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現代思想的亂燉
憨厚人也發怒
·
2010-05-11
·
來源:烏有之鄉
亂燉,本是東北一個類似大雜燴的菜肴,顯示東北人的豪情和粗獷以及拿來主義的包容。吃下去,各取所需,當可飽腹。但是,一個人的思想如果朝三暮四,左右搖擺,必定會招致白眼。但是一個國家的政策主導所依賴的思想,是胡亂的,甚至有點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各種思潮亂燉,既不是百家爭鳴,又不是學術論爭,媒體上招搖過市,網絡上口水滿天飛,新聞聯播的信誓旦旦,各執一詞,使得國人無所適從,看上去繁花似錦,內藏暗流涌動。本來,社會管理方法眾多,彼此探討,不算壞事。但是,擁有話語權和決策權的人,抱住自己的觀點來行事,就會讓國家亂象頻頻,妖蛾子飛舞。一時間,政客、貪官、奸商、黑煤窯、民工、拆遷、高房價、高考生、下崗工等等,你方唱罷我登場,不能登場的,流點眼淚,暗自神傷,期望來世找個好投身。筆者不才,也不做驚人之語,更不是哲學家的推斷,但知天命之年,從基層看起,往上求索,有時覺得自己的想法有點道理,拿出讓各位看官一評。
1、孔孟之道的仁德思想。幾千年傳承的中華文化以儒學為盛,因此,孔圣人之論被當權者頂禮膜拜就不足為奇。得意之余,向外推銷孔子學院。孔學之和而不同的理念,君臣之道,臣民之綱,實在是個好東西。有了這套理論作指導思想,變種一下為和諧,上下普世一團和氣。君為民之本,君輕民貴,君為臣綱。當臣子的當行臣子之道。但明眼人都看出,現在是君貴民輕。歷史上好的沒有學會,倒是學會了君貴民輕的朝代。因此,現如今只保留了臣子之道,那就是臣民要自甘“屁民、草民、草芥”,不要說強行拆遷你的房屋,沒有滿門抄斬,你早該謝主隆恩了。往深處想,孔孟之道本是好東西,強調人人愛人。但少數人占有重要位置,巧取豪奪,愛的是自己,傷的是民眾。他高調唱誦的倒是民應該做個臣民,做個順民。當然,當權者不乏孔孟忠實之徒,溫良恭儉讓,處處禮讓三先。于世界,求大同存小異,低眉笑對千夫指;于國人,走大街穿小巷,贊盡優美華章,歌舞頌平處處好。對丑惡似曾相識,顧左右而言他;探困民掬同情淚,只有愛莫能助。從當今看,和諧思想作主導,因為往和諧處想,民才該把自身怨氣藏肚里,官們要自身修養,要為民做主做個好官。就是不幸你當了貪官,也不要等我去揭開,你還是好自為之,自我救贖吧。雖然,我們已經讓流淚的人不再哭喊,但你們也有要收斂一點別太瘋狂。漫天的歌舞升平,做足了面子。奧運、世博,世人稱奇稱頌,內心里喜氣洋洋,看身邊眾多不諧之處,各自自己解決吧,初級階段么!
2、毛澤東思想的傳承。毛澤東思想如果簡單收藏于毛選五卷中,未免失之偏頗。但毛的思想的根本起源于其民本思想,以民眾利益為本,為人民服務,是其領導下政黨的綱領。有了這個綱領,打天下、搞建設,如火如荼,百戰不殆。但由于文革的負面印象,造成了整個社會,或者說接班人的質疑和懷疑。但為了區別于政治家的水平,自己拿出一個又一個理論,就是不提、不傳毛的理論。但老百姓學歷不高,眼睛卻亮的很,心里有桿秤,誰好誰欠佳誰不好甚至壞。經濟改革之后,毛的理論被視為弊屐棄之一邊。但三十年過去了,許多不該出現的出現了,該有的也都有了,但讓普通民眾仍懷念那個有精神訴求的年代。其中有個把堅持毛思想為政的,小到南街村,大到薄熙來,都有點“不合適時”的樣子。但政治家也不容易,離群眾太近,自己身份不高貴,離群眾太遠,賤民又罵街。因此,毛的“兩個務必”思想,也要被時常喊一喊的。筆者作為普通百姓,本不知道誰的理論更高明,但發現現在比比皆是的“怪胎”現象,如同小鬼散步般招搖。如果把毛的思想高舉,就如同祭其鐘馗的法器,讓假丑惡無所遁形。筆者不呼喚革命,怕流血犧牲,知改良無望,曉屠手不會立地成佛。只想起毛的一句詩“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聊以安慰,更曉得網絡時尚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3、西方民主自由博愛思想。這一連串的思想,是最能喚醒人內心善良的東西,名詞動人響亮,溫文爾雅。但這個舶來品,不知道是其自身的缺陷呢,還是引進后水土不服。通過了精英的嘴傳過來的,看上去舌燦蓮花,其實骨頭里都是不怎么好的東西。一一析之,談笑間當可被剝的體無完膚。(1)民主。從海地民主政府的貪腐到泰國街頭民主的亂象,讓人恍然大悟,民主原來就是政客們的口頭工具,民主是執政黨拉選票的允諾,也是反對黨要求上臺的口號。從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民主也只是被民主,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可看出,民主在老百姓身上,本就是中看不中用,我們習慣了被民主。而西方所倡導的民主,大概是意識形態輸出的最佳辯詞了。其實,民主一詞最蠱惑人心的,是允諾小民一個的你我,也有資格選舉,有權力決定大人物的政治生涯。但看美國共和民主二黨換來換去,難道就是民主?還不是大財團的輪流饕餮。從這次英國布朗首先對選民老大媽的不屑,看出政客玩弄選民的虛偽。小人物為自己有選票爭的面紅耳赤,政客們數著選票偷偷發笑。民主實在是個好東西,但是想說愛你真不容易。(2)自由,這個人類發出的口號,甚至有了不自由毋寧死的吶喊。而自由伴隨著人權來到了中國,讓我們體會到了自身的瘡痍。而人權也是西方社會對我國最多最大的詬病。但現實中太多的實例,我們知道了人權不是普世的,人權的針砭永遠是對異族異黨的討伐。當西方指責谷歌在中國的被退場,其自己的國土還不是彌漫著FBI的監聽?當然,各人管好自家事。當我們為《物權法》的出臺而興奮的熱淚盈眶,眼淚未干,強制拆遷的推土機的轟鳴聲已在耳旁轟響。別跟我說人權,人權是多么蒼白柔弱,在權貴面前如同弱智被奚落。(3)博愛。沒有什么比博愛更普世。博愛與人之善良互補。善是自身的,愛是給予的。博愛來我國后,最打動人心,也讓后輩對西方制度最為憧憬的啟蒙。但看國內,我所知道的博愛,在精英中,不外是雞尾酒會的寒暄,在上層對底層人士之間,博愛無非是恩賜的作秀,道德的標簽。倒是窮人們之間的博愛讓人唏噓,下崗工之間的問候,小商販晚間的盤點,民工之間的幫襯,卻是質樸的博愛,沒有上帝,沒有黨派,有的是窮人的真誠。在西方,詮釋博愛的真諦的是人們對動物的普遍愛心。一群鴨子過高速,所有車輛避讓等待。這種博愛曾讓我感動。但曾經的“小男孩”原子彈奪取無數的民眾生命,博愛的笑容還沒有消失,伊拉克的轟炸不絕于耳。恍然中,這一連串的說辭,好聽勸善,倒是希望別人做順民的,精英們不在受限制之列。因此,用這一連串的理念來管理中國社會,初衷是好的,但不可能奏效,但是讓人思想亂了,更混沌了。但這個理念本身沒有錯,因此,筆者盼望其真實現,實在是超過共產主義的遐想。但是,真正從西方傳過來的一種西方管理經驗,我們倒是沒有完全學會,那就是法制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什么我們不大宣特宣呢,因為上等人也就是有話語權的人違法怎么辦,中國自古刑不上大夫。所以,看來崇尚西方也是打折扣的,說來說去,還是封建主義作祟。
縱觀各種思潮在中華大地彼此交融、滲透、摩擦,各取所需,各唱其好。也知道各種理論思潮都有其優點也有其局限性。但筆者不才,覺得今后中國當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下的民主法治,當堅持中華傳統中和諧愛人的民本思想,當高舉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的偉大旗幟,一切妖魔鬼怪魑魅魍魎,都會煙消云散。否則,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民為賤民。不敢想象。也許,但愿我是杞人憂天。善哉善哉。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