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勞動生產的三原則
——人類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子?(1)
自從幾十萬年前類人猿轉化為人以來,就有了人類社會。人類社會在幾十萬年的歷史中完全是在自然狀態下發展的,五千年前以來人類卻是在人為的狀態下發展的。在自然狀態下人類遵守的是自然的規律,在人為的狀態下人類遵守的是所謂的經濟規律。在中國的歷史上,黃帝以前的社會就是在自然狀態下發展的,這個社會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歷史。從黃帝時代開始到夏代初社會處于血源性的氏族部落到地域性的部落聯盟的轉變,其間出現過許多沖突和戰爭、曲折和反復,最后,發展到夏朝的奴隸社會。可見這段持續了數百年的歷史就是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也是從自然狀態下的社會向人為狀態下的社會的過渡時期。人為狀態下的社會從夏朝開始直到今天經歷了五千多年的歷史,換句話說,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不是自然狀態下的歷史,而是人為狀態下的歷史。所謂人為狀態就是在人的統治下發展的歷史。這里說的人指的就是統治階級。五千年來中國的統治階級經歷了從大禹脫變為國王開始經歷了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可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是統治階級人為地統治中國人民的歷史。為了認識中國統治階級的歷史,為了從統治階級的歷史中尋找人民自己的歷史,有必要從自然狀態下的社會中尋找出路。
自從幾十億年前地球由一個氣團冷卻為地球以來,地球上的一切物質,都按照自然規律不斷地運動,不斷地發展變化,不斷地產生不斷地滅亡。人和一切動植物,一切物質一樣是一種物質,毫無疑問都要遵守自然規律。就個人來說,每個人都要生都要死。就人類來說,從類人猿誕生以來在以后的某個時候也一定要滅亡。可見無論個人,無論人類都必須遵守自然規定的生死規律。個人的生死是可以看得見的,人類的生死就目前來說,我們只知道生不知道滅亡。所以,個人完全有理由按照自然規律安排好自己的生存方式,個人的生存方式安排好了,人類的生存方式也就安排好了。五千年以來在人為的統治階級的統治下個人卻始終處于非人的地位,奴隸、農奴、雇傭工人就是非人的代名詞。所謂按照自然規律安排自己的生存方式,就是要徹底改變奴隸、農奴、雇傭工人的地位。每個人都要像人一樣生活。
按照自然規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存。自然界為人的生存準備好了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人為了生存,為了人類的傳承,就把自然物變成自己的生存資料。這個過程就是勞動。這個勞動就是人作為自然物質的運動、活動。正是因為如此,第一,勞動過程就表現為人的生命活動過程。第二,勞動過程就表現為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第三,勞動過程就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過程。勞動過程就是生產過程,因此生產也就表現為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也就變現為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也就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過程。由此可見,人類的勞動過程,人類的生產過程從自然規律來看,就是勞動生產的三個基本原則、根本法則、根本憲法。毫無疑問,奴隸勞動、農奴勞動、雇傭工人的勞動,完全違背了這三個基本原則。因此,人變成了非人,變成了連動物都不如的物質。正因為如此,奴隸要反抗,農奴要反抗,雇傭工人要反抗,他們斗爭的唯一目的就是自己要安排好自己的生存方式。
自從夏代以來,產品變成商品和統治階級對社會的統治,一直是階級社會發展的兩個推動力。統治階級為了壓迫被統治階級,不僅把產品變成商品,而且也把人變成商品。他們組織社會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解決人們的生活,而是為了征收賦稅。無論是井田制還是大地主所有制,并不是組織人們的生產勞動,而是為了奴役和剝削勞動人民。無論是實物稅還是貨幣稅,并不是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是為了維持統治階級的不勞而獲的生活方式。統治階級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不僅分封諸侯,而且組成國家機構,他們實行郡縣制,不是為了便于管理,而是為了把人民束縛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他們為了實行愚民政策,制定各種禮制。所有這些生產方式,社會組織,各種禮制,一直影響到今天。奴隸主階級,封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社會組織、各種禮制,雖然形式不同,但是本質一直沒有變化。這個本質就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剝削。
由此可見,五千年來的階級統治的社會,直接破壞了人類勞動生產的三個基本原則。推翻舊社會制度,恢復人類勞動的三原則,就是我們當前最迫切的任務。
勞動者 2010-3-27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