶回國,不亦樂乎。一個聯合公報,說了一堆廢話,德國娘們載譽而歸,拍拍屁股走人。讓國際社會垂涎三尺,羨慕不已。中國則是屎殼郎撲屁——一場空。
哎,國不在乎大小,關鍵要有底氣。底氣不足,不過“技止此耳”的黔驢,又有何可懼之處!一旦被人看透,反復戲弄之。泱泱大國,幾千年歷史,居然如此韜光養晦,丟人現眼耳!寫于2010年7月2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