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快跑》的隨感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想起前兩年寫過一個帖子,叫《尼克松主義——老虎不吃人》,還是個進口的周末開心果。說得是,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的一個政治笑話,尼克松訪華時帶了個意欲深長的動畫片,主角是老虎,主題是這老虎不吃人。因為老虎的生活環境(美國)非常的好,不再饑餓了,物質很豐富,用不著以人肉充饑了,自然老虎與人也就和諧了。這就是“尼克松主義”。正如尼克松自豪地告所毛澤東,美國也在建設共產主義,側重物質建設,而且也愿意吸取中國的社會福利原則;而中國底子太差,物質貧乏,需要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建設(當是為文革期間后期,抓革命,促生產)。在他的眼里“共產主義”是一個理想社會,通過兩個渠道(側重面不同而已,有各自的社會基礎所決定)都可以通向“共產主義”的。
政治家們著眼于國家安全戰略。毛澤東扛住了這美國的“亞洲戰略”三十年,東歐與蘇聯卻扛不住美國掉過頭來的“歐洲戰略”十年,這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尼克松逝世后,人們發現在他尚未出版的最后著作《超越和平》一書中,首先提到毛澤東,說毛澤東是“富有領袖魅力的共產黨領導人,曾運用他的革命思想推動了一個國家并改變了這個世界。”然而,歷史又走過三十個年頭了,美國放棄了“亞洲戰略”了嗎?老虎不吃人?
二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2000年,美國推出一部動畫片叫《小雞快跑》。【劇情】50年代的英國約克郡,有一家養雞場,它的主人是特威迪夫人,當然,她經營這家養雞場不是為了放生,所有的雞都將面臨著同樣的結局--走上人類的美食餐桌。一想到這個悲慘的結局,當然群雞們都只能在惴惴不安中度活著。這天,雞場來了一只英俊的公雞“洛基”,他有主見、有頭腦,他可真是與眾不同。妙齡美雞“金格”與他相愛了,可難道他們就這樣等待著任人宰割嗎,決不!“洛基”與“金格”要為愛情而戰,要為自由而戰,他要展開一次養雞場里的“勝利大逃亡”!
夸張的表情、幽默的語言、富想象力的角色、充滿人情味的故事情節,真是讓大人和小孩一樣的愛不釋“眼”。有人評論“雄雞一唱天下白”……
可就是這彈指一揮間,卻演義出多少“小雞快跑式的勝利大逃亡”的故事?又變換了多少“普世價值下的雄雞一唱天下白”的局面?英俊的公雞“洛基”,你太有才了!那只妙齡美雞“金格”的愛都獻給了你……電影的結局雖老套但很美國化。
從《老虎不吃人》到《小雞快跑》,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豐碩果實,是美國意識形態的節節勝利。這里體現著尼克松主義英明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功勞。《小雞快跑》里那只馬戲團的靚麗公雞“洛基”,不就是“NED”(國家民主基金會)嗎?它是美國價值觀的解構者,也是“普世價值觀”的傳播者。
資本市場(動畫片里一直不曾露面的雞肉派購買者,一只無形的黑手)將收買幾個“本土買辦”(動畫片里的農場主),外部的誘惑與內部的脅迫,卻有高舉著“普世價值”的旗幟,就這樣“和平演變”加“顏色革命”席卷著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的所有對手。“洛基”與“金格”默契演繹著一場場滑稽幽默的“小雞勝利大逃亡”……
然而,在中國就沒那么容易了!雖然“NED”每年在中國增加經費,但效果不明顯,有些適得其反,像藏獨,奧運火炬傳遞。為什么呢?不是“洛基”的無能,也不是“金格”不陶醉。中國的“金格”們真是急不可待,哪怕只做“一夜美國人”都樂意……
所有華麗的字眼,在中國,必須逾越“毛澤東”,毛澤東之所以是毛澤東,因為在前期與美國的戰略較量中,毛澤東是勝利者。“洛基”與“金格”怎能撼動?前些年,“金格”們潑婦罵大街也無濟于事。毛澤東就是毛澤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