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戰爭,謀略依然不可或缺
溫靖邦
對于這點,美國戰略智庫倒是比我們中國的一些奢談軍事的“內行”看得清楚。
我們國內一些學者常常有意無意地流露一種觀點,似乎高精尖武器不斷優化,就可以穩操勝券;似乎謀略制勝的傳統觀念——即孫子兵法所謂“上兵伐謀”,可以休矣。當然,少數以不知、強為之,一天到晚蠢叫以牙還牙趕快發兵南海或日本的泡大澡堂子的人,那就不足為訓了。
美國的西點軍校以及五角大樓戰略研究機構至今把毛澤東軍事科學(包括他老人家指揮戰爭的大量電報)、孫子兵法等作為重點教材和研究資料,說明他們并不以為掌握了高精尖武器就能穩操勝券;在他們意識中,謀略依然不可或缺。
他們進行現實戰略操作的時候,也充分體現了這個意識;即“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孫子》)讀不懂吧?對不起,必須讀懂;因為我們的主要敵國美帝國主義的戰略家們早就讀懂而且“籌之熟矣”!
他們并不一味依賴先進兵器,而仍然在戰略謀劃上傾注了大量功夫。
唯其明白僅靠先進兵器未必能克敵制勝,故近年來他們在排兵布陣合縱連橫上花了很大功夫。
且看南海爭端吧,那實質上是美國打造對華包圍鏈條時錘擊出的火花。不久前五角大樓公開發行的《亞洲戰略概述》援引國會議員的話,“中越因南海而發生軍事沖突,不會損害美國的利益;但美國應適時介入,完善戰略構想。”美國人找準了一個中國人情感世界一個敏感區域,挑動越南等國輕啟這場爭端;五角大樓的陰謀家們蹲在暗室竊笑,斷定中國人非動武不可。
是的,只要中越開戰,美國的目的就達到了——越南徹底倒向他們,對華包圍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也就嘡啷一聲脆響扣上了。中國如果不能運用大智慧拆解這個死扣,則前景不可知也。網上一個曾經以謾罵毛主席為己任的壞人近來瘋狂叫囂,誰要不贊成對越開戰就是漢奸。這個壞人已經離開了討論問題的范疇。大家對他可要提高警惕,其背景值得懷疑。
美國對臨近我國新疆、內蒙諸國的拉攏,對俄國的頻頻示好,也是其對華謀略的重要篇章。若能順利完成,對華包圍圈就將不是C形而是O形了。好在我國高層已有動作,中俄關系有了一些改善,或可拆解美國陰謀?
阿富汗盡管是個泥淖,美國依然不顧一切地堅持要在那里蹚渾水,難道僅僅是為了對付區區塔利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們窺伺的終極目標是中國。
近來美國又把橄欖枝伸向了緬甸,意在拆解中緬友誼,進而把緬甸拉入設想中的新“東南亞條約組織”。
至于對臺軍售,以之作為重返臺灣的試水之舉;以及對朝鮮的顛覆活動,則都是對華謀略的一部分。
溫靖邦認為,如果高科技兵器可以一戰定乾坤,他們何必煞費苦心地做那么多繁瑣動作呢?
我國的一些人除了依仗剛造好的航海器和航空器,一天到晚叫嚷武力對付周邊爭端,謾罵主張持重者,似乎別無辦法了。幸好中央決策層在這一點上還算冷靜,并未受其蠱惑;只不知可有辦法解開一些死扣否?
談兵可以,但須多讀點書,多用用腦子,深入研究一些問題,然后再說話。因為兵法是一種學問。
當然,不讀書不用腦子也行,反正吹牛皮不犯死罪。
一笑。(溫靖邦原創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