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13億人口的糧食安全問題,關系到世界的糧食生產和糧食價格,其中,人口約1.2億、占全國經濟總量12%、糧食產量占全國10%的華北平原更是舉足輕重。華北如果減產,中國的糧食安全就可能出問題。
然而,危機已經悄然逼近這塊發展的熱土?!皵凳陙?,華北農業實現了對“南糧北調”的扭轉,高速發展的農業依賴的正是一口一口的機井對地下水的掠奪性開采。在華北平原,200萬口機井遍布田間地頭,正在透支華北的未來?!保ōh球時報 2010-04-23)據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專家介紹說,華北透支的地下水估計已近2000億立方米。地下水位不斷下降,一個世界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區已在華北形成?! ?/p>
乍聽之下,或不以為然,但仔細想想,卻千真萬確。筆者老家村南有一條小河,鄉親們自古靠河水澆地,從河底往外引水的渠道就有幾里地長。20多年前,筆者在家種地時就靠這渠道澆地,排隊請人,費時費力,一家人根本無力完成。但后來小河時常干涸,政府就發補助發動打機井,要“人定勝天”。記得當年打井熱時,墻上的標語是“五十畝一口井”、“旱年不減產”。土地承包后,村民就幾戶聯合打一口井,有的富裕戶干脆在自己地里打上井。結果機井越來越多。現在鄉親們早已不用河水澆地了,而是用機井,甩開輸水帶,電閘一合,水就嘩嘩流到地里,夫妻倆就能辦得到,省事省力又省錢。那些為鄉親們出過力的大渠也早已種上了莊稼。但結果呢?無疑加速了“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為一個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的形成幫了忙?! ?/p>
環球時報記者有如下描述,在機井遍地開花的河北西店子村,大地開裂,墻壁上四處蔓延的裂縫張牙舞爪,是村民董京華一家人心里纏繞多年的魔鬼?!斑@幾年,南邊起碼下沉了40厘米?!倍患胰擞龅较掠昃筒桓以诩依锎簦胺孔痈赂马?,看起來就要完了”??傆幸惶?,董京華的房子會垮掉。這是河北隆堯西店子村村民的判斷,也是董京華自己的判斷。但盡管心驚膽戰,寢食難安,董一家人還得住在這房子里。以西店子村為中心,地裂縫往西北、東南方向分別延伸數公里。董家西邊有一個大土坑,“一下雨,水就往裂縫里灌”。這幾年,前來西店子村勘查裂縫的人,來了一批又一批。專家給出的解釋是,地下水抽狠了,導致水位下降,正好這條地裂縫與隆堯南構造斷裂帶的走向大體相吻合,地面因此沉降。
更為嚴重的是,大多數人并不認為他們缺水,“反正地下有”。他們不知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水資源情況,他們不知道周圍的大坑全都干了。年輕人一出生就在這樣的生態環境里,習慣了,只要眼下有水喝、有水澆地就滿意了,他們適應這種環境,以為大自然就這樣,他們根本不知道自上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自己賴以生存的大地就陷入了持續的、規??涨暗膼盒运次C,京津冀5萬平方公里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生態脆弱不堪,不可預料的危機隨時都可能出現?! ?/p>
時下,田間的麥苗正進入用水高峰期,機井日夜轟鳴,水泵抽出來的地下水沿著一根根塑料管送往麥田。抽取地下水,對于千萬華北農民來說雖然是個無奈的選擇,但遍布田間地頭的200萬口機井,卻正在透支著華北的未來?! ?/p>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 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