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就能創平安校園嗎?從哪里治本?
——關于校園頻發惡性殘害師生事件的冷思考
針對近來頻發的持刀惡性傷害無辜學生的犯罪事件,今天中共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在全國電視電話會議上再次強調,各地黨政一把手要對校園安全負總責。會議指出:各地黨政一把手“要以對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履行維護穩定的第一責任,立即行動起來,加強學校、幼兒園的安全保衛工作,為孩子們學習成長創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
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由各地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去抓,這是一條最根本的措施。只要黨政一把手親自來抓,就沒有抓不好的事。
創建平安和諧校園,除了強化對一把手責任的問責與追究之外,還需與之配套更多的群治協防措施。
1、 在學生上學、放學主要路段安裝監控錄像、由專人負責全路段、全天候的路情路況實時監控。
2、 動用專門警力在學生上學、放學主要時段、主要路段加強巡邏巡查。
3、 在學生傷害案件多發地段、多發學校定點設立警務室。
4、 在學校各個角落安裝錄像監控,并設立出警第一責任派出所及報警熱線電話。
5、 加強學校安全保護工作、健全安全保衛制度。配齊安全防衛器材,提高師生自我防護能力。進出學校一律登記,來歷不明一律拒入。允許學校師生依靠群體力量對惡意行兇者進行集體自衛。
6、 加強對勞教回歸社會人員、無業游蕩人員、精神偏執人員等高危人群的重點跟蹤、監控和防范。
7、 對惡性傷害師生案件實行掛牌偵辦、限期破案制度,動用嚴刑峻法打擊此類違法犯罪分子。
8、 強化家長護送、監護責任,構建學校、家長、社區、公安群力協防體系。
上述的這些措施只能治標,要治本,除了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之外,也還必須通過對此類案件犯罪心理、犯罪根源的調查分析,以尋求維穩社會更持久的綜合對策。如果我們不去消除此類犯罪賴以滋長的經濟社會根源,單單依靠黨政一把手負總責,是很難持久性地創建出平安和諧的校園的。
一些人總是抱怨說,這些犯罪分子如有憋屈、仇怨,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黑手伸向學校里無辜的學生呢?這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把自己的憋屈、仇怨施暴于防護力極弱的學生很容易得手。他們為什么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發泄自己的犯罪呢?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體面有尊嚴地活著?有憋屈、有宿怨為什么不通過合法途徑進行理性的訴求呢?他們的犯罪根源又是什么呢?
所有這些疑問,都可以從周永康的維穩告誡中找到其中的謎團。周永康指出:“要組織廣大干部深入街道社區、鄉鎮村組和單位之中,及時掌握社情民意,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行動,關心困難群眾,解決合理訴求,加強教育疏導,防止因矛盾積累激化醞釀成極端事件。”
看來,問題還是出在我們的民生艱難、干群緊張、收入差距導致貧富兩極分化、官僚特權橫行導致社會公平正義難伸等層面。
如果此類案件的犯罪根源不在這些層面,周永康肯定不會做出上述的告誡。
從人道的角度上看,一個人的憋屈、積怨如果不到無從排解的窘境,是不會拿這些無辜的孩子們出氣的。如果能夠體面有尊嚴地生活下去,如果能夠有合法的途徑申訴自己的憋屈、積怨,又有誰作踐自己的生命呢?人的反社會與不合理的制度,與難以存活的窘境,往往就是一對孿生兒。如果不設法解決他們的生計以及合理訴求的伸張等基本的生存問題,這種不合理的制度、這種不合理的社會,讓其難以體面有尊嚴地存活,那么他們積聚的憋屈與報復的沖動,就會催生出他們的反社會惡念。我不能好好活下去,也不讓你整個社會安生。所以,創建平安和諧校園,治本的辦法也還是首推其犯罪根源的消除,把官僚特權的橫行、政府官員的貪腐、收入分配的扭曲、貧富的兩極分化、困難群眾的生計等根本性問題解決好。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才可能持久地創建出平安和諧的校園。總之,治本就必須抓住民生、反腐、共富這些東西。
2010年5月3日 初稿于論道書齋 胡顯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