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凱迪網管“極端主義者”的商榷
maozai6156
·
2010-05-03
·
來源:烏有之鄉
我們不是狼也不是魔,我們是人!我認為你對社會的認識局限于套用模式,習慣于別人給你灌輸理想和價值觀,這是因為你世界觀還不夠成熟,缺乏自我分析和判斷能力,中國的問題應該從現實狀態考慮,注重于解決社會基本要素,就算叢林法則是你基本價值判斷標準,可我們現在有叢林法則嗎?你只看到動物撲獵的所展示的力量角逐和血腥,你不知道狼也群居也分等級,母狼王的幼崽和其他母狼的幼崽待遇是不同的,先天就不公平,后天如何競爭?物種的進化論在于“適者生存”,“適”指的是適應“自然環境”。但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博弈是以社會群體而不是個體的形式。
雖然《博弈論》考慮游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并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表面上不同的相互作用可能表現出相似的激勵結構(incentive structure),所以他們是同一個游戲的特例。
其中一個有名有趣的應用例子是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如同博弈論的其他例證,囚徒困境假定每個參與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尋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關心另一參與者的利益。參與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況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話,此策略稱為“嚴格劣勢”,理性的參與者絕不會選擇。另外,沒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預個人決策,參與者可完全按照自己意愿選擇策略……
囚徒到底應該選擇哪一項策略,才能將自己個人的刑期縮至最短?兩名囚徒由于隔絕監禁,并不知道對方選擇;而即使他們能交談,還是未必能夠盡信對方不會反口。就個人的理性選擇而言,檢舉背叛對方所得刑期,總比沉默要來得低。試設想困境中兩名理性囚徒會如何作出選擇(這里信息缺乏溝通共享,現實社會也會有信息不對稱,信息資源不能為國家服務、不為社會廣泛分享而只為利益群體占有的現象):
若對方沉默、背叛會讓我獲釋,所以會選擇背叛。
若對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對方才能得到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會選擇背叛。
二人面對的情況一樣,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選擇背叛。背叛是兩種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這場博弈中唯一可能達到的納什均衡,就是雙方參與者都背叛對方,結果二人同樣服刑2年。
這場博弈的納什均衡,顯然不是顧及團體利益的帕累托最優解決方案。以全體利益而言,如果兩個參與者都合作保持沉默,兩人都只會被判刑半年,總體利益更高,結果也比兩人背叛對方、判刑2年的情況較佳。但根據以上假設,二人均為理性的個人,且只追求自己個人利益。均衡狀況會是兩個囚徒都選擇背叛,結果二人判決均比合作為高,總體利益較合作為低。這就是“困境”所在。例子漂亮地證明了:非零和博弈中,帕累托最優和納什均衡是相沖突的。
囚徒困境的結論是許多國家中認罪減刑(英文:plea bargain)被禁止的原因之一。囚徒困境帶來的結論是:如果有二個罪犯,其中一人犯罪而另外一人是無辜的,犯罪者會為了減刑坦白一切甚至冤枉清白者(單獨背叛)。最糟糕的情況是,如果他們二人都被判入獄,坦白的犯罪者刑期少,堅持無罪的冤枉者刑期反而更多。現實的博弈參與者不只一方,會有多方參與的囚徒困境。加勒特·詹姆斯·哈丁(Garrett James Hardin)的公用品悲劇就是一例:“公用品悲劇是指凡是屬于最多數人的公共財產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顧的事物”,例如漁業,公海中的魚是屬于公共的,而在本身不濫捕其他人也濫捕的思想下,漁民會沒有節制的大撈特撈,結果海洋生態破壞,漁民的生計也受影響(共同背叛的結果)。
以上我詳細地告訴你:你所崇尚的“狼性”并不是當代國際社會推崇的價值觀,但為什么我們這個社會還有很多人津津樂道?素質有待提高!任何游戲都需要游戲規則,馬克思強調了人的社會屬性,就是告訴人除了研究自然科學,還要研究自身、研究人與人的關系,研究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從而確定在什么樣的社會現實條件下構筑最佳生產關系,包括利益分配方式、政治體制形式、國家和法律工具的應用,人文文化和思想道德規范等上層建筑與人類改造自然創造社會財富過程的協調和相互促進。
不知你同意我的看法嗎?再問一句,你所崇拜的狼圖騰,中國現在有嗎?真的需要嗎?他們懂游戲規則嗎?我認為那是民族文化中自私狹隘的意識習慣被自我標榜了“狼”的標簽,是披著狼皮的狐貍或者是依附于人民公仆中部分退化為官僚群體的看門狗(利益共同體),他們不習慣叢林法則卻習慣于潛規則。我不給你灌輸共產主義理想和核心價值觀。我只告訴你當前社會恰恰缺乏的是公共意識、法制觀念、公平公正等等,多的是濫用公器滿足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極端傾向,更有相當人物把“為人民服務”掛在嘴上完美地和傳統文化中注重形式外在的因素結合而忽略了“內圣”,放棄了“修”。你說這是好現象嗎?這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嗎?現代社會政治制度的最佳選擇是為最廣泛的民眾服務而不是鼓勵極端個人主義或者為某個利益階層服務,中國需要這樣,西方也需要這樣,而且現在都在自己國情的基礎上努力著,這是人類社會的潮流。如果你是理想主義者,就和所有理想主義者達成共識,客觀的看待社會,理性的從我做起促進社會文化改良和進步!我認為你是當代青年有思想、有素質的人。關鍵是我們要學會分析、判斷!這里措辭不夠禮貌的地方還望海涵,我還是認為我和你在“商榷”,并不要要求你同意我的觀點。希望不要刪除此貼!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