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 孔慶東 先生講的“吃餃子要吃餃子皮兒”,突然想看看北京人是什么樣子的,于是百度到如下一些新聞舊聞:
2005-04-13 體力透支轉(zhuǎn)生命透支 北京知識分子平均壽命53歲
http://finance.sina.com.cn/xiaofei/shenghuo/20050413/11471513722.shtml
-------------------------------------------
2006-08-15 北京人平均預(yù)期壽命80歲
http://news.sina.com.cn/c/ 2006-08-15 /09149752781s.shtml
-------------------------------------------
2008-11-09 北京常住人口已達1633萬 60歲以上人口占15%
http://news.sohu.com/20081109/n260526557.shtml
-------------------------------------------
2010-05-05 教育部下硬命令:將保護學生作為重大政治任務(wù)
http://news.163.com/10/0505/01/65SQUFL400014AED.html
【保證全市141萬在校未成年人的安全。】
-------------------------------------------
2008-03-19 北京義務(wù)教育入學率2010年力爭100%
http://edu.sina.com.cn/zhongkao/ 2008-03-19 /1150128929.shtml
2009-6-19 高中毛入學率保持在98%左右 北京擬實施12年義務(wù)教育
http://www.hefeitv.com/tvnews/html/49/n-8249.html
-------------------------------------------
百度:“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
-------------------------------------------
筆者當然沒有能力分辨新聞的真假,但沒有官方出來辟謠,當然就是真的了。因此繼續(xù)說下去。
首先想弄明白什么是“知識分子”,百度得:【目前,國內(nèi)學術(shù)界一般認為,知識分子是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創(chuàng)造、積累、傳播、管理及應(yīng)用科學文化知識為職業(yè)的腦力勞動者,分布在科學研究、教育、工程技術(shù)、文化藝術(shù)、醫(yī)療衛(wèi)生等領(lǐng)域,是國內(nèi)通稱“中等收入階層”的主體。】
于是繼續(xù)查北京知識分子的數(shù)量,剛好查到了,小標題為:
——北京市知識分子現(xiàn)狀調(diào)研報告
北京市委黨校黨建研究所 課題組
http://www.hadjw.com/hadj/body.asp?id=204
【北京市知識分子隊伍變化的基本情況 截止1998年年底,北京市受過中等專業(yè)教育的人數(shù)在冊登記的有46.5416萬人,占總?cè)丝?254.6萬的3.73%。】
哎,是12年前的,不知道現(xiàn)在的據(jù)說幾十萬北漂一族,算不算知識分子。
蘇拉密做了一個“牛棚老人壽命統(tǒng)計表”,注明“綠色為仍然健在者”,表中得“牛棚老人”平均壽命93.62歲,春風一代平均壽命39.29歲。——上海世界大地攤會管理部門的計算智慧“3個指定日園區(qū)平均日參觀人數(shù)18萬人次,按這個速度測算,184天會期內(nèi)總接待量將只有3312萬人”——于是蘇拉密就學這個智慧,根據(jù)表格樣本,提出:【……假如等這批“牛棚老人”完全謝世后,會不會引起中國“人均壽命”的大跳水?會不會讓中國的人均壽命回到1949年的35歲?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尚有厲以寧(79歲)、茅于軾(80歲)...等“牛棚第二梯隊”正在向“巴金記錄”發(fā)起強勁的沖擊,但愿他們能接好先輩們的班,奮勇當先、一騎絕塵,成為中國“人均壽命”的戰(zhàn)略支柱。】
總之,北京知識分子平均壽命53歲,北京人平均預(yù)期壽命又是80歲,筆者也搞不明白平均壽命和平均預(yù)期壽命有什么區(qū)別,只好當它們是一樣的。筆者理解,要給一個知識分子平均,那么這個人得活107歲。
由于“北京義務(wù)教育入學率2010年力爭100%”,今年恰好是2010年,即便沒有達到,那也是無限接近了,又因為去年就是“高中毛入學率保持在98%左右 北京擬實施12年義務(wù)教育”,那么,教育部下硬命令要作到的政治任務(wù)【保證全市141萬在校未成年人的安全】,這141萬未成年人,那就是北京全部的未成年人了,則每個年齡段人口數(shù)為:141/18=7.833萬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北京公報的是【普查時點前一年,即 1999年11月1日 至 2000年10月31日 全市出生人口為8.1萬人】【全市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187.8萬人,占總?cè)丝诘?3.6%; 15--64歲的人口為1078.6萬人,占總?cè)丝诘?8.0%;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15.5萬人,占總?cè)丝诘?.4%。與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6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個百分點。】
現(xiàn)在過了10年,當年0-8歲的兒童到今天是10-18歲了。北京的計劃生育工作又是全國做得最好的,當然是穩(wěn)定住了低生育率,因此10年來年出生人口,當然不會超過8.1萬,則估計總數(shù),18×8.1=145.8萬,也就是說,【保證全市141萬在校未成年人的安全】,在學校的未成年人確實是北京全部的未成年人了,否則,在社會上怎么可能安全?
幾十萬北漂一族,筆者認識的那也是有好幾個的,但沒有一個把他家60歲以上的老人接到這首善之區(qū)享福,端的不孝。也就是說,在北京的年輕人,不全是在北京的60歲以上老人的兒孫——這是塞sái話,沒有意思——60歲以上老人,平均每個年齡段人口是1633×15%/20.09=12.1926萬。
也就是說,北京每年向毛主席報到的人口超過12萬,出生的革命接班人不足8萬。
要是蘇拉密講的 “牛棚老人”不為北京的“人均壽命”作戰(zhàn)略支柱了,“知識分子”又都按五四先賢錢玄同的話行事“人上了40歲都應(yīng)該去死”——蘇拉密編的“牛棚老人壽命統(tǒng)計表”是春風一代平均壽命39.29歲——都自覺不要退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要養(yǎng)老金,在那里折騰北京的“人均壽命”,每年出生人口又不足8萬,那不成了毛主席那里熱熱鬧鬧,川流不息,人世的“世博園客流遠低于預(yù)期游園舒適度大幅提升”?
咳,這不正是好世道嘛。
【2009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755萬人,比上年末的1695萬增加60萬人。北京已經(jīng)連續(xù)三年每年增加人口50萬以上,近兩年每年增加60萬。】(北京近兩年每年增加人口60萬 生態(tài)危機嚴重http://news.qq.com/a/20100128/000183.htm)
咳,還是死少了。還得大門常打開,歡迎錢玄同再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