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子: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正是從生路走進死路!
鼎盛軍事
2010-05-02
一
私有公有多元并存,公有(國有)企業運行不良,首先應改變運行體制,像國有企業高管可以為自己定薪、可以隨意投資的“自主權”就應該接受人民的監督;壟斷企業的提供的產品也不應該自己定價。如果沒有良性的外部環境,私有企業也只是“化身”的官僚資本,更多的私營業主也只會靠偷稅漏稅、買通衙門,靠非經營獲利,告訴你“地溝油”百分之九十八是私營企業生產的。
在更大的視野上,這個罪惡來自“市場經濟”加私有化。看看金融危機后西方各國的改革方向就知道了。美國政府都不靠市場和私有化解決金融危機了,那個7500億美元的法案,是通過“公有化”買單的,不是送給“私有化”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危機敲響了“市場”制度和“私有”化的喪鐘,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正是從生路走進死路。一切罪惡由此源朔,包括政治和經濟。
我沒有說美國搞公有化,而是指出一個事實,私有化下的危機,“私有”手段解決不了,美國政府出手(可是公家的錢)解決,這是什么意思……我沒與你討論美國政府的目的,僅僅說美國政府也知道治這個病,“私有化”不靈了。
另外也勸你,思想要開闊些,不要左派右派、革命小將、鄧力群的……不管誰說的,只要說得對、說得有理就行。否則容易一葉障目,甚至讓自己鉆進死胡同,出不來。
私有和私有化是兩個概念,私有只說明所有權的歸屬,而“私有化”還揭示這個私有的來源,從何“化”來的私有,這才是關鍵。
拿這個一拷問,很多“化”來的私有,都是經不住的,所以有人就要求赦免“原罪”,沒那么便宜吧。私有應該允許,但是來源應該正當、合法。如果是化公為私,竊國有為己有,應該審判,如果有人障著,充當碩鼠的“護化”總頭領,歷史不會那么便宜他的……
二
武漢市發改委主任徐進辭職從商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0-04/27/c_1258569.htm
這類事情,八九十年代到時屢見不鮮,現在好像很少見了。一般模式是,夫妻兩一人當官、一人經商,或者老子當官、兒女經商。這里經商是廣義的,包括當律師、會計師等等。
貪污腐敗在少數民族地區激化了民族矛盾和沖突 民族區域自治,不是恢復“土司”制度。把民族矛盾歸結于民族區域自治,是沒有道理的。流官也很重要,既然民族平等,自治區任何公民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把自治區主席“潛規則”為只有少數民族才能擔任,逆潮流的改流為土,這個廢材政策趕快要糾正。
再有淡化民族識別也應擺上議事人日程,先身份證、后戶籍,逐漸取消民族登記。過個幾代人,讓56個民族消失在歷史中,華夏只有一個民族,叫什么都無所謂,
階級斗爭是淡化民族矛盾的利器,看看西藏農奴和農奴主的分裂,就可以明白這一點。
貪污腐敗問題,在漢族地區是干群關系問題,激化的矛盾也只是在官民之間;而在少數名族地區就不同,既然是“少數民族”,他就認為你是漢族政權,貪污腐 敗就此演化為漢族與少數民族的矛盾,激化的當然也是民族矛盾和沖突。
所以,只有將貪污腐敗問題歸屬到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那么貪污腐敗引起矛盾,才不會被轉移成為民族矛盾,或者至少民族問題不會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句話,沒有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就沒有共產黨存在的基礎。
三
說實在的,關于民族區域自治、一國兩制,我的建議,在若干年內先在“郡縣制”上動一動,形式也很重要。具體說起來,就是“自治區”改為“自治省”,再把冠有的民族拿掉,例如新疆就叫“新疆自治省”,簡稱“新疆省”;香港、澳門“行政區”也改為“市”,“特別”改為“自治”,全稱就是香港自治市、澳門自治市,簡稱“香港市”、“澳門市”。
先正名,簡稱與各省市一樣,多用簡稱,再圖以后,在全稱上也過渡到沒有任何“特別”。最終實現民族統一、政制統一、區劃名稱統一、地方權限統一,也就是從里到外實現統一的單一制國家,完成憲法的宗旨。
民族自治的目的是啥?就是消滅差別,改變貧窮落面貌,使少數民族融入祖國大家庭,最終達成民族統一。因此,民族自治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淡化民族意識,但不是通過強制、壓迫,而是融合、懷柔,后任主政者不明其理,強化差別,以為安撫就能和諧,這個政策施行的結果就是當頭一棒。
四
開發南沙,對越南誘惑力很大。經濟上可以獲得外資投入以及開采油氣資源的利潤;軍事上,軍方可以獲得發展海軍的理由,增獲軍費;政治上,可以獲得美日的支持。
但是與中國作對的越南是不會有好下場的,越南可以和任何人作對,唯獨不能與中國。東盟與中國經濟一體化以后,中國就成為東盟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那時越南被邊緣化,將使他失去一切機會。對越南,放在與東盟關系的大框架里解決,目前抑制事態擴大,就是敦促他維持現狀,如不聽可以適當敲打。
解放軍副總長孫建國向越南代表團闡述對南海問題立場。或許談話氣氛還要嚴肅,可能隱含著警告(但愿)。為以后擦槍走火,留下伏筆。到那時,別說我事先沒說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