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 毛澤東劉少奇兩家三代的歷史性歡宴
羅海巖
2010年04月30日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
進入新書《王光美私人相冊》羅海巖著 新華出版社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4月30日電 近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推出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羅海巖撰寫的新書連載《王光美私人相冊》。
本書共輯納了王光美生前約50組私家照片,文章包括“中國第一批物理學女碩士”、“由仰慕到愛情”、“中南海里歡樂幸福的家”、“國家主席家的餐桌上”、“秦城監獄的12年”、“攜子女們把丈夫的骨灰撒向大海”、“毛劉兩家的歷史性歡宴”等內容,復活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王光美”場景。(孫琳)
以下為本書節選。
雖然飽經磨難與憂患,但王光美從不怨天尤人,始終秉持樂觀寬容的處事品性。 客觀公正地看待歷史,更加寬廣地面向未來。她以化解恩怨之心,使毛劉兩家后代的來往逐漸密切起來。她說:“我是這兩個家庭中唯一的長者了,你們都是我的兒孫,你們一切都好了我才能放心?!?BR>
王光美囑咐劉源 請李敏、李訥兩家吃飯
![]() |
毛劉兩家三代歡聚時,李敏、李訥坐在王光美兩側 |
2004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晚年很少出來應酬和吃飯,也從來沒有宴請過別人的王光美,囑咐劉源作個準備,想請李敏、李訥兩家吃個飯。王光美說,她們姐妹倆都來看過我,我年歲大了跑不動,又老惦記著她們和孩子們,就聚會一次吧。老人還囑咐早點準備,因為是兩家的聚會,不要麻煩秘書和別人。
劉源遵從母命,把地點選在北京西三環中路京都信苑大廈26樓的中式大廳。時間是一個周日的晚上。那天,李敏和她的女兒最先趕到,一會李訥和她的丈夫——曾給少奇擔任過警衛秘書的老王,帶著他們的兒子也到了。光美在女兒婷婷的攙扶下,如期而至時,毛家姐妹急忙迎上前去,握住了這位老人的手……
席間,一會兒聊起家常,一會兒回憶起過去的歡樂。大家為光美的健康長壽頻頻舉杯。孱弱清癯的光美慈祥地看著孩子們,關切地詢問毛岸青一家的情況。
毛劉兩人出生地僅一山之隔,始于1922年相知相交,爾后風雨同舟,舍身為國,共同攀上了輝煌的巔峰。后來,由于新中國成立后在國策上發生分歧而共同陷入了不幸。他們個人的悲劇又波及了兩個家庭,更使國家和人民深受磨難。在歷史掀開新一頁的今天,兩家后人相聚一堂,是兩家的幸事,也是民族的幸事。
其實毛劉兩家從未隔斷關系。1996年10月18日,李訥到三峽工地參觀時,聽說劉源正在工地上帶領武警水電部隊建設三峽工程,便托信想與劉源見面。第二天,劉源趕到剛通車不久的西陵長江大橋邊,迎候李訥,兩人激動地握手擁抱。李納說:“小時候我最喜歡源源了,那時候長得多漂亮,現在都是將軍了!”
劉源: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歷史是人民寫的
劉源: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歷史是人民寫的
兩個特殊的家庭折射出國家的興衰命運。 孔冬梅后來寫了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山花爛漫時,情誼別樣濃——毛澤東、劉少奇兩家后人聚會側記”。文章發表前,她請劉源進行修改。劉源反復改動后致信孔冬梅:“冬梅:你好!文章我仔細推敲磨合,特別是議論的幾段,真費了心思,耽誤了幾天。我想,不應該回避歷史,但又要婉轉、深刻,表達出我們兩家割不斷的淵源、深情,共同的歷史壓力和感情重負,以及彼此深深的理解和同情。再引申到今天的所有家庭直至整個國家的層面。不僅能滿足群眾們的美好愿望,更牽動每人每家的情思?!?BR>
劉源在這篇文章中加上了這樣的精彩語句:
“還是他們說的對:終究,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如今,人民繼承了他們,又超越他們,走上了繁榮、富強、自尊、自強之路。
“早已做古的他們,文韜武略,忘我為民,當得住蓋世奇功,負得起任何過失;彪炳于世的他們,光明磊落,不動如山,無愧為中華千年最偉大的一代英雄之表。至今,已換了人間,國家步入新的時代,人民仍舊真誠地懷念他們,尊敬他們?!?BR>
10月中旬的一天,孔東梅的這篇文章發表在《中國青年報》顯要位置。同時配發了毛劉兩家來往的歷史照片。文中生動記錄了毛劉兩家近80年來,三代人首次共聚一堂的熱烈場景??讝|梅在文章中寫道:“這兩家的后人,其實早就回歸到偉人們共同的奮斗與共同的榮辱中?;蛟S正是相通與共通,理解與同情,才使兩家人的聚會如此輕松愉快,親密無間。這使我不由地想到:今天,我們屢經輝煌又飽受災難,千年一統又內亂不止的民族,完全應該,而且一定能夠超脫一切阻礙我們前行的羈絆,攜手走向美麗的明天!”
一代偉人為了民族和國家大業,付出了畢生的一切,并沒有給家屬后人留下什么物質財富,甚至連所有家庭都有的溫情柔意的回憶,也極其有限。在顯赫的家庭名聲背后,家人們卻為偉人的遺留,身負沉重的壓力,默默地付出代價,承受著難以言喻的犧牲。
次日,稿子出現在各大網站首頁,引起數萬計網民的熱議,“王光美真是胸懷寬廣、空前絕后的偉大母親!”。“毛家與時俱進,劉家不計前嫌??少F!”一條條帖子紛沓而來。當有人贊揚兩家化干戈為玉帛時,立即有人反駁說,偉人們本沒有任何私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偉人之腹!
幾天后,中國青年報又辟出專欄,選登了部分帖子。而孔東梅和劉源都接到了許多表達感謝和敬意的電話。中宣部辦公廳給劉源打來電話,轉達劉云山同志對王光美老人的敬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