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就不能借鑒《蔣介石日記》以加強黨的建設管理?
寒木
國共兩黨紛爭已成歷史,塵埃落定之際自然衍生出世間無數感慨,作為兩黨主要領導人的蔣介石和毛澤東也都辭世較長時間了,然而我們一直都只知道蔣介石曾咒罵過我們,卻很少有人知道蔣介石在內戰失敗后及晚年一段時間都在尋思國民黨失敗的原由,并對共產黨的諸多舉措大加贊賞,并積極主張向我黨學習。這是一種痛定思痛后的冷靜,是最能體察到國共雙方成敗異變的客觀反思,因此是極為重要的治黨方針,能讓敵人大加贊賞并認真學習的東西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重視呢?
1949年下野后,蔣介石非常注意研究中共的組織、軍隊等各方面情況,不再是單純的謾罵,有時能冷靜地總結。他曾將共產黨的優點概括為七個大的方面:
一、組織嚴密。二、紀律嚴厲。三、精神緊張。四、手段徹底。五、軍政公開,形式:甲、檢討,乙、研究,丙、批評,丁、學習,戊、坦白,己、計察,庚、偵探。六、辦事方法:甲、調查,乙、立案,丙、報告,丁、審查,戊、批準,己、執行,庚、工作檢討。七、組織內容:甲、干部領導,乙、由下而上,丙、縱橫聯系,丁、互相節制,戊、監察徹底(情報),己、審判間捷(迅速執行紀律),庚、主義第一(革命利益與思想錯誤為定罪標準)。《蔣介石日記》(手稿本), 1949年6月8日 。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總結以上七條后,蔣介石又補寫了“干部不準有私產”,把它當成是中共最重要的優點,顯然是針對國民黨的狀況有感而發。到臺灣后,蔣也不忘以大陸的情況來對照臺灣:“近觀共匪公營事業之財產整理與往日之倉庫清查,以及其增產節約運動與林區勘察工作等積極行動,反觀我黨政之消極矛盾,自私把持,殊令人寒心憂惶?!薄妒Y介石日記》(手稿本), 1951年12月1日 。
時至今日,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已經執政大陸60多年了,在這60年里,我們的黨員隊伍現在是否仍能做到“組織嚴密”“紀律嚴厲”“精神緊張”“手段徹底”“軍政公開”“辦事方法有度”“組織內容有效” “干部不準有私產”,相信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