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者按:
A股市場一團糟,“創業板”據說也不怎么樣,現在又想搞“國際板”。大哥,您的膽子還是太小,步子也不夠大,不行啊!
我建議,立即開始創建“宇宙板”,把各種各樣的垃圾企業都包裝上市,跟外星人對賭,看看是外星人圈了咱的錢,還是咱騙了外星人的錢!
后面的新華網(等10家官辦新聞網站)也想上市了。干嘛去A股啊?直接去“宇宙板”不就行了?萬一賠了也沒關系,反正是官辦的,國家說什么也不會讓你們砸牌子破產的,對吧?
趕明兒讓地方政府、國資委……統統上市得了……股價250元……萬一遇到國際炒家砸盤,變成五毛,也沒關系,有14億老百姓力挺呢……
李劍閣稱證監會正抓緊研究創建國際板
2010-05-08 16:09:45 來源: 中國新聞網(北京)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劍閣8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金融改革高層論壇”上提出,在中國推進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已是刻不容緩,不要因為內地股票市場的短期波動而動搖。
李劍閣透露,目前中國證監會正在抓緊研究創建國際板,目前內地股市正在經歷深度調整,股市的短期波動會影響國際板推出的時間,但不會影響內地推出國際板的決心。
李劍閣表示,在境外企業進入中國股市之前,要優先考慮紅籌股的回歸。現在幾個紅籌企業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一旦國際板啟動,會回到國內市場。而包括匯豐控股,以及一些東亞、美國、日本的企業也都表示想進入中國證券市場。
所謂紅籌股,是指注冊地與上市地在境外、主要業務在中國境內的上市公司。由于歷史原因,此前諸多大型優質國有企業如中國移動、中國石油等均以紅籌股方式海外上市。據上交所的調查,目前在境外交易所上市的紅籌股有407家,符合初定發行標準的有38家。
“紅籌股的回歸會走在匯豐等外資企業的前面。因為紅籌公司各種生產背景,主要部門都在中國境內,只是在境外注冊,率先回歸水土更服,在紅籌股回歸后,外企再進來,更有利于市場的平穩發展。”李劍閣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李劍閣認為,上海要建立國際金融中心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顯然是重中之重。目前上交所上市品種還非常單一,創立國際板是中國走向金融強國的必由之路。
“如果我們創造條件推出國際版,有利于打造藍籌市場,有利于豐富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產品。”李劍閣說,讓海外企業到中國掛牌,讓百姓的民間資金,甚至國家資金在國際板市場上購買股份,很可能更有利于保護中國境外資產的安全性。
據悉,匯豐控股、淡水河谷、通用電氣等跨國公司已紛紛表示要在上海國際板掛牌,而匯豐控股據稱融資規模將在30億美元以上。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阮煜琳)
新華網等10家官辦新聞網站將陸續上市
2010-05-09 00:50: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北京)
核心提示:新華網、東方網等10家中國內地新聞網站將作為首批選定上市對象登陸A股。目前,已經有幾家中央網站的改制方案已獲批,東方網已經完成股份制改造,受此政策利好影響,可能成為國內“新聞網站第一股”。
中新社北京5月8日電 新華網、東方網等10家中國內地新聞網站將作為首批選定上市對象登陸A股。有消息指,“今年至少有1-2家能夠成功上市”。
中國內地媒體8日援引內部人士的消息報道,這10家新聞網站分別是央視網、人民網、新華網、千龍網、東方網、北方網、大眾網、華聲在線、浙江在線和四川在線。
“中宣部與證監會正在積極推動此事,確保今年至少有1-2家能夠成功上市。”華聲在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有幾家中央網站的改制方案已獲批,華聲在線則已經提交了方案,正在等待批復。
銀河證券傳媒行業分析師許耀文表示,東方網已經完成股份制改造,受此政策利好影響,可能成為國內“新聞網站第一股”。
《上海證券報》報道說,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中國新聞網站的運營管理體制主要有三種:一是完全依附于母媒體,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中央或地方財政以及母媒體的撥款,網站本身沒有自主經營權;二是獨立型的公司化運營體制,如千龍網、東方網等;三是“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體制,這也是當前大多數新聞網站的體制類型。
分析人士指出,網站等新興媒體一定會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突破點之一。新興媒體的傳播力量將逐漸加強,其發展勢在必行。
統計數據顯示,與2008年相比,2009年全國新聞出版業總產值增長20%左右,圖書銷售增長20%左右,而新媒體出版增長則高達42%左右,數字出版總產值達到750億元人民幣。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