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如烹小鮮,那得是有料之人來說。要錢有錢、要市場有市場、要政策有政策,卻被高盛之流玩于股掌之間!泱泱大國豈無貿易之才!中國國際貿易的被動局面的根本是人禍。武大郎打不過西門慶,那怨領導不用武松!小人得道,自然是貪官得利、國家吃虧。國破思良將,大師的缺憾又豈只在文學、基礎科學領域呢????
---仙湖光影
遲到的實話 : 商務部承認中國開始“全面崩潰”!
“中國因素”成為世界市場的熱點,但這顯然是尷尬的“被熱點”。如何破解“中國買什么,國際市場就漲什么;中國賣什么,國際市場就跌什么”的怪局,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
姚堅指出了破解這一困局的三大途徑:整合國內市場;有效利用反壟斷法及WTO規則;利用中國大市場地位,采取多種金融手段,通過在國內建立期貨市場等增強對價格的影響力。
由于缺少定價權,中國在“買”的方面不得不多付錢;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國在“賣”的方面也是屢現“肥水外流”。
稀土便是最好的例子?!爸袞|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話道出了中國稀土[1.75 -4.89%]大國的地位,不過這一資源優勢并未被利用,反而遭遇了賤賣。我國擁有超過全球50%的稀土資源儲量,并占據全球90%的市場份額,但1990年-2005年,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近10倍,平均價格卻跌至1990年時的一半。
“貿易強國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努力逐步取得的?!鄙虅詹垦芯吭阂晃粚<冶硎荆袊髽I慣于一窩蜂出口、降價,結果大家都沒飯吃。同時,不少企業毫無資源保護意識,為了生存與本國企業打價格戰、廉價出口,“崽賣爺田心不疼”并非個例。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醞釀4年的國家礦產地儲備戰略試點即將推出,首批試點將圍繞煤炭和稀土資源展開,這無疑是謀求話語權的有益嘗試。
當前,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已是全球加工生產中心,掌握了一定的生產主導權,但貿易主導權卻離我們很遠,在建設貿易強國方面,我們顯然是“剛上路”。
他認為,改變這種局面,需要從國家發展戰略高度進行考慮:一、以市場手段整合國內市場,在企業間建立更穩固的協調與合作關系,不致被“分而治之”;二、有效利用反壟斷法及WTO規則,對國際礦石生產商利用壟斷地位操縱市場的行為進行反制;三、利用我國的大市場地位,采取多種金融手段,通過在國內建立期貨市場、與國外聯合協作等方式,增強我國企業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力。
黃駿飛認為,產業集中度低是當前影響我國原料市場話語權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目前貿易主體過多、平均規模較小,企業在談判能力方面很難與國際大集團形成對抗。以鐵礦石為例,我國沒有一個企業能夠與力拓、必和必拓與淡水河谷三個主要跨國集團形成同一級別的對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