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歷史,從春秋戰國到辛亥革命之前,歷朝歷代從建立、發展趨于鼎盛,到顯露社會危機,爆發動亂、崩潰,大抵每隔二三百年,就因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敗引發一次激烈的大動蕩,最終演變成舊王朝的覆滅,新王朝的代之而起。在王朝的興衰交替中,曾經有諸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太祖和康熙大帝等著名的帝王,歷受血與火的動亂和創業的艱難,因而能吸取前帝王驕奢淫欲,昏庸誤國的沉痛教訓,使中國一次又一次強盛而威震四夷。然而,其后繼者總淡忘歷史的教訓,走向腐敗,使曾經盛極一時的王朝最終無法擺脫覆亡的命運,上演著你登臺來我下場的悲喜劇。
一、封建統治者的無可奈何
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統治者,都夢想政治廉潔,渴望吏清政明,渴求天下太平,努力使自己的統治穩固久遠。但根本制度的腐朽,使統治者難以實現自己的愿望。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每一個皇帝最終的目的和動機都是想把自己的統治延續下去,使宗氏社稷永遠流傳,但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
1、歷史上防止腐敗的措施從來沒有放棄過。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每朝每代都制定過懲治腐敗的重典嚴律,都構建諸如御史臺、按察院、監察院等名目繁多的監督制約官吏的機構。但由于一脈相承的家天下的封建皇權專制,金字塔式的權力結構和壁壘森嚴的等級專制體制,尤其是最濫用權力的至高無上的皇權存在,必然導致腐敗叢生,也決定了其懲治腐敗的徒有形式的法律條文和貌似威嚴的監督體制的先天不足。平民百姓痛恨貪官污吏而無能為力甚至敢怒而不敢言,就逐漸漠然視之,進而逐漸養成尊皇帝、威官吏的奴性心理,又助長了腐敗風氣的滋生蔓延。
2、歷史上的反腐敗斗爭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在浩若煙云的官場宦海中,也曾出現過包拯、海瑞幾個屈指可數的“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官御吏,但并未治理住官場的腐敗,而且為了推行廉政,歷代君王對貪污受賄、搜刮民財等腐敗行為均科以重罰,進而修復日益運轉不靈的國家機器,但腐敗仍舊勢如決堤、江山坍塌。漢武帝劉徹、明太祖朱元璋等懲腐倡廉的措施不可謂不嚴;誅殺的貪官污吏不可謂不多;動用的條律刑罰也不可謂不酷,盡管如此,也卻從來沒遏止過貪污腐敗的濁流。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腐敗是私有制社會的必然產物,以君權為核心的人治,或者稱頌有加的道德,是不可能擺脫歷史“周期率”的支配的,也根本不可能尋找到跳出“周期率”的有效途徑的。封建社會最終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到墜入這個歷史循環的怪圈中。從這個角度來看,一部中國封建歷史,實際上也是一部統治階級興衰交替、政怠人亡的備忘錄。
二、關于“周期率”的歷史性對話
中國傳統政治周期性的興衰是同腐敗問題密不可分的。千百年來的腐敗與反腐敗斗爭中,人們并沒有清醒地認識到這是一種歷史的“周期率”,是一種亙古迄今影響和困擾社會歷史發展的負面作用力。人們為之困惑,也感到不可捉摸。而真正破譯這種歷史“周期率”密碼的,還得提及半個世紀之前,在中國陜北延安的一個土窯洞里,一位絕世的偉人與一位深諳歷史的民主人士的一段發人深省的對話。
1945年7月,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前夜,著名愛國人士黃炎培先生訪問延安。他把多年中國歷史癥結的思考求教于雄才大略的毛澤東。黃先生深沉地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來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變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跳出這歷史的周期率。”
黃炎培先生的看法是頗有見地的,他把對歷史的求索和盤托出。同樣,深諳歷史的毛澤東陷入久久的沉思。黃炎培先生接著又說:“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到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毛澤東沉思后爽然答到:“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夠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讓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近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段含義深遠的對話,至今仍在中國大地上回蕩。這不僅是因為對話本身豁然解開歷史之謎,而且是因為對話者能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反思和透視歷史。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領袖似乎想得更深,看得更遠。他想到了未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絕不能重蹈黃巢、李白成的覆轍,而是一定要走出一條跳出“周期率”的成功之路。
三、對“民主”之路的認識
從以上可以看出,跳出歷史“周期率”,歷朝歷代靠法律和制度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靠反腐敗斗爭也是不行的。而唯一的出路就是毛澤東同志提出的走“民主”之路!
法律和制度是統治者針對被統治者制定的,只能懲治被統治者,而不能解決統治者的問題。反腐敗斗爭是統治者針對下屬制度的措施,但也不能解決統治者自身的腐敗問題。統治者的腐敗是最根本的腐敗。如果統治者的腐敗問題不解決,反腐敗斗爭就一定沒有好結果。要解決統治者的腐敗問題,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實行民主,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讓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實行人民民主,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人民實行廣泛的民主,二是對反動派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如果沒有廣泛的人民民主,就不可能對反動派實行民主專政。
民主是一種權力,一種地位。主要包括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文化民主。沒有政治民主就沒有經濟民主和文化民主。只有經濟和文化的所謂民主,而沒有政治的民主,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而是封建帝王式的民主。
在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徹底推翻了壓在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使人民群眾真正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力。毛澤東時代,是中國人民充分享有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文化民主的偉大時代。
奪取人民民主很難,鞏固人民民主更難。為了鞏固人民獲得的民主權力,防止資本主義復辟,毛澤東同志在全國范圍內發動了一場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就是發揚人民民主來反對修正主義的一場預演。毛澤東同志繼續革命的偉大思想光芒萬丈!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將永載歷史詩冊!
歷史總在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無產階級的革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中國社會進入“特別是”年代,人民的民主權力逐漸被新生的資產階級所篡奪,人民群眾重新淪為“弱勢群體”。相信廣大人民群眾仍然還記得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教導:“搞社會主義革命,不知道資產階級在哪里,就在共產黨內,黨內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中國如發生反共的右派政變,我斷定他們也是不得安寧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會容忍的。”我們堅信,勇敢的中國人民會在黑暗中重新尋找光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