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南的那位官員因為那句話而被撤職的事情,真的為他感到冤屈,他對一位記者說:“你是為黨說話?還是為群眾說話?”其實他這是說了一句大實話,一句許多官員心里隱藏而不敢說出來的大實話。看到那么多的網友向他拍磚,在覺得感動的同時又替他感到悲哀,我在想:這其實是一個誤區,難道黨的利益真的等于人民們利益嗎?
現在,我來談談自己對“關于黨的利益與人民的利益的關系是否一致”這個觀點的看法,我曾經和許多基層的干部們談過,他們聽了我的解釋后,都表示贊同我的觀點和看法。
實際上,黨的利益并不等于人民的利益。準確的說,黨所努力的政治方向是和群眾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黨并沒有真正了解群眾的思想愿望和生活狀況,它所制定出來的方針、政策、路線和措施,就不一定不符合群眾的利益,有的與群眾的利益相差不大,有的與群眾的利益則相差很遠,有時候在錯誤的領導人的錯誤路線的領導下,黨的利益甚至與群眾的利益有時候不但不一致,而且還會背道而弛。也許你越聽越糊涂起來,那我就給你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你看了這些例子以后,就很可能會清楚起來的。
第一個例子:陳獨秀的例子。一九二七年,蔣介石向共產黨舉起了屠刀。而陳獨秀卻阻止共產黨員和工人糾察隊進行反抗。這個時候他是黨的領導人,他的話就代表了黨的利益。是聽命于他,束手待斃呢?還是按照人民的意愿和人民的利益拿起武器奮起反抗呢?這里就有一個服從黨的利益和服從人民的利益的問題。那個時候,陳獨秀是中國共產黨的總書記,是黨的領導人,他的話就應該屬于“黨的利益”。真正的共產黨員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賀龍等老一代革命家沒有聽從陳獨秀的屬于“黨的利益”的“黨的指示”,而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原則,按照真正的“人民的利益”,在湖南、南昌、廣東、廣西等地毅然發動武裝起義,建立了紅軍和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始了與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最后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如果當時這些老一代革命家們都服從陳獨秀所謂的“黨的利益”,投降了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很可能還在黑暗中摸索呢!也可能連摸索的機會也沒有了。
第二個例子:王明博古的例子。一九三四年,上海共產黨中央出現了叛徒顧順章,博古率領中國共產黨中央轉移到了毛澤東開辟的紅色根據地瑞金。他們這些只讀過幾本馬列主義書本的教條主義者到了那里以后,因為他們是中央領導,是代表著黨的利益。就指責毛澤東是山溝里的馬列主義,撤消了沒有代表“黨的利益”的毛澤東的一切職務。在一個洋教練李德的指揮下,開始了“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戰略戰術。結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使紅軍的數量從三十多萬被蔣介石消滅了二十多萬。這個時候,他們那些人可是自稱自己的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百分之百的馬列主義。是“黨的利益”和黨的方針政策的具體制定者和執行者。他們為什么失敗了呢?因為他們所執行的“黨的利益”是不符合真正的“人民的利益”他們只是崇拜書本上的馬列主義,而沒有與中國的革命實際相結合,并沒有與真正的“人民的利益”相符合,是一條完全錯誤的路線。實踐證明:如果黨的領導權沒有掌握在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的手里,這個時候的黨的利益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不大一致,或者說根本一致的。
遵義會議以后,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地位。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革命實際相結合,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中國的社會實際相一致起來,使黨的利益與中國人民的利益相一致起來。此后,中國革命的航船才駛往正確的方向。中國的革命事業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趕走了蔣介石反動派,建設了新中國,使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中國共產黨只所以取得了這么大的成就,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毛澤東同志始終把握著中國的社會主義這個航船的大方向,使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從而使中國共產黨的利益始終最廣大的人民的利益保持高度的一致。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群眾路線”,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出發”。所以,這也是毛澤東思想的最精華的部分。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任何的道路都會出現曲折的。毛澤東逝世以后,有的領導人做事情就不是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就不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而是拋棄了馬克思主義的原則,拋棄了正確的毛澤東思想,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提出了形而上學的“摸石頭過河”的唯心主義口號,提出了拋棄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盲目實踐的口號。使各種資本主義的各種反動思潮也乘虛而入,在中國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否定毛澤東思想、否定社會主義的惡浪。沒有多久,在1989年的夏秋之交,就發生了一次很大的政治風浪,差點使以毛澤東和老一代革命家以及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才創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差點毀譽一旦。這是一個多么沉痛的教訓啊!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當時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偏離了為人民服務的方向。也就是說:是當時黨的利益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后來,我們黨的路線又一次偏離了正確方向,提出了以GDP的經濟增長指數為綱的口號,用金錢掛帥,把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從國家主人翁的地位上推下來,把人民群眾當成了他們賺錢的奴隸和勞動工具,根本不顧這些人民群眾的思想愿望和實際生活狀況。在南方的一些城市的私營企業里,把人民群眾稱之為打工仔,想罵就罵,想關就關,想打就打,想罰就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生命沒有一點保障。在北方農村,因為計劃生育工作,干群關系也變成了水火關系。就從這幾個口號就可以看出基層干部關系和人民群眾的關系簡直就成了勢不兩立:“該扎不扎,房屋拉塌。該流不流,趕豬牽牛”,“喝藥給瓶,上吊給繩”。一點都沒有共產黨工作作風的氣味了。
又何談黨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呢?想想在毛澤東時代,那些干部和人民群眾親如一家的感人情景,再看看那個時候的干群關系劍拔弩張的情形,真的是令人非常痛心啊!我認識的一些退休老干部想想那時的工作情形還是痛悔和流淚不已啊!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嚴重地脫離了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脫離了我們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也就是黨的利益嚴重的脫離了人民的利益。
胡錦濤總書記上任以后,恢復和發揚了黨的優良傳統,恢復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提出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這才使得干部和人民的關系逐漸緩和起來。在黨中央一直努力下,社會的各個外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有了初步的改善。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也逐漸地趨于了一致。
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黨的利益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并不是永遠都是保持一致的。而是說只有在黨的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堅持了毛澤東思想的優秀領導人的領導下,黨中央指引的方向路線才可能會與人民群眾的思想愿望趨于一致,只有在這個時候,黨的利益才和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如果黨的領導人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理,違背了毛澤東思想,執行了一條偏離了社會主義道路,偏離了人民思想愿望的方針路線,那么那個時候的黨的利益就違背了人民的利益,是與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馳的。這時候的共產黨中央就應該改正自己的錯誤,修正自己的方針路線,使黨的利益回到人民群眾的利益上來。
不管是黨中央的領導人也好,或者是任何部門的黨的負責人也好,如果繼承了封建主義思想那一套,認為自己是黨的、黨的利益的化身,置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不顧、而一意孤行,自吹自擂,唯我獨尊,自以為是。不善于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認為自己總是完全正確的。那么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也不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只不過是一個凌駕于黨組織上的一個專制者。他就不能代表黨,更不能代表黨的利益。
所以,那位河南官員在對那個記者說那句話的時候,是發自內心的,也是符合現時許多地方政府的實際情況的。如今,許多地方官員就是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當成黨的利益,也當成人民的利益。所以,他們對真正屬于人民利益的人民的真實愿望和實際情況都置若罔聞,不聞不問。只是完全跟著上級領導的指示走,根本沒有把老百姓放在以內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中去”的“群眾路線”在他們那里只不過是一句空話。
這是多少年來一個很大的思想誤區,更是產生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工作作風的一個最根本原因。也更是產生錯誤路線和錯誤工作作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封建社會的“朕就是皇上,皇上就永遠是正確”的專制主義思想的遺傳。
我認為:在黨的利益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矛盾時,你是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呢?還是一個假馬克思主義者呢?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應該是使黨的利益服從人民的利益。因為人民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黨的利益應該是為人民的利益服務的。這就是一塊試金石。
可惜,在毛主席逝世以后,有些資改派把這個最簡單、最基本的問題給本末倒置過去了,現在,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正在恢復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這個問題也應該恢復過來了。我們相信,在以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真正的社會主義大道一定會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寬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