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理想與村支書的反詰
記得去年9月剛剛開學之際,記者采訪廣州的小學生。一名剛剛進入小學殿堂的一年級新生在談到自己的理想時,非常認真地說:“想做官。”當記者問她“想做什么官”時,這位小學生毫不遲疑地說:“貪官!因為貪官有好多東西。”而前不久山西一名村支書上任一年因貪污被查處,在回應村民的指責時,這位村支書理直氣壯地反詰:“不貪污,我當官干啥?”這二者之間,實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小學生的“想做貪官”與村支書的“不貪污,我當官干啥?”,雖然出自不同人的嘴,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小學生“想做貪官”,或許是因為眼饞“貪官有很多東西”。到底有什么東西呢?這名小學生畢竟還處于朦朧狀態,似知非知,似懂非懂,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大人們對于貪官的“艷羨”深深地影響了她,所以她便認定貪官一定“有好多東西”,并將之作為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而作為已是成年人的村支書,則不同于這名年幼的小學生,在他的心目中,做官,就是為了貪污很多很多的錢。
不管是童言無忌,還是直言不諱,都深刻地折射出這個社會“心態”環境之變遷,之異化。
當官到底是為了什么?是“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樣的人不是沒有。在毛主席時代,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焦裕祿就是一位這樣的典范。但在今天,這樣的人多嗎?如果要我說句大實話的話,假如真有這樣的人出現,假如又沒有人為地無限拔高和故意做假,這樣的人肯定會成為轟動世界的特大新聞人物。
難道不是嗎?我們不妨睜眼看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反腐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使出的懲貪手段不可謂不強,每年查處的貪官不可謂不多,可結果又怎么樣了呢?貪官就象燒不盡的野草,割不盡的韭菜,剜不盡的毒瘤。2009年,省部級官員因腐敗落馬,創下30多年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高,就是最好的例證。民間有一句這樣的流行語,官員不查,大家都是孔繁森;只要一查,基本都是王寶森。這話雖然不免有偏頗之嫌,但揭示的,難道不是這個社會的現實嗎?
有一句為官名言,十分雷人:“當官不為錢,請我都不來”。是啊,做官,有著太多太多的誘惑和實惠:手心中掌握著群眾無法監督的大權,口袋里裝著老百姓血汗凝成的用不完的錢,嘴里喝著香氣四溢的人頭馬,屁股上坐著豪華氣派的進口車,身旁睡著艷射四方的嬌柔美女。難怪小學生想做官,想做貪官;難怪村支書為了貪污才做官,難怪許多人奔權、奔錢、奔色而做官!
小學生“想做貪官”的理想,是這個社會的悲哀;村支書“不貪污,我當官干啥?”的反詰,是這個社會的恥辱!
歡迎光臨強國網網址為:http://www.chnweb.net/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