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羅援少將:我國應隆重紀念抗美援朝作戰60周年》有感
——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士 ——
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羅援少將在接受中國廣播網記者專訪時說:“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六十周年,我們應該隆重紀念以此來弘揚我們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愛國主義精神。”
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老戰士,我們讀了中廣網記者對羅援將軍的訪談錄,極為高興,對羅援委員給全國政協會議的提案表示堅決支持和擁護。
1950年6月25日 ,朝鮮半島內戰爆發,這本來是朝鮮人民、南北兩方內部事務,而美國卻將手伸了進來,派出空軍和海軍“支援”李承晚集團;同時,命令其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把臺灣作為它的“不沉的航空母艦”。緊接著,美國糾集16個國家出兵,打起“聯合國軍”旗號,越過三八軍事分界線,大舉入侵朝鮮北方,把戰火迅速燃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地威脅到成立僅8個月的新中國的 安全。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英明果斷地作出決定,派出人民共和國的優秀兒女,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保家衛國。
從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的7個半月里,在朝鮮人民軍的緊密配合下,志愿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連續發起了5次大規模的戰役,殲滅了敵軍大量有生力量,捕獲了大批美軍俘虜,并將戰線由鴨綠江邊向南推回到了三八線一帶。
正如羅援少將所說:“這場戰爭打出了國威、軍威,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這是非常寶貴的一筆精神財富。”
朝鮮戰爭是一場極不對稱的戰爭。美軍是由高度機械化、現代化武器裝備起來的侵略軍,而中國人民志愿軍僅僅是小米加步槍、一把炒米一把雪的正義之師。志愿軍戰士滿懷豪情地說:“我們同美軍的武器裝備相比,確實極其懸殊,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打勝仗。因為我們是有高度愛國主義覺悟的革命戰士,有高昂的軍心士氣,有一定要壓倒敵人革命氣概,有著堅強的信念和信心。這是士氣萎靡的美國侵略軍所無法比擬的。”戰士們還風趣地說:“老虎屁股不是摸不得的。”
美國侵略軍連續吃敗仗,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仗,實在打不下去了,不得不在板門店坐下來,同中朝方面談判。最后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陸軍上將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后,無可奈何地說:“我是美國歷史是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簽字的司令官。我感到沮喪。我的兩位前任將軍麥克阿瑟和李奇微,也會有同感的。”
美國的貝文·亞歷山大在他所著的《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一書中寫道:“美國未能打贏朝鮮戰爭,這使美國領導人深感不安。…”
“聯合國軍”前任總司令、美國陸軍上將李奇微朝鮮停戰后14年寫的回憶錄《朝鮮戰爭》一書中幽怨地寫道:“如果說我們的國家在進行過的戰爭中,有一場可以稱得上不為人所理會的戰爭,那么,朝鮮戰爭便是這樣的戰爭。”
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一直在不停地總結朝鮮戰爭的經驗教訓。美國的高層領導及戰史專業人士都十分關注朝鮮戰爭。據了解,到1996年為止,美國編輯出版書刊等各類出版物和影視作品,達2300多種。美國軍方至今還在派人到韓國總結朝鮮戰爭的經驗教訓、尋找失蹤人員下落及其尸骨。
羅援將軍在此次訪談中所說:“美國在抗美援朝作戰五十周年時也在華盛頓大張旗鼓紀念,而且當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也出面講話。”
情況表明,美國正在為紀念朝鮮戰爭60周年進行準備。
據韓國《朝鮮日報》2009年12月15日報道:“一部以《朝鮮戰爭》為題材的好萊塢大片將在韓國開拍。這部暫名《朝鮮戰爭》的3D電影,投資1.3億美元,預計2010年(朝鮮戰爭60周年)上映。”報道說,好萊塢正在拍攝的這部巨片,描繪的是“美軍引以自豪的‘長津湖之戰’。”按:【 中國人民志愿軍發動的第二次戰役是在東線長津湖地區進行的,因而又稱“長津湖戰役”。此役志愿軍部隊繼第一次戰役之后乘勝追擊,將美軍驅回至“三八線”以南,斃、傷、俘敵3.6萬余人,迫使美國侵略軍從進攻轉入防御。】
相比之下,我國出版發行的有關抗美援朝的書刊和影視作品僅僅幾十件,不及美國的一個零頭,未免太少了。在我國,出版、攝制這類題材的作品,實在太難。
1996年,經我國各有關部門批準,加拿大電影局派人到我國拍攝了一部電視片《他們選擇了中國》,這是停戰后一部分美英戰俘拒絕遣返回國的故事。十多位抗美援朝戰友參與了訪談和拍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部僅有60分鐘的點視片加拿大電視臺播出后,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放映,并獲得了 一系列國際大獎。
中央電視臺主持拍攝的的電視片《沒有鐵絲網的戰俘營》,前志愿軍的十多位俘管干部參與了訪談和拍攝。這部只有6集3小時的電視片,在中央電視臺各頻道多次播出,受到廣泛歡迎。
我們撰寫并出版了一本有關寬待美軍戰俘的書《美軍戰俘——抗美援朝火線紀事》。撰寫了一些有關抗美援朝作戰和寬待俘虜的單篇文稿,散見于國內的報刊雜志。
我們收集到1000多幅有關瓦解敵軍、寬待俘虜、停戰談判等圖片,編成紀念畫冊,名叫《板門店談判紀念畫冊》。由俘管處和開城談判代表團等老戰友自籌經費,非正式出版(非賣品),由抗美援朝部分戰友存作紀念。國家圖書館和抗美援朝紀念館各征集了一冊收存。
據說,有一位總導演拍攝了一部名為《三十八度線》的電影,至今還壓在庫房里。
三年前,我們應一家電影制片廠的總導演之約,撰寫了一部20集影視作品,片名暫定《我們寬待俘虜》,記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執行黨的政策,寬待美英戰俘的故事。原擬以對外發行為主,國內發行為輔。但是,這位總導演一直重病住院,拍攝計劃被擱置下來。不知道還有哪家制片廠和導演對以抗美援朝勝利為題材的片子感到興趣?
我們還想說,羅援委員的提案使我們深受鼓舞。正如羅援委員所說,不必對美國有過多顧慮,理直氣壯地隆重慶祝抗美援朝戰爭60周年,以弘揚革命的愛國主義。通過紀念活動,對社會上一些不正確的雜音,正本清源。這樣,對所有為抗美援朝勝利作出貢獻者,是一種褒獎;同時,也是對為抗美援朝而犧牲的烈士是一種慰藉。
羅援委員在接受中廣網記者來訪時說:“(2009年)在慶祝建國60周年的時候,我作為政協委員的提案是,應該在游行閱兵行列里增設一個老兵方隊。得到黨和政府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并且提案得到落實。”我們深信,今年羅援委員關于我國應隆重紀念抗美援朝作戰60周年的提案,全國政協、黨中央也一定會仔細研究,并加以落實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