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城鎮社會”學術補丁2006年06-10月草稿(上)
(下篇將于3天內打字出來)
●前提、目標類新觀點:
十字城鎮社會是一種“中長期”設計(超越現實,又不太遠而顯得烏托邦)
要讓社會能夠“自動運行”,缺了領導也可自動運行、不亂
人的精神是首要的(人有主觀能動性是區別于動物的最重要特征),是克服困難的保障
直接改人心容易反復,所以才拿城市規劃入手
。。。。。。。。。。。。。。。。。。。。。。。。。。。。。。。。。。。。。。。。
●城市規劃、環保類新觀點:
當前的城市建設(尤其路邊店),一放開就亂,一收緊人民生活就不便。而在十字城鎮體系規劃下,城市結構有序,就可以又方便群眾,又不會經常拆遷了
人類應該立即停止會大量釋放二氧化碳類能源,而改用水電、風力發電,并大量植樹固化二氧化碳、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否則溫室效應將再加劇。
要發展“慢循環經濟”,不要太發展“快循環經濟”,即少產生垃圾、少進入循環系統,減少不斷的重復勞動,多生產“萬年牢”產品,少生產一次性產品,減少人的勞累和環境負擔
在按需導向下,人類并不需要那么多紙張、汽車的,因為其本質需求是記錄、縮小空間距離,可以用磁盤、用人們少外出、空間有序來實現,則減少紙張、汽車的污染環境。
十字城鎮模式下,可以避免很多“死角”,設備不會“年久失修”,多主動少被動,
在十字城鎮體系下,人們很少找房子搬家(新聞:廣東2萬大學畢業生畢業找不到房而滯留學校),也很少(無序)拆遷
在十字城鎮“小分區供電”編排下,很少會“大面積停電”
。。。。。。。。。。。。。。。。。。。。。。。。。。。。。。。。。。。。。。。。
●經濟學類新觀點:
人想生活得更好、穩定,不是貿易出來的,不是重復建設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的,互相服務出來的。
大家都想“我買轎車,別人乘公交,我就舒服了”個人理性模式,結果造成集體非理性!十字城鎮規劃、萬人分工、“火鍋點菜單:需求-勞動付出平衡表”就在避免“集體非理性”。
西方經濟學多講局部利益,少大局觀,如缺“國家安全”論述
信息對稱則需要的博弈就少了,當前因為不對稱,所以才需要很多博弈(是努力發展互聯網,從外部間接解決矛盾,還是從城市規劃入手,直接地解決矛盾,少產生信息不對稱?)
所有權并不太重要的例子:自行車總丟來丟去的,而在孫大午的地方,自行車隨便騎,不屬于某個人,則沒人偷車
在“火鍋點菜單”方式下,不會產能過剩
當前的市場經濟不是完全的“最終用戶型市場經濟(需求)”,而是一種中間利益層(企業、官員、醫生、地產商)市場經濟:向下壓迫,向上吸血。而“火鍋點菜單”相對來說,更是一種“最終用戶(人)需求拉動型市場經濟”
從當前找工作的角度看,人們的心理是我找到工作才可以吃飯,買房(先工作后消費:按勞分配制度:有浪費),而不是我已經住上房、吃上飯,為了我的社會責任,別讓社會吃虧了,所以我要去勞動、回報社會(先有消費,再工作:按需生產:火鍋點菜單制度:節約)
信息化弱化國界,但仍存在“跨區域掠奪并加劇”,而“火鍋點菜單:需求-勞動付出平衡表”就在解決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掠奪,即便在很小的區域內也可避免掠奪(減少掠奪)
在十字城鎮體系下,不要搞什么“防偽包裝”
十字城鎮體系下,不搞“漲工資”
對于國家,有些事情賠錢也要做!這正是十字城鎮超越一般企業家思維之處
企業家想的是營造小環境、擠壓大環境,開轎車、裝空調、外排污染,是典型例
企業行為具有挑肥揀瘦特征,對于企業不利的事就不做,而國家行為具有全局性,保護弱者性(這里的弱者是泛指,不僅指人,還指事),“十字城鎮”設計具有國家性(環保、失業、社會治安、防火)
要幸福,不是人人必須住城市里,住在適中規模的“十字城鎮”里是經濟學上“要求”的(資源、環境、成本收益),即幸福與經濟學不正相關
在萬人分工模式下,人們不必“打假”,因為容易找到責任人
十字城鎮體系下的電視劇,沒有“插播廣告”
當前社會很多人因為不知攢多少錢才夠未來抗風險,所以已經賺很多錢的人,還要繼續賺錢(囤積)
。。。。。。。。。。。。。。。。。。。。。。。。。。。。。。。。。。。。。。。。
●社會學、公共管理、理想社會類新觀點:
“火鍋點菜單:需求-勞動付出平衡表”實現了“自律:道德”和“他律:法制”的結合,平時用自律的一面,侵犯他人利益時,別人就用上“他律”的一面,很兼顧。
現代商業中,有很多“算計人”設計,而“火鍋點菜單:需求-勞動付出平衡表”避免了算計人漏洞,則少些“馬后炮”法制
(生產力決定論)機器代替人勞動是趨勢,隨著人的能力的增強,開始脫離“領導人員”也將是趨勢:因為用“火鍋點菜單:需求-勞動付出平衡表”、“萬人分工”自己決定自己了,不必別人給自己定目標。---“古代”人思維不強時,才需要借助“領導”幫自己管理
馬克思講“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那么,十字城鎮體系是這樣的(相當于):
“火鍋點菜單:需求-勞動付出平衡表”:分配
萬人分工:交換
一城一品:生產
悲歡離合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只能干預到“非情”層面
“交強險”不自由選擇,難道就不好了嗎?不自由了嗎?(專制、民主都有合適的領域)
鐘南山院士讓廣州社會治安“加大治理”,其實應學大禹,用“導水”的方式,即引入“火鍋點菜單:需求-勞動付出平衡表”使人人有權利-義務制衡機制
頭痛醫頭做事就會無盡地忙、無盡地解決重復發生的問題,如礦難、食品安全、打架、欠薪等等
“火鍋點菜單”利于培養人的責任心(權利義務關聯)
堅持改革是手段。十字城鎮是在搞“藍圖”,就像囑咐大家要努力,但努力看書、還是努力下田實踐、還是努力挖煤,則是“十字城鎮”體系要明晰的:改革是中性詞,是動詞,十字城鎮是名詞,是“更好藍圖”。
改革方向不可動搖,按我的理解是一個動態過程,就是“不滿足現狀、我們要努力做得更好”的心態,但不是去固守一個實體目標去追求,即應“與時俱進”,當有好的就要追求好的,放棄舊的低目標,則就有“藍圖對比”,看哪個更好。舉個例子,古代人吃不飽時,會提“努力打獵不動搖”,其實本意是“改變我們的生活更好”不可動搖,否則有了農業文明之時,還要固守“狩獵”?我不想因為這個偏差而破壞胡書記的美好本意,也不希望一些學者別一失足成千古恨。
“火鍋點菜單:需求-勞動付出平衡表”以后,共產黨的任務:對內管理將弱化,對外進行“公平”的先進文化教育要加強,為推進共產主義在全世界的普及而努力
在十字城鎮體系下,休假結束,無須政府告訴大家“大家要收心好好勞動啊”,因為大家會因“火鍋點菜單”而自覺勞動或休息,不必政府干預。
。。。。。。。。。。。。。。。。。。。。。。。。。。。。。。。。。。。。。。。。
●關于實施、可行性類新觀點:
有人說我研究的社會太理想了,那我想問,芬蘭、意大利、新加坡、丹麥、挪威等國的好狀態怎么就實現了?如果不想追求“更好”,那么要那么多學者、還給課題經費干什么?
從“人心向善”直接入手的改革,難以有硬的推動力,而以城市規劃作為切入點,則有硬的“自然科學性”
三峽、青藏鐵路,都曾被認為是夢想,可現在實現了,那么,“十字城鎮” 也可以在未來由夢想變為現實啊
三峽、青藏鐵路在有很多技術難題下的夢想都已經實施了,那么,十字城鎮沒有什么技術難題的工程,就能容易做到了吧?
十字城鎮研究中,可以直接借鑒北大周一星老師的《中國城市變化及其自組織的空間動力學》成果
要搞清楚“真目的”少折騰。如找人搬家,其實可以找朋友借錢,然后請搬家公司搬家,否則把朋友累個夠戧,不值得。
雷電的形成機理:來自太陽帶電粒子附著
歡迎您提出質疑和補充建議。
孫連華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2006-11-12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