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主義社會新的領路人
自從1917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成員國有15個,自此,世界上第一個共產主義社會正式屹立于世。隨后,接著有中國,朝鮮,古巴,越南,老撾相繼成立了社會主義國家,在蘇聯共產主義社會“老大哥”的引領下,走出了人類世界共產主義社會的一條新路子??上Ш镁安婚L,1991年蘇聯解體后,世界上最大的共產主義社會體制瓦解,現存的社會主義大國就是非中國莫屬,同樣,引領共產主義帶領社會主義國家前行的重任也非中國不可,否則,共產主義社會體制將被資本主義體制所扼殺!
共產主義社會體制最早起源于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后來在15世紀英國的一名貴族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根據柏拉圖的《理想國》,寫下了理想社會主義《烏托邦》一書,被稱為《理想國》的續篇,而在19世紀末,馬克思與恩格斯正是根據《烏托邦》一書寫成了《資本論》,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的發展形態與最終特征---按需分配。蘇聯與中國及后來成立的四國社會主義國家也正是根據馬克思列寧的共產義社會觀念建立起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初級形態----社會主義社會。
但僅70年,蘇聯就瓦解了,第一個成立也是之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聯盟解散了。這個曾經讓資本主義帝國最為擔心最為懼怕的強大社會體制對手最終還是被資本主義體制給瓦解,給融化,讓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結束。在二戰以后,世界上所有國家只看以二個國家為主的派系在表演:一個是共產主義體制為主的蘇聯,一個是資本主義體制為主的美國。雖然那時的中國已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共和國體制國家,但還是處在多年征戰后的恢復殘局局面,國家可以說一貧如洗。當時美國對這個新成立的社會主義大國家視如社會主義初生的“病嬰”,雖有擔憂,但還不足以與之抗衡與威脅,所以美國當時認為全力對付的是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國家頭子,扼殺社會主義發展體制,但這也讓中國有了發展的時間與機遇,成為了續蘇聯之后最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蘇聯的共產主義也算是后續有人。
馬克思列寧的共產主義思想在上世紀傳遍了整個世界,也點燃了世界上崇拜共產主義者心中那激情的火焰,讓世界上許多人們向往著共產主義的和平,繁榮,友愛和高尚,而且許多共產主義者堅信,資本主義必將讓共產主義所取代。經過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共產主義的力量還如同是16世紀的資本主義一樣,還被當時強大的封建軍主義力量所壓制所打擊。共產主義的前行的道路任重而道遠,擔子與責任還十分艱巨。資本主義的萌芽與發展是在以英國為首的帶領下慢慢的走向資本主義的繁榮與強盛的,后來在美國的昌盛時期達到了頂峰。美國的發展其實就是英國資本主義的第二代也是衍生代接班人,有點“青出藍而更勝于藍”的味道,但終歸是帝國主義體制的“蛇鼠一窩”。美國在上世紀中葉之后成為資本主義體制的極盛國家,引領著一大幫子走資本主義路線的國家走上了帝國主義霸權的道路,美國還在美其名曰充當著“世界警察”的身份,充當著“維護世界和平的大使”身份,以掩飾其霸權主義的真面目。
中國這個自稱為走共產主義路線的社會主義國家有沒有可能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呢?真正成為蘇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呢?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之后,社會發展形態已不完全走共產主義的發展路線,因為沒有足夠的物質資源作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發展的資本作后盾,也沒有好的方法與體制來更快的發展中國,改善貧困落后的局面。所以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開始學習與利用資本主義的東西來富裕國家與人民,充分利用中國大國的資源與勞動力,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消耗了中國許多國家資源作代價。改革開放時期,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建了一座座變相掠奪中國資源的加工廠,并利用中國廉價的工人勞動力負責初加工生產,然后運送到資本主義國家及世界進行消費與利用,后來又把舊工廠賣給了中國,中國人還當寶一樣,中國人民開始認為自已富強了,有錢了,繁榮了,這是沒錯的,但卻是用中國的無數資源能源與勞動力換來的,代價其實并不低,在以后的未來看來甚至還是虧的,因為我們剝奪與透支了子孫后代的資源與財富。再說中國現行的社會體制更加是讓人難以說清,半社會主義半資本主義?甚至還有半封建主義?
世界上的人都說19世紀世界看英國,20世紀世界看美國,21世紀世界看中國。的確,無數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目光都在看著中國這個目前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動向,更有無數的共產主義國家與人民在期望著中國走出共產主義中社會主義體制的一條光明大道,讓他們看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發展的明確方向與堅定目標。中國是繼蘇聯之后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帝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又同時是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希望與目標,是共產主義者們的曙光與未來。未來社會的發展,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體制的轉變重任將落在了13億中國人民的肩上。中國是人類歷史社會體制向前發展的希望與未來,是證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共產主義道路正確性的歷史鐵證,引領共產主義前行的重任---中國,不能讓世界人們失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