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談中國社會發展問題
唯物辯證法,是一種研究自然、社會、歷史和思維的哲學方法;是由馬克思首先提出,經其他馬克思主義者(比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寧、托洛茨基、毛澤東等)發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組成部分。唯物辯證法有三個基本的規律,這就是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現在我們就按這三個基本規律,簡單地談論一下對中國社會發展問題的看法。
1、從“對立統一規律”看中國社會發展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觀點,在階級社會里,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都屬于階級社會。中國社會現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當然仍然屬于階級社會。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是社會的主要斗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和斗爭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沒有資產階級就沒有無產階級,沒有無產階級也就沒有資產階級。但是,在社會主義階段,無產階級是執政的階級,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能不能鞏固政權,能不能鞏固社會主義制度,起決定作用的無產階級自己。作為無產階級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決定著中國社會發展的命運,決定著中國人民的利益。“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因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據,又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內在本質,它決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因此,只要中國共產黨不改變顏色,就不會出現資本主義復辟;只要中國出現資本主義復辟,就一定是中國共產黨內出現了修正主義。“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黨內走資的當權派”。
2、從“質量互變規律”看中國社會發展問題。新中國建立前的民國時期,是國民黨統治由新生到鼎盛,再由鼎盛到滅亡的過程。由于蔣家王朝日益腐敗沒落,從量變到質變,最后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民族人民所推翻。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把一個貧窮落后的中國建設成了一個具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新中國,并將在20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進入“改革開放”年代,由于資改派的逆行倒施,中國社會又進入腐敗沒落階段。“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山雨欲來風滿樓!根據“否定之否定”規律,走資派及資改派徹底滅亡的日子不會太久了!
3、從“否定之否定規律”看中國社會發展問題。新中國的建立是對舊中國的徹底否定,建立了無產階級的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了新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建立了社會主義文化,建立了社會主義人際關系,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風尚。但是,進入“改革開放”年代,由于資改派的逆行倒施,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時代被否定,黨的指導思想被篡改,黨的性質被改變,黨的宗旨被拋棄,黨內貪污腐敗盛行,社會主義制度被私有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濫用,人民群眾失去了“尊嚴”,失去了“體面”,成為“弱勢群體”,致使社會物欲橫流、道德倫喪、倫理失范、誠信危機,信仰解體、靈魂迷失、精神空虛、吏治腐敗、淫亂叢生,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巧取豪奪、弱肉強食、人情冷漠、風氣惡化、社會動蕩。但是,“否定之否定規律”告訴我們,這種旨在否定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時代的“改革”必然會被否定,這種旨在摧毀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必然會被否定,這種旨在為個人樹碑立傳的“特色”必然會被否定!中國社會是永恒發展的,社會主義推翻資本主義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所告訴我們的社會發展真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