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檢驗了又如何?
記得開放之初,七七年七月,小平同志“出來工作以后,提出了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實事求是,從此開始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鄧卷》3-10)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論斷本身并無謬誤,引起我注意的是開展這場討論的動機。因為提出了一個最蠱惑人心的口號:“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因為跟現在比,當時確實是稱得上貧窮。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對一般人來說是糊涂,而對那些政客來說就是別有用心了。因為他們的目的是借“貧窮”來否定建國后的制度和三十年的成就。
因為顯而易見,貧窮和富裕根本不是判斷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唯一標準。否則,那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早就是“社會主義”了。
舊中國的人民為什么窮呢?因為反動地主和資本家階級的剝削和壓迫。為什么他們能對人民進行剝削壓迫呢?因為反動政府代表了地主資本家的利益,它的制度就是把廣大人民創造的財富集中到一小撮人的手中去,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如鄧小平所說:“如果搞資本主義,可能有少數人富裕起來,但大量的人會長期處于貧困狀態,中國就會發生鬧革命的問題。”(3-229)。他說得很對,正是因為貧窮,窮得民不聊生了,才“窮則思變”揭竿而起干革命,搞社會主義的。
但令人奇怪的是,他搞的一部分人富起來就是社會主義的,而且承諾再過二十年,三十年也不會兩極分化。
新中國建立后,毛主席率領我們建設了近三十年,我們為什么還“貧窮”呢?
還是可以用小平同志的話來解釋:“建國以后,我們從舊中國接受下來的是一個爛攤子,工業幾乎等于零,糧食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經濟十分混亂。(3-63)
”,“建國以后,我們處于被孤立、被封鎖、被制裁的地位幾十年之久。”(3-329) --這是外因--盡管他在否定毛澤東時把這些話忘記了。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忽視了發展生產力.”(3-28)--這是內因。而這內因就是毛澤東思想指導的。這就導致了“中國社會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時間,實際上處于停滯和徘徊的狀態,國家的經濟和人民的生活沒有得到多大的發展和提高。”(3-237)等等的結果。
毛主席對接手的舊中國是怎么形容的呢?他說是“一窮二白”。“窮則思變;一張白紙才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他向人民解釋:“所謂仁政有兩種:一種是為人民的當前利益,另一種是為人民的長遠利益...。前一種是小仁政,后一種是大仁政。兩者必須兼顧,不兼顧是錯誤的。那么重點放在什么地方呢?重點應當放在大仁政上。現在,我們施仁政的重點應當放在建設重工業上。要建設,就要資金。所以,人民的生活雖然要改善,但一時又不能改善很多。”(《毛選》五-105)。
所以他一直堅持“艱苦奮斗,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業”,“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由于國際上的帝國主義修正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而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則一刻也沒有停止他們的進攻,因為他們要奪回失去的天堂。所以他才必須以“以階級斗爭為綱”。這也應該是“導致”“貧窮”的原因。
自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的那一刻起,中國和中國人民就再也沒有彎下自己的膝蓋和脊梁。為了國家的安全和尊嚴,在朝鮮打敗了美帝為首的聯合國軍,在珍寶島打敗了蘇修,對越南、印度的自衛還擊,無不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威風和氣概。
這就是當時看似貧窮,卻萬眾一心的中國。人民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同仇敵愾地保衛著、奮發圖強地建設著真正屬于自己的國家。只可惜他老人家沒來得及把“最新最美的圖畫”畫完,現在連畫稿都被漢奸們撕碎了。
請良知未泯的人們想一想,在“被孤立、被封鎖、被制裁”的情況下,在“一個爛攤子”上,建設富強的社會主義豈是朝夕之事?如果喊一聲“社會主義”就能改變“貧窮”的話,那社會主義豈不成了“芝麻開門”的咒語?
如果真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么從四九年到五八年的九年里,小平同志說“我們解決吃飯問題,就業問題,穩定物價和財經統一問題,國民經濟很快得到恢復,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經濟建設。”(3-63)的實踐又檢驗了什么真理呢?是不是檢驗了毛主席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是成功的、是能夠很好地發展生產力的呢?
假設“中國社會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時間,實際上處于停滯和徘徊的狀態”是真的,用小平同志的話說,那是因為“以階級斗爭為綱”而“忽視了發展生產力”的原因,而非計劃經濟的制度之過。那為什么在市場經濟后患無窮的弊端早已為資本主義國家百年實踐所證明之后,還“不準爭論”地用市場取代計劃?
如今市場經濟的實踐已三十年之久,檢驗出了什么是真理么?
我不想再去重復什么官員的腐敗、經濟的泡沫,漢奸的賣國賣民,穩定下面日漸激化的社會矛盾,衣食住行方面時刻威脅人民生活和生命安全的質量問題以及近來連續出現的“校園慘案”…等等,都不說了。因為社會現實都擺在那兒,除了裝糊涂和別有用心的人誰都清楚。
我只想重復一句話:“如果導致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
在特色理論的指導下,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進行了三十年的實踐,兩極分化不但早已形成而且已別如天壤,更危險的是正朝著勢同水火的方向快速發展。
如果實踐真的能檢驗真理,而且是“唯一標準”的話,那這樣的檢驗難道還不夠證明真理之真偽么?
我想是一清二楚了。
但問題是:檢驗了又如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