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試的是什么?
前段時間筆者寫了篇文章,題目叫做《昆明供電局楊愛華局長收到了最后“通牒”》(附后),講的是我弟弟參加昆明供電局的農電工招聘考試,在700多名應聘者參加的考試中,書面考試成績名列第13名,然而卻在面試中慘遭淘汰的事。
由于有家人的這段親身經歷,便對媒體有關的報導特別留意------發現如今不論是公務員招考,還是企業招工,面試都成了決定成敗的關鍵。也聽到諸如,你考得再好,關系不到,就是考第一名又如何之類的議論。這樣的信息多了,也就不能不引發筆者的關注和思考-----面試,到底試的是什么?
封建社會時的科舉考試,經過了上千年的實踐,被公認為是最公正的考試了,其嚴格程度已經到了派軍監督的地步,但考試舞弊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并沒能完全杜絕,在現今的古裝電視劇中也時有演繹,看得人是驚心動魄?;謴透呖贾贫群?,書面筆試作為錄取的唯一標準,被社會廣泛認同,即便是有作弊的行為發生,也還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是有標準可遁的。可如今社會上大量出現的筆試之外的附加“面試”,全憑考官的自由裁決,沒有任何標準可言,又如何能夠避免舞弊行為?
日前,我弟弟參加了一年一度在北京舉行的“拍賣師”資格考試,結果又在面試性質的“敲錘”中,被考官中途中止,宣布通不過,沒有任何理由。筆試去年已經通過,這已經是第二次沒有通過面試了,為考“拍賣師”資格所花費的幾萬元及兩年的精心準備就這樣打了水漂。
對此,筆者是有看法的。筆試考的是專業知識,是選撥人材的硬指標,面試屬于輔助的和次要的軟指標。面試的結果,考官人為的因素很大,這也是面試的公正性受到廣泛質疑的原因所在。面試的標準由考官掌握,無法定量評判,這就給了考官營私舞弊的最大操作空間。
筆者雖不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君子”沒有讓“小人”看到“君子”道德的風范;考官或者專家的公信力是有前提的,除了具備專業知識外,就是必須具備較高的道德水準,大公無私,否則,還有什么公信力可言?
中國目前的“市場化”已經伸延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有形無形的資源都成為了交易的對象:醫生的處方,中小學教師的“補課”,各種針對職業資格的考試及培訓班,行業協會的各種規定,質量的評定、食品衛生,安全,無不在利用管理社會資源的優勢上,形成自己的壟斷地位,加大資源管理權,以資格和專業的名譽設置各種“門檻”,其實最終的目的都集中到一點上,就是最大限度地以經濟利益為中心,實行不掛牌的“市場化”交易。在這樣的潮流下,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在社會的功利面前,顯得越來越蒼白,良知被迫退到了無足輕重的地步,營私舞弊使公平正義成為最大的侵害對象,也讓這個社會越來越沒有公平,越來越不道德。
面試,倒底試出了什么?試的是你的社會關系,試的是你的家庭背景,試的是你有沒有給他好處,試的是你錢權交易的成果,總之,就是不試你有沒有真才實學?!按航喯戎保嬖囀请p向的,站在考生的立場,同樣也在面試考官,試出了考官的道德水準,試出這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試出了不公正、試出了不公平,試出了無奈,試出了絕望,同時也試出了憤怒和吶喊!
面試只是一個小小的層面,一葉知秋,社會每個角落都彌漫著這樣骯臟的空氣,難道是國家之幸,人民之富?
導讀:昆明供電局楊愛華局長收到了最后“通牒”
昆明供電局委托云南省勞動力中心市場在社會范圍內招聘農電工,700多人報名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結果通知100名體檢,計劃錄?。福得畬Υ耍颇厦襟w給予廣泛的報導----研究生、大學生參加職業要求并不是很高的農電工應聘,說明人材就業觀念改變,同時也反映了就業環境激勵競爭的現實。
僧多粥少,如何體現公平競爭?然而,在貌視公平的招聘之下,多少暗流涌動,上不了桌面的各種“關系”大顯神通……雖然極力掩飾,但搞出來的結果難免漏洞百出,自己都難圓其說,這無異于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8月17日,由云南省勞動力中心市場公告的體檢通知,筆試成績成為擺設,實際上只按面試成績排序。在“按照招聘流程,根據考試成績和面試成績擇優選拔”的名義之下,內容卻只是按面試成績排序。對此,勞動力中心市場方面解釋說,是按委托方昆明供電局的用工要求,按面試進行的排序。而廣大應聘者認為,如果按面試成績,你何不先面試,滿足用工要求之后再筆試擇優選取,你“忽悠”我們干什么?讓我們來陪你們暗箱操作,玩弄人啊??!何況你的公告通知上明白無誤寫的是“根據考試成績和面試成績擇優選拔”,公告內容名不符實,掛羊頭,買狗肉,如此明目張膽欺詐社會,玩弄參考青年,還有國法嗎?
而實際情況是,昆明供電局名為委托勞動力中心市場按《招聘簡章》組織招聘,實際上由供電局不斷改變規則背后操控,明的一套,背的又是一套,假借公開招聘之名,由隸屬于云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云南省勞動力中心市場,具體負責運作,使其“暗箱操作”合法化,欺詐社會。雙方狼狽為奸,暗地里“關系運作”,借殼達成雙方的營私舞弊,而受害的卻是廣大沒有“關系”的社會有為青年。腐敗盛行,在招工這樣的具體事情上也能看到其影子,如此下去,優秀青年哪還有出頭之日?
昆明供電局局長楊愛華在受害者家屬上門投訴之后,表示工作太忙,對招聘的具體事情不了解,于是招集人事部工作人員了解情況,讓投訴者等候消息。然而,隨后由人事部工作人員的答復,態度卻更加惡劣,毫無“知錯”改正的意思,而楊愛華局長則避而不見,相關工作人員更是有恃無恐,決心將違規操作進行到底!
對此,投訴人遞交了正式的書面材料,要求楊愛華局長親自答復,否則將公開起訴質疑“招聘”的公正性,日前,已經確認楊愛華局長收到了書面材料,這無異于是楊局長收到了最后“通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