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競爭,致教育畸形發展,血的教訓,誰的過錯?
作者:午夜星辰1968
又是血案!又是血案?。。∈裁丛颍渴裁丛????每一個血案都有著不同的獨特的原因,但是,每一個血案都有著共同的社會背景。本文用一件并沒有引起嚴重后果的案件,為大家剖析發生血案的深層次的社會因素,并提醒人們,并不十分大血案,并不意味著不會釀成重大的血案。
2010年5月8日 ,地處塞北的某縣城中學的師生們度過了極不平凡的一天。這天中午,發生了一起學生惡性斗毆事件,4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4名受傷學生在醫院接受治療,傷人者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事件起因, 5月8日 午飯時刻,該校一名學生張露與另一班的一名學生李偉發生口角。飯后,李偉便邀請同班和另一個班的一幫學生去毆打張露,張露情急中抽出水果刀,接連刺傷4人后,被現場的學校保安制服。
受傷的學生來自兩個班,兩個年級,而這兩個不同的班級的班主任竟是同一人—— 包 老師。為什么這位 包 老師可以同時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這與當地教育招生的惡性競爭有關,表面看,這只是一起簡單的學生摩擦,但暴露出的深層次的的社會因素,值得人們深思。
改革開放后的全面市場經濟,同樣也影響到學校教育。學校學生的數量,嚴重影響到學校的收益。為了能夠招到學生,各個學校的“絕招”層出不窮。特別是近年民辦學校的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生源就更顯得捉襟見肘,生源大戰也愈演愈烈。、
花高價“買”優生。通過買來的優生,提高升學率,提高升入名校率,來提高學校的聲譽,吸引生源,這是各個學校普遍采用的招生競爭方法。為了提高升學率和考入名校率,多數學校開設“重點班”或“實驗班”。有的還實行流動班管理制度,每一次的期中期末考試后,都要重新分配“優生班”與“普通班”?;蔚慕逃黾恿藢W生負擔,學生只重視課本知識,無法接受廣泛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道德教育更是無從談起,造成了學生實際素質下降和人格品質的嚴重缺陷,素質教育道德教育成為一句空話。重“優生班”,輕“普通班”,教育公平成為一句空話。
學校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的行為尚可理解,更為可悲的是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地一中為了能把“優生”搶到手,實行提前自主招生,國家教育部規定必修課程,如歷史、地理等都不在自主招生考試的范圍之內。這個嚴重違背教育規律的自主招生,競能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批準。
除了爭搶“優生”外,普通的學生也成了“香餑餑”。每到招生季節,虛假招生廣告滿天飛。老師們走村串戶,不惜放下尊嚴、放下誠信,為完成學校的招生任務機關算盡。
包 老師所在學校是一所弱勢學校,在招生競爭中處于劣勢。不過,學校也有“奇招”:只要你能夠招到一個班的學生,那你就理所當然成為班主任。誰招到的學生,就在誰的班級上學,學校不會重新分班。班主任在這里有著很大的誘惑力,普通的教師,掙著簡單的基礎工資,只能維持著最基本的生活。班主任,可以獲得較多的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以班主任為誘餌,推動著老師們拼力去招生。
包 老師,盡管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有著豐富的社會閱歷,當過村干部,開過飯店。這豐富的社會閱歷使他精明強干、能說會道,極善處理人際關系。這豐富的社會閱歷也使得他有一個很強大的關系網。依靠這些強勢, 包 老師在招生中處于優勢,這樣, 包 老師就成了兩個班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招生,往往依靠的是社會關系,這就如同封建時代的子弟兵一樣。各個班主任為了鞏固自己在班級中的絕對權威地位,往往在班級中宣揚江湖義氣,這樣各個班就如同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一樣,形成了一個個壁壘分明彼此之間很難融合的小社會。同一年級沒有統一的教學計劃,沒有統一的教學進度,有時甚至無法完成統一的期中期末考試,學校對班主任幾乎沒有撤換的權利,因為,撤換班主任意味著一個班可能的解體,大量學生的流失,這在這個招生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是不可想象的。
包 老師更是把這個江湖義氣的教育發揮到了極點。一次, 包 老師的一名學生與另一個班學生發生斗毆事件, 包 老師親自帶領他兩個班的學生去找另一個班的學生算賬,而另一個班的學生則手持木棍在教室內相迎,幸虧一名 劉 老師中途勸住,才避免了一場惡性事件的發生。通過這樣的教育,使得 包 老師成了學生心目中的保護神,使得 包 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擁有極高的權威。
包 老師的絕對權威給他帶來了這樣的好處,一是可以利用學生的社會關系擴大招生,二是鞏固了學生,使學生不宜流失,三是使自己的亂收費為學生所接受,不會被舉報?!“±蠋熞步o學校帶來了好處,就是發展了生源,鞏固了學生, 包 老師的做法,得到了學校的肯定。
在招生惡性競爭下,學校要想不被擠夸,招生成了第一要務。一切工作圍繞招生轉,教學成了招生的輔助工具?!“±蠋熓且幻n教師,沒有受過國家正式師范院校的培養,他處理和學生的關系依靠的是傳統的江湖義氣,這種方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親和力。他向學生傳播的不是現代文明而是傳統的義氣,這就為學生的群毆埋下了隱患。
畸形的競爭只能產生畸形的繁榮,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校的工作一切向錢看,不僅很難培養學生的素質,而且使學生的道德品質下降,心里和人格品質嚴重缺陷。近年發生的很多惡性事件,或多或少都有這個影子。教育自有其發展規律,不能一切向市場經濟看齊,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不僅不能培養人才,而且會釀成嚴重后果。5.8事件雖然未釀成重大悲劇,但并不意味著不會釀成重大悲劇,我們是不是該防患于未然。5.8事件雖然過去了,但留給人們的思考不應該過去。(文中人物姓名系化名)
作者:午夜星辰1968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歡迎網友光臨網友星辰博客探討交流
http://blog.sina.com.cn/u/1654331920
http://blog.ifeng.com/2970952.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