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碩士生自縊后的思索
古洋齋
人民網強國社區(http://bbs.people.com.cn)
人民網上海頻道12月10日消息:2009年11月26日清晨,上海海事大學09級法學系研究生楊元元在該校學生宿舍24號樓506室的廁所內,以自縊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楊元元1979年出生于湖北宜昌,本科在武漢大學就讀。在人生的第三十個年頭,她和母親兩人來到上海,于9月12日進入上海海事大學修讀研究生。在其自殺后瘋傳網絡的一份“親筆申請書”中有這樣的描述:“我想可以去實現自己繼續讀書的愿望了。本科時自己對法學非常感興趣。武漢大學自由的學風也歡迎學生們旁聽,得益于此。我經常可以聽到很多優秀老師的法學課程。這些都是讓人如沐春風,堅定了當一名法律人的理念。”
楊元元是在宿舍的衛生間用兩條系在一起的毛巾將脖子掛在水龍頭上,半蹲著以一種極為痛苦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可想她“走”的時候那種掙扎多么……
筆者也急于想盡快得知這樣一個“渴望”學法學,2002年從武漢大學畢業后通過幾年奮斗才如愿以償的年輕女子,究竟是什么“死結”結不開而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呢?但遍查網絡,沒有一個確切答案。這也難怪,因為最權威的“因為啥”已被逝者帶走了(她沒留下“遺言”),現在我們能得到的只能是方方面面的合乎情理的推敲和臆測。
但我堅信一點,她表現形式上的“輕生”卻絕不是隨意的“輕生”。推敲這類事最忌諱“坐而論道”,需要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去想”。于是我從眾多網貼中理出的原因是:
她6歲喪父,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雖然艱難清貧,但非常自尊、自強(見[附])。本科畢業靠打工償還債務和貸款后,她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學公費研究生,就帶著老母一起來校。這種照顧老母的方式被校方和有的人“解讀”為是來“陪讀”。因家境的貧寒開始沒租房,而是和母親擠在宿舍的小床上將就同宿(讀大學也是與母親住在一起)。她也知道這是學校所不允許的,故而多次向學校申請,希望能夠體諒“特殊困難”讓母親暫住。但校方的態度很冷漠,甚至說“沒錢就不應該來讀書”。同宿舍的舍友(二人舍)也因受到“騷擾”而慪氣搬出。元元無奈之下只能四處找房。在覓租還無著落時,學校突然強行攆人,明言禁止其母親再進宿舍樓,連普通正常的探訪都要受到“鄉下人”(這是上海人最常用又最瞧不起人的罵人話)的辱罵和“不發畢業證”的威脅,被逼無奈的母親瞞著女兒坐在瑟瑟冷風中的學校禮堂前過夜!在找房沒有著落時,校方相關人員還不斷給元元施壓,致其5天5夜沒有合眼。知識分子最看重的自尊自愛受到如此“糟踐”,元元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于是悲劇……。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這是六句古詩中的兩句,當今真能解得和引伸其意并持憐憫心的人已經不多了。那么能主動幫人解難的人又有多少?“飽漢不知餓漢”難,不要說那些花天酒地的,就是衣食無憂者也難于理解楊元元處境中物質窘迫所帶來的痛苦,更難理解她精神上由蒙受的屈辱所帶來的摧殘和壓力。于是校方的辯解是,為她母親住房問題而自殺“不合乎情理”,要說他們有錯就是沒有及早發現楊元元有“抑郁癥”而進行心理疏導。我想請“餓漢”或曾經的餓漢們來評評什么叫“合乎情理”好嗎!
當然完全怪校方冷漠,沒有考慮元元母女的特殊困難及時解決住房而導致悲劇,也是不客觀的。這好比建筑工程中的失穩破壞,其達到臨界狀態的破壞應力也不是單一方向的應力達到了極限應力。試想,她母親原在軍工企業,當初軍企是個寶,政治條件不過硬根本進不了,而如今在許多地方卻“是顆草”,由于企業搬遷落得沒房住,只能隨女兒漂泊,而元元又無能為力,心不痛嗎?周圍人再泠淡、風言風語(惡語傷人六月寒),她受的了嗎?古人倘有“不吃嗟來之食”的氣節,一個讀研究生的人就能“忍辱負重”?
但愿“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的歌曲不要變成對有錢、有權人的無奈的祈求或純娛樂。
[附:從網上抄來的楊元元因為母親住宿向學校寫的申請]
尊敬的院領導:
您好!
我是楊元元,是一名剛考取了我校 2009級國際法研究生。因為家庭情況特殊,希望能給我的母親安排一個房間或一個床位,便于生活。
我的家鄉在湖北是宜昌市,在我六歲的時候父親因疾去逝,當時弟弟尚不滿四歲,母親一人含辛茹苦地撫養我們姐弟二人。母親的工廠是宜昌市枝江國營四零四廠,一個偏僻的軍工廠。母親小時候受家庭和社會環境所限,讀初中時上山下鄉,成為知青。但卻是一個剛毅堅強樂觀的人。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他都支持我和弟弟的學業,一個人挑起生活的重擔。 在母親的堅持下,九八年我考取武漢大學經濟學,兩年后我的弟弟也考取了武漢大學環境科學。不久,母親的工廠面臨搬遷,要在宜昌建房,職工需支付三萬五千元買下在宜昌的房子,當時我的學費尚未籌夠,弟弟也是貸款讀的大學,根本拿不出這筆錢只好放棄。因為很多人搬走,廠里的房子也是斷水停電封門(筆者注:“三線”軍工企業改革開放后從山溝溝搬遷就是這種情況)。不得已母親就來到武大和我住在一起,學院領導體諒到我家的特殊情況,也予以了照顧,讓我緩交了學費。可以說沒有大家的幫助,我是難以完成大學學業的。
在大學里,我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及勤工儉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弟弟也是刻苦學習,拿到了計算機的雙學位和國家獎學金,畢業時被保送到北京大學環境學院讀直博。
我畢業后的幾年里,在武漢工作一直不是很穩定,和母親租房居住。最近兩年我和弟弟的債務基本還清,也稍有積蓄。我想可以去實現自己繼續讀書的愿望了。本科時自己對法學非常感興趣。武漢大學自由的學風也歡迎學生們旁聽,得益于此。我經常可以聽到很多優秀老師的法學課程。這些都是讓人如沐春風,堅定了當一名法律人的理念。
世間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乎。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最困難的時候都已經過去了,都已經經歷了,還有什么會令人畏懼,令人退縮呢。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欣聞上海即將興建世界港口中心,東海大橋,洋山深水港都已建成,看著廣闊無垠的東海,我更加堅定了對貴校海商法的選擇。
這么多年來,我的背后是母親一貫的堅持,是她的教會我樂觀寬容,是她和我相依相守,四處漂泊。懇請院領導能夠體諒我家的特殊情況,在多余的學生寢室為我的母親安排一個位置,讓一位辛苦一生的老人感到慰藉。特此衷心表示感謝。
此致
敬禮!
敬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