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挖了精英的祖墳
陋縣小民
我就納了悶了,毛主席生前沒有一個私敵,然而,他老人家逝世已30多年,功過是非暫且不論,在儒家思想濃厚的國度里,逝者為大,且隨著時間的流失,有多少恩怨也都該云散了,然而反毛、非毛的反動精英們公然的造謠污蔑卻從不間斷呢?!
最早看到毫無遮掩的、明目張膽的公然反毛,是在中央四套節(jié)目,當時,打開電視,認為自己的視覺和聽覺出了問題,看到一對所謂的精英——一個外表還算漂亮的中年學者模樣的人,與一個同樣是表象迷人的女主持一搭一唱,顛倒是非,信口雌黃,對毛主席的《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橫加指謫,說什么是高高在上,不平等。由驚愕到氣憤,越看心里越堵,索性換了頻道。
一年前,一咬牙擠出500元,在網(wǎng)吧買了一臺舊電腦,從鄰居家搭了條線,也上網(wǎng)游了起來。不看則已,一看更是叫人氣憤,一些網(wǎng)站里善惡不分、語無倫次、是非不明、指鹿為馬、顛三倒四、烏七八糟什么都有,只要是污蔑、抹黑毛主席,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簡直到了喪盡天良的地步。
爾后在烏有之鄉(xiāng)等左翼網(wǎng)站,看到一些史實的申述和客觀的評析,冷靜了下來,自己再到網(wǎng)上查實一些史料,沿著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審慎著人類思想發(fā)展史,終于得出一個結論:毛主席挖了精英的祖墳。精英對于毛主席的仇恨,我找不到更恰當?shù)恼Z言,只能套用一句老話——是封建階級、資產(chǎn)階級對無產(chǎn)階級的“階級仇恨”。
“精英”一詞屬于舶來品,百度一下,就能發(fā)現(xiàn),最早出現(xiàn)在17世紀的法國,意指“精選出來的少數(shù)”或“優(yōu)秀人物”。
精英理論認為,社會的統(tǒng)治者是社會的少數(shù),他們在智力、性格、能力、財產(chǎn)等方面超過大多數(shù)被統(tǒng)治者,對社會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和作用,是社會的精英。其中極少數(shù)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團,掌握著重大決策權,他們的政治態(tài)度、言行,對政治發(fā)展方向和前景產(chǎn)生重要影響,決定著政治的性質。
這種理論是幾千年形成的封建理論反動方面的延伸和擴張,比封建理論更反動,更露骨,更無恥。他們主張資本統(tǒng)治世界。特別是近些年,美國精英更是提出了反人類的2:8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的20%首于精英階層,應該主導世界,而80%的人民大眾則首于人渣,不惜動用高科技予以毀滅。受到國內(nèi)媚美精英的青睞和鐘愛,推廣轉基因主糧,只不過是他們向人民大眾發(fā)難的一次嘗試、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已。由此可以看到,資本主義理論的形成過程,是一個瘋狂的、獸性膨脹的過程。
而封建理論幾千年的形成過程,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雖然也是為少數(shù)人服務的,但在形成過程中,在政權的反復更迭中,看到并恐懼于底層人民力量的偉大,的不可阻擋,她能破壞一切人為的反動!他們承認“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承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承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在理論(或稱文化)的演變中,在國策的制定中,或多,或少,或主動,或被動,或情愿,或不情愿,但絕對是為了一己之私地照顧到底層人民的利益,限制精英階層的無恥和腐敗。這也只能是延緩矛盾總爆發(fā)、統(tǒng)治茍延殘喘的權宜之計。直到孫中山晚年,才終于在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高壓下,喊出了“喚醒民眾”的呼聲,這是人類思想史的又一次進步,可惜他未有具體的措施,未能付諸實踐。
孫中山的終點則是毛澤東的起點,這正是毛澤東高于孫中山之處(并不否認,孫中山也是一位偉人),毛澤東從政之初,便看到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充滿激情地予以歌頌。他說:“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在共產(chǎn)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并終身與他們結合在一起,成為人民的化身,成為人民力量的化身,她能蕩滌一切反動的精英意識,這正是精英一族恐懼和仇恨毛主席的根源所在。
毛澤東正是運用人民的力量,驅逐了日本帝國主義(帝國主義精英),埋葬了蔣家王朝(封建精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在中國大陸境內(nèi),作為階級的封建階級、資產(chǎn)階級已不存在,但毛澤東以他巨人的慧眼,敏銳地擦覺到,在思想領域,無產(chǎn)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在思想意識上的斗爭依然存在,而且將是長期的。為了避免1944年在延安與黃炎培的“窯洞對”的憂慮成為現(xiàn)實,于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發(fā)動了“三反五反”、“反右”和“四清”運動。意在改變延續(xù)幾千年的反人類意識,凈化人們的靈魂,由于受到精英的阻撓,不得已重走群眾路線,于1966年,自下而上發(fā)動了“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短短數(shù)年時間,已把一種新的、先進的思想、文化,根植于中國人民的意識思維,根植于中華大地,形成了一種嶄新的人民至上、國家至上、大公無私的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道德。
毛澤東思想的群眾路線,既反對精英主義,又反對大眾主義(或稱無政府主義、民粹主義、平民主義,要求無條件代表社會普通民眾的利益,反對任何精英特權和官僚等級),它尋求的是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提出“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的科學論斷。毛澤東說過“政策和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說明毛澤東對干部的作用也是極為重視的,文化大革命主要是斗爭黨內(nèi)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精英一族),其實,也是在拯救他們——拯救他們的靈魂——如果他們天良未泯的話(關于文化大革命的是非功過,請參閱烏有之鄉(xiāng)草木葳蕤的文章《反文革文學是怎樣歪曲和否定文革的》)。
歷史驚人地相似,國民黨放棄了孫中山的喚醒民眾,22年即走向敗亡;共產(chǎn)黨丟掉了毛主席的群眾路線,也是20余年,也走入困境。
改革開放30年來,雖然在經(jīng)濟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卻付出了道德淪喪、人心離散、漢奸禍國、人民受難、資源枯竭、環(huán)境惡化、國內(nèi)矛盾激增、國際威望日降、內(nèi)憂外患日巨的慘重代價。
至此,黨中央和人民大眾重新想起了毛主席,認識到毛澤東思想的價值,認清了文化大革命的真正意義,毛澤東熱也重新興起。毛主席曾說:“修正主義上臺,就是資本主義上臺,而且是最壞的資本主義,是法西斯主義;如果有一天共產(chǎn)黨不為人民服務了,那么人民就要起來打倒他!”對于他親自參與創(chuàng)建的中國共產(chǎn)黨,面向全國人民,發(fā)出如此號召,該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氣魄,何等的自信。中國共產(chǎn)黨有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外拒列國強權,內(nèi)懲腐敗精英,必將贏來中華民族的再一次崛起。
讓我們重溫毛主席的話語,重溫毛澤東思想,從中領略他那偉人的胸懷和氣魄吧。“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司徒雷登走了,白皮書來了,很好,很好。這兩件事都是值得慶祝的。”“讓那些內(nèi)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fā)抖罷,讓他們?nèi)フf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必將穩(wěn)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而且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要把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我們的事業(yè)將寫進人類的歷史!”
毛澤東思想打碎了精英統(tǒng)治人類的美夢。毛主席不僅挖了精英的祖墳,而且,針對私有制,創(chuàng)造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樣板,并利用文化大革命的形式,用先進的人民意識打碎了反動的精英意識,把大眾民主根植于中華大地,破壞了精英生長的土壤,即使他們已篡奪了統(tǒng)治地位,面對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已經(jīng)覺醒的人民大眾,他們依然如芒刺在背,一夕數(shù)驚,惶惶不可終日,紛紛棄官攜款外逃,或讓親屬僑居海外,自己裸體做官,“辛苦倍至”。他們已與人民大眾水火不容,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毛澤東則是人民的守護神,是他們的克星。這正是他們瘋狂反毛、非毛、攻擊文化大革命的真正原因。
然而,“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帝國主義和世界上一切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yè)的邏輯,他們決不會違背這個邏輯的。”這就是毛主席給他們指出的鐵律。
2010年3月20日星期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