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歌>>中有一句歌詞“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沒有什么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一切,要靠我們自己!”共產主義最大的信仰就是:沒有神!唯物主義最基本的觀點是:物質先于意識!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是世界原有的,還決定了你我的意識。然后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還是重蹈了幾千年來所有朝代所做的一樣,筑了一座神壇,請了一尊神——毛澤東!一尊無神主義的神。神有作用嗎?回答是肯定的,神,在人類活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能起到團結和聚合大眾的作用,其次是支撐和豐富人的精神思想,所以,當原始自發的祭祀活動,到出現固定的祭臺,專職的祭司,乃至將祭臺和祭司抬到崇高的地位,神出現了,人也離不開神了。神讓我們團結一心,神讓我們的精神和意識不再漂游,神讓我們建設家園。因此神是有作用的!
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縱觀毛澤東的一生,與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息息相關。共產黨在中國的產生,發展,乃至掌握中國的命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依靠了那方勢力而來的,完全是中國的實情所賜予的。1848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幾十年里,在堅船利炮面前,我們既認識了外面的世界,也赤著屁股被人打,打疼了,還獻出了女人讓八個男人奸淫,不要緊,一鍋鴉片就讓我們忘了一切。當中國的鴉片鬼們從酥軟的躺塌上醒來時,已是滿目蒼夷,老娘的肚里還懷了別人的弟妹。這個時候各種主義在中國遍地生根開花,然后結果的只有孫中山的國民黨,迅速壯大,推翻了清皇朝,開啟了中國的民主運動。此時的中國共產黨還尚無萌芽,十年后才創立,在當時的中國也只是小黨,沒有軍隊,沒有政權,沒有地盤。在中共一大時毛澤東是湖南代表。1923年中共三大是才當選為中央局秘書,進入黨的核心。然后在1925年的四大時卻落選了,回湖南養病。1927年,國民黨假“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步步緊逼,至4月12日,公開逮捕槍殺共產黨,而一向以和平來取得民主勝利的中共總書記陳獨秀卻節節退讓,幾乎讓共產黨毀于一旦。5月9日,中共五大,毛澤東是候補代表,沒有發言權,盡管此前他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盡管他在會上提交了開展土地革命,以此號召農民起來革命的方案,卻無人理睬,陳獨秀甚至不允許討論。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葬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如何去?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澤東對著大江如此感嘆!到7月15日,汪精衛的武漢國民黨政府公開宣布“分共”,逮捕鎮壓共產黨人,而此時的共產黨才知道沒有槍就沒有立足之地。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在南昌,領導了賀龍,葉挺部下二萬多在 8月1日 舉行起義,共產黨有了武裝,有了發言權,也結束了陳獨秀的領導,8月7日的“八七”會議,具有轉折性,毛澤東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他在會上疾呼: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有了槍桿子的政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黨,這在民主國家中中國是特色!孫中山驅逐滿清后讓位于袁世凱,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軍隊,所以他建立黃埔軍校,建立自己的新軍,(區別于北洋軍和各地的軍閥軍隊),然后在這過程中孫中山有著清新的頭腦,就是軍隊是國家的,不是某一黨派的,結合國共合作,在軍校和軍隊中派有許多共產黨人。但是事實發展與初衷相違!蔣介石把軍隊攥在自己手中,而中國共產黨的武裝起義,也有了自己的軍隊,還有了黨指揮槍的堅固認識。先有共產黨,先有軍隊,才有毛澤東;反過來有了毛澤東,共產黨有了靈魂,有了凝聚心,有了會使槍的人。然后這個靈魂要在共產黨第二次挫折時才迸發。從某種方面來說,1921年—1927年的共產黨就是一個耍耍筆桿子的黨派,沉醉在馬克思的空想社會主義理論中,恰恰是國民黨的右派的逼迫才使他們懂得在中國的土地上,唯有刀槍才是大爺,所以他們起義,奪取了槍桿子!國民黨啊,實在不懂老子的無為而為啊!
毛澤東和軍隊;紅軍是解放軍的前身,紅軍是國民黨政府要消滅的對象。然后,卻因為有了毛澤東,紅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蔣介石的幾次圍剿,都讓紅軍愈來愈壯大;
萬木霜天紅爛漫,
天兵怒氣沖宵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
齊聲喚,
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
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
同心干,
不周山下紅旗亂。
這首《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就是很好的注解。雖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在毛澤東和朱德領導下都取得了勝利,然而,由于毛澤東從沒有進過軍校,也沒有領兵打仗的經歷,所以朱德,陳毅,彭德懷以及林彪等等從軍隊出來的上過這個那個軍校,打過不少大仗惡仗的將領,都看不起他,也不相信他的游擊戰法,即便在南昌起義出來后,無路可去,上了井崗山,有了落腳地方,但是在人數和單兵作戰能力上,武器裝備上遠比毛澤東那支在秋收暴動后到井岡山,和山上原來王佐,袁文才的游寇結合,組建的工農革命軍要精良的多,因此不服,對游擊戰視如游勇散寇的東撈一把西劫一點,所以在1931年正式建立了紅色的瑞金根據地時,最高的軍事機構里并沒有毛澤東。但是這些熱衷于打正規戰的軍事領導和將領們又非常的硬朗不起來。攻打贛州;當時紅軍最大一次的作戰行動算是攻打贛州,想以奪取中心城市,走蘇聯的方式,獲得全國的勝利。然后,這種一廂情愿的想法被蔣介石當頭一棒。毛澤東是唯一的反對者,他沒法說服別人,就提議請名將彭德懷商量此事,名將彭德懷說;贛州守軍有8000人,蔣介石又不來支援,是可以打下來的! 1932年2月上旬,紅軍開始攻打,但是打了一月零四天,傷亡3000多人,沒有打下,而蔣介石的援兵趕到,彭德懷敗走,此時的周恩來想起靠邊的在華東山的毛澤東,項英奉命前去邀請······在江口會議上,出山的毛澤東堅持打游擊,打蔣介石薄弱的地方,在剛剛經歷敗仗的紅軍將領彭德懷,陳毅,林彪,還有中共領導周恩來,任弼時,項英,朱德,王稼祥,顧竹霖等,此時無所適從,只能停下打贛州,但是,他們從心眼里的不甘心,還想夢想成真,就連周恩來也有這樣的想法---攻取城市!其實早在1930年6月,以李立三為首的中共中央在《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中,指責“以鄉村包圍城市”是一種錯誤的觀念,要求舉行以武漢為中心的全國總暴動,各路紅軍進攻長沙,南昌,武漢,“飲馬長江”。然而從9月1日到11日,紅軍進行了長沙攻擊戰,卻空手而還。由于毛澤東的軍事主張與中央的方針總是相反,因此在高層的軍事機構里沒有他的位置也是可想而知的,并且還時常靠邊,1929年6月,在紅四軍(即南昌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后毛澤東的工農革命軍合編,1930年8月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的第七次黨代會上,主持會議的陳毅放了一炮,“批評毛澤東有個人英雄主義和家長制的領導方式”。由此毛澤東的前委書記被陳毅替代,毛澤東離開紅軍,到閩西特委指導地方工作。《采桑子·重陽》寫出他的感慨: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廖廓江天萬里霜。
遠在他方的中央要掌握和指揮紅軍,紅軍了的名將們要施展自己的“才華”,但是戰爭就是戰爭,兵無常勢!古今中外,名將不代表是勝利,只有順應時勢才能取得最后勝利。二戰期間,二戰和一戰最大的區別就是由于武器的變化,戰術也由此改變,當飛機和坦克在戰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時,法國和波蘭乃至英國的將領們還在熱衷于騎兵,戰壕,混凝土永久工事,而德國的古德里安對坦克的作用卻獨具慧眼,他還拋棄了德國關于坦克作戰的條例,集中所有坦克,放棄步兵的保護,利用坦克的機動性能進行快速穿插,打的英法聯軍顧此失彼,直到頓克爾刻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才停下輪子,也讓英法聯軍得以逃過英吉利海峽。美國的巴頓將軍在阿登,領兵一晝夜趕了一百多公里,解救了被德軍圍困的101空降師。由此快速的機動穿插也可以說閃電戰在二戰成為主要特點,截然不同于一戰陣地戰和騎兵戰。蘇聯的朱可夫,在鐵木辛哥,瓦西里耶夫這些老資格的元帥面前,只是小輩,然后對形勢的判斷和對新的戰爭模式的掌握,他成了蘇聯衛國戰爭前期的救火兵,也是世界打擊和殲滅法西斯德國的戰爭領導人之一。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和麥克阿瑟是二戰中東西二個戰場上的領軍人物,但是前者遠比后者有政治眼光,所以麥克阿瑟在朝鮮戰場上丟盡臉面,最后黯然失色的退出舞臺。中國的陳獨秀,李大釗,李立,王明,羅章龍,張國燾等等,都先于毛澤東能左右共產黨發展方向的領袖,然后大浪淘沙哦,他們只留下一張照片和一個先烈或叛徒的名稱而已,而毛澤東留給世人一個真實的社會主義中國,一個共產主義萌芽的社會形態。雖然這個萌芽先天不足,缺少沃土!但還是曲曲折折的生長著!
造神的開始 廣昌戰役是第五次圍剿的開始,共產黨第二次挫折,也是軍事的大失敗并進行長征的起點。然而在1933年11月,有一次很好的歷史機遇給了中央領導人博古的,就是國民黨的第十九路軍將領蔡廷鍇,陳銘樞,李濟深等發動福建事變,成立抗日反蔣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毛澤東看到了機遇,但博古拒絕了,讓蔣介石從容鎮壓了福建事變,轉過頭來收拾紅軍,以博古和李德,周恩來的三人團指揮的廣昌戰役以紅軍傷亡5500人,并丟失中央蘇區北大門的代價而失敗。吃足了苦頭,到頭來還丟掉了根據地的紅軍領導的將領們,只能“逃”命為上了。而毛澤東還差點被丟在原地,丟在原地幾乎死路一條,瞿秋白,何叔衡,劉泊堅,賀昌,古柏等等這些中共高級領導人,都是丟在原地后要么被俘而死,要么彈盡而死,還有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潭,可見當時的殘酷性。當然這里面也有博古,周恩來的責任,讓這些十幾年從事共產黨政治,軍事的高級人物早早喪命,十幾年后的事實證明,正是經歷了十年內戰生存下來的人,都是政治和軍事的骨干和精華,為奪取天下打下了基礎!1934年5月,紅軍決定轉移,原因是蔣介石逼近中央蘇區的腹地,紅軍作戰困難!在轉移的路線上,博古和李德,周恩來的三人團和毛澤東的看法再一次相反,想突破湘江和賀龍,蕭克的紅二軍會合,結果蔣介石對此一清二楚,布下了口袋。蔣介石說:眾已聚不虛散,兵已出不待歸:求敵若求亡子,擊敵若擊溺人!命令半渡而擊,讓三萬多紅軍官兵魂喪湘江,慘敗而去。“去留心緒都嫌重,風雨荒雞盼早鳴”林伯渠表達了革命人的迷惘。長征開始并不順利,最要命的是湘江戰役后不知往何處去!直到通道,黎平乃至遵義會議后,三人團解散,張聞天作了黨的總負責,毛澤東是周恩來的軍事指揮幫助者,長征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在戰術上,直到突破烏江,四渡赤水和北渡金沙江后毛澤東才可以說掌握了紅一軍的指揮權,這里面張聞天和王稼祥出了不少力!爾后和張國燾的紅四軍又分分合合,最終張國燾那8萬多的紅四軍歸依了僅2萬多的紅一軍!從軍事上說,長征是奇跡,毛澤東有詩《長征》,但是能最反映長征的是《憶秦蛾,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蔣介石在西安事變后國共再次合作,8年抗戰,3年的解放戰爭,蔣介石失去大陸,遠走臺灣,一切的政治和軍事無不在毛澤東的掌控之下,張聞天,周恩來,王稼祥等等從領導者變為追隨者,他們在如此的滄桑巨變面前,既無法承擔天降大任,還從欲棄之而依賴之,最后甘心從之,他們已丟失了自我。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大上,王稼祥提出了毛澤東思想這一概念,實際是造神的開始,直至奉信了近三十年。當朝鮮戰爭后那些領導和元帥們想讓神就坐在神臺上而不說話,卻不知此神太有思想和號召力了!蔣介石實際上也有一次機會,成為近代中國民主運動的第二人,那就是1935年10月,紅軍翻越六盤山毛澤東寫道;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已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如果蔣介石此時以無限寬廣的胸懷,為中國民主計,納共產黨參政,則別有天地也!等到三大戰役后,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對中國共產黨而言,毛澤東是功德圓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