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25日上午,南朝鮮軍一個加強營由溫井(距離彭德懷的指揮所所在地大榆洞僅隔十幾公里)向北鎮進犯,被志愿軍第四十軍一個團以攔頭、截尾、斬腰的戰術,將其大部殲滅,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打響了震驚世界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仗。中國人民一直把這一天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的紀念日。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字,結束了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全世界人民所渴望的朝鮮停戰終于實現了。當時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克拉克,后來在回憶錄里說:“在執行我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與李奇微兩位將軍一定具有同感。”
長期積弱的中國,能不能支持得起現代化戰爭的大量消耗?這是人們普遍擔心的又一個問題。通過支援抗美援朝戰爭,最大限度地把全國人民動員起來,投入到支援前方,恢復經濟,開始新的建設的偉大斗爭中去。中國人民不但有能力支撐現代化戰爭的消耗,而且有辦法把戰爭對經濟建設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實現“邊打、邊穩、邊建”的戰略方針。全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像這樣萬眾一心,意氣風發,斗志昂揚,過去那種一盤散沙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
60年時光荏苒,60年前的輝煌勝利振奮了一個民族久已頹廢的精神,我們難道不應該來紀念這一偉大的勝利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