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毛澤東指出:“青年人要敢想、敢說、敢干,振奮大無畏的創造精神,不要被名人、權威嚇倒。”(轉引自1968年8月30日《人民日報》)毛澤東一生特別重視創造性,這是中國學術的寶貴財富。理當深入了解,深刻總結。毛澤東在1950年代支持小人物李希凡的佳話,值得重新提及。
1954年李希凡(右)和毛主席在一起
歷史印證了毛澤東 - jixuie.home.news.cn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做紅學研究,是繞不過李希凡這個名字的。李希凡,1927年生,祖籍浙江紹興,久居北京通縣。1953年山東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到中國人民大學教師研究班當研究生。1955年初調《人民日報》文藝部,后任該報文藝評論組組長、文藝部副主任。1986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至今。從事文藝評論和研究工作多年,有《紅樓夢評論集》(與藍翎合著)、《論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形象》、《論魯迅的五種文學創作》、《李希凡文學評論(當代)選》等十六種著作。
李希凡因“小人物”而聞名,而“小人物”的稱謂是毛澤東賦予的。
1954年,針對《紅樓夢》研究中的若干問題,李希凡與藍翎合寫了《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一文,發表在《文史哲》上。初出茅廬的文學青年敢于向權威挑戰,引起了毛主席的熱切關注,毛澤東讀到了這篇文章,十分重視,于是就有了后來關于“小人物”的種種故事。一篇文章在全國文化界、思想界引起巨大的波瀾,當然是李希凡始料未及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時他已是“目瞪口呆,再也插不上嘴了”。
這說明,即使有毛澤東這樣的領袖支持,小人物依然是爭論起來的弱者。這也可以進一步看出,毛澤東的遠見卓識。
所謂創造,從組織上,從社會組織上,在中國而言,必定要有個對青年鼓勵支持的過程,否則,青年的創造性就會被扼殺,很多創造性的人和事,就會在不到青年期而被扼殺。
我們看一看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他不就是一以貫之支持青年創造的嗎?同時他又對那些壓制青年創造的人和事,是那么的深惡痛絕。
1954年4月的北京,假期中百無聊賴的李希凡,有朋友藍翎來訪,兩人聊著聊著,說起最近《光明日報》上俞平伯《紅樓夢》研究的觀點,都感到“不對頭”,于是商量著寫個文章。
這篇題為《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的文章,發在《文史哲》雜志1954年第9期上。文章的基本觀點是對俞平伯提出挑戰——“俞平伯先生未能從現實主義的原則去探討《紅樓夢》鮮明的反封建的傾向,而迷惑于作品的個別章節和作者對某些問題的態度,所以只能得出模棱兩可的結論。”、“俞平伯先生不但否認《紅樓夢》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同時也否認它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俞平伯先生的唯心論的觀點,在接觸到《紅樓夢》的傳統性問題時表現的更為明顯。” ……
文章發表后,毛澤東看到了,他說:“看樣子,這個反對在古典文學領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適資產階級唯心論的斗爭,也許可以開展起來了。事情是兩個‘小人物’做起來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攔,他們同資產階級作家在唯心論方面講統一戰線,甘心作資產階級的俘虜……” (1954年,《關于紅樓夢問題研究的信》)
2005年時有人曾經向李希凡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您能不能就毛澤東對《紅樓夢》的評價談一談您的看法?
李希凡爽快地答道:好的。毛主席對《紅樓夢》這部小說的評價很高,從他多次談話中可以看出他是十分喜愛這部作品的。他說他讀過很多遍,他認為這部小說代表著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最高成就。1956年在《論十大關系》中他就說過:我國“工農業不發達,科學技術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以及在文學上有部《紅樓夢》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驕傲不起來”。這當然不是說,中國優秀的文化藝術傳統,真的只有一部《紅樓夢》,而是以《紅樓夢》為中國優秀文化藝術的代表。在我國四部古典小說中,《紅樓夢》不同于《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它是篇幅浩瀚,頭緒紛繁描寫現實生活的長篇巨制。它不以情節取勝,而以多采多姿的世俗人情的深刻描寫見長。它主要寫的是一個貴族之家——榮寧二府,或者擴大一點說,是牽連到四個貴族之家的興衰破敗。但它所顯示的藝術視野卻十分廣闊,封建末世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從王公貴族到市井小民,以及鄉野情趣,反映在它的藝術世界里,就像實際生活存在一樣,雖然千頭萬緒,參差交織,卻相互聯系,渾然天成,不可分割。其中大事件中穿插小故事,小故事中又潛伏著大變故。可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作者的構思既周密又巧妙,首尾相應,筋脈連貫,豐富多彩地展現在層層漣漪的藝術畫面里了。至于所寫的人物,就有四百多個,上至妃子、王爺、公侯、官吏、夫人、少爺、小姐,下至管家、奴仆、小廝、丫鬟、莊頭、村嫗、村女,以至和尚、道士、尼姑、娼妓、無賴,三教九流,一個個生氣勃勃,血肉豐滿,個性鮮明,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們當年在《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一文里寫過這樣一句話:“《紅樓夢》是封建社會沒落時期的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毛主席看到后,加了密密的圈點。我想毛主席說他讀《紅樓夢》是把它當作歷史來讀,意思就是通過它了解中國封建社會的狀況。1987年第2期《紅樓夢學刊》發表過龔育之、宋貴侖同志的一篇文章,題目是《“紅學”一家言》,其中說到毛主席“把《紅樓夢》當歷史讀,這是讀小說的一個重要視角,一個高明的視角,馬克思主義者讀《紅樓夢》這樣的小說,尤其不能忽視這個視角。”當然,一部反映時代的偉大作品,它也必然具有這樣的認識價值。龔育之、宋貴侖同志還列舉恩格斯讀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稱贊《人間喜劇》“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列寧則把托爾斯泰的作品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來作說明。這還不都是把巴爾扎克、托爾斯泰的小說當作歷史讀么?只不過毛主席讀《紅樓夢》公開說明了他自己的這個視角,難道這就損害了《紅樓夢》?相反,只把它說成是一本“愛情小說”,倒沒有貶低它的價值?
我以為,正因為毛主席對《紅樓夢》的認識評價是如此之高——可以當作歷史讀,他才那樣不能容忍“新紅學派”把《紅樓夢》說成是曹雪芹的“自傳”,或是什么《紅樓夢》的基本觀念是“色空”等等的主觀唯心主義的囈語。王鳳姐跟愛情有什么關系?但作者寫她的筆墨一點也不少于寶黛愛情。那么作者是什么意圖呢?讀過《紅樓夢》,又有一點生活經驗的人,一定會感受到寫這么一個大家族,如果它的神經中樞沒有王鳳姐這樣一個人物,那層層階階的貴族家庭的生活“體制”,會無法轉動。鳳姐是這個封建大家庭中各種關系的一個集中點,從她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種矛盾。毛主席在談《紅樓夢》時經常談到她,引用她的話,稱贊作者對這個人物形象的創造。有人抓住毛主席說的“《紅樓夢》是政治歷史小說”這句話大作文章,其實這也不過是個比喻,與把《紅樓夢》當作歷史讀是同一語義。恩格斯不是還說過,他從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學到的東西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難道能因為他們是從這方面的“視角”來看待文學作品的,就斷定他們忽略審美,不懂藝術?毛主席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詩人。不僅他的古體詩詞寫得那么氣魄恢宏,獨具一格,就是《毛澤東選集》四卷的每一篇文章,也何嘗不是說理透徹,文字優美,顯示了他廣博精深的文學造詣。誰會相信,他能幼稚到連文藝與歷史的區別都分不清呢?
從李希凡的這段話,我們至少可以作出三點判斷。
第一,李希凡是個做學問,并且做得相當深的大學者,難怪他在紅學研究上能夠獨樹一幟。難怪毛澤東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潛質。
第二,李希凡的經歷再一次驗證了毛澤東的這段話:“自古以來,創新學派都是學問不足的青年人,他們一眼看出一種新東西,就抓住向老古董開戰。而有學問的老古董,總是反對他們的。……看你方向對不對,去不去抓,學問是抓來的。從來創立新學派的青年,一抓到真理,就藐視古董,有所發明。”
第三,毛澤東在學術上也特別善于做雪中送炭的事情,這和他在其他領域做法一樣,這也是一個正常社會所必需的。
我們設想,如果沒有毛澤東的支持,那么李希凡他們會怎么樣?
毛澤東不是支持李希凡這個人,更不是拉攏李希凡,毛澤東還需要這么做嗎?
毛澤東是在營造一種讓富有創造性的年青人脫穎而出的社會文化氛圍。
從1950年代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開始,毛澤東什么時候停息過這種努力?
到了后來,毛澤東對青年反潮流的鼓勵、支持和倡導,今天看來都具有深遠的文化含義,也是中國學術發展的必修課。
我們現在的教育依然是大學生在課堂上,少有敢想、敢說,在學術領域年青人多是隨波逐流,少有挑戰權威的舉動,倒是處處提倡“大師”,時時有“精英”指導。
以至于大學應有的批判性思維,還得要外國校長來中國提倡。
要知道,批判性思維的前提、條件和表現,不就是敢想、敢說、敢干嗎?不就是振奮大無畏的創造精神嗎?不就是不要被名人、權威嚇倒嗎?
中國的學術,必須要回歸正道,必須糾正邪門歪道,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陳奎元2008年在延安召開的“國史研究座談會”上指出:清朝初期,人們經常回味和探討明朝為什么滅亡的問題。很多人認為明朝“亡于寇盜”,即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起義造成了明朝的滅亡;還有人說是“亡于宦官”,認為宦官擅權導致了明朝的滅亡。康熙皇帝說“是亡于朋黨”,認為是官員分成不同派別、互相斗爭導致了明朝的滅亡。那時有一個學者叫陸隴其,與上述看法都不同。他說:“明之天下,不亡于寇盜,不亡于朋黨,而亡于學術。學術之壞,所以釀成寇盜朋黨之禍也。”這個觀點振聾發聵,學術研究不是無關輕重的問題,它可以亡一個國家、亡一個黨。
鏈接:為什么羅瑞卿對毛主席感情那么深:從取締妓院說起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ADFB0DFDA5.html
耶魯校長:大學教育,不可缺失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AADF45FDAD.html
和版主談心:博文、評論被刪及批判性思維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AB72397DA5.html
毛澤東的科學文化:解放思想與自主創新的典范 [2007-12-17 20:09]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50B577DA5.html
“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毛澤東的科學文化(續)[2007-12-27 19:05]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BA8DE5FDA5.html
毛澤東科學文化與陳景潤的學術成就[2009-09-19 08:33]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87DA7F3FDA5.html
毛澤東晚年要唱《國際歌》的深意…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660
歷史再次確證:最響亮的歌是東方…『推薦』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616
毛澤東提出的真問題:在思想上入…『推薦』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650
歡迎交流:
李克勤新華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濟學網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