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河南“兩案”刑釋人員請求落實中央(1982)9號文件精神解決生活出路問題的再次報告
中共中央胡錦濤總書記并諸常委:
我們是一批在“兩案”清查運動中以各種罪名被逮捕判刑期滿釋放人員。出獄后理應享受中央(1978)48號文件和中央(1982)9號文件的政策規定精神,按“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政治斗爭”的辦事方針,“妥善安排生活出路”。但由于鄭州市執行機構不遵照執行的原因,我們的生活出路問題至今未曾得到解決,為此,我們再次嚴正請求:
一、 中央(1978)48號文件和中央(1982)9號文件及胡耀邦同志的講話,是黨中央關于“兩案”清查中政策性的指示,不容質疑,不容忽視,不容拒不執行。
二、 河南省政府.鄭州市政府相關機構對我們這一批人貧困的生存現狀長期漠不關心,不符合黨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和“給生活出路”的一貫方針,不符合“以人為本,和諧安定”的基本政策。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為地拉長了黨與群眾的命運距離和影響了黨和國家的光輝形象。
三、 我們悲慘的生活現狀與和諧社會的幸福構想不成正比,很不和諧。我們大都是年逾花甲以上的法定老年人,勞動能力極度下降,生存能力嚴重減弱,自顧不暇,朝不保夕。二分之一的人在貧病交加的困境中抱憾謝世,尚存的二分之一人仍在生無營養.居無定所.病無錢醫.死無薄葬的四面無援的悲慘煎熬中度日如年。一個活生生諾大的被政策遺忘了的貧困的政治階層,一幕難以掩飾的被和諧社會忽略了的弱群畫面。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我們中間有的人曾為新中國的誕生立過戰功,流過血負過傷;有的人曾為抗美援朝跨過江,打過仗;有的人曾為社會主義建設披過紅.戴過花。我們這個階層中的大多數人都曾為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做過很多工作。今天的重復報告與其說是辛酸的訴說,不如說是久積的吶喊。讓貧困和艱辛成為我們追求未來的動力;讓健康的聲音和激揚的文字存入我們永久的記憶。
四、 我們是正統的炎黃子孫,我們是合法的中國公民。請各級機構務必尊重我們下列的權利:
1. 政治權利、民主權利和最起碼的生存權利;
2. 《老年人保護法》所賦予我們的一切權利;
3. 捕前長期高積累的公積公益等勞動價值部分對于每個社會主義勞動者應享受的利益權利;
4.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出獄后所創造的社會成果分配享受權利;
5. 世界人類扶貧組織惠濟貧困人群的物質享受權利;
6. 一切我們未知曉的屬于我們的權利;
五. 黨中央和胡錦濤主席“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政治胸懷,極大的激發了我們向往幸福生活的晚年熱情。胡主席關于信訪問題的批示,溫暖了我們衰老的心靈。河南省義馬信訪模式讓我們隱隱約約地看到了一絲希望,共產黨人總是這樣善于爭取。世界是美好的,世界是進步的,世界是光明的。胡主席說:“每一個信訪者都有自己的心酸故事,有的人是為自己,有的人是為他人、為集體、為國家,因此,能不能認真地對待這些信訪者不僅僅是敬不敬業的問題,也是一個能不能情為民系、利為民謀的問題。信訪量的有增無減,反映出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而大量的社會矛盾到不到應有的解決,也反映出信訪制度的不完善,同時反映出有關職能部門的缺位,說到底,信訪只是溝通、聯絡、落實的作用,要想清除社會矛盾,光靠信訪顯然不成,關鍵還是每一職能機關、黨員的干部盡職盡責,關鍵還得看我們制度設計完善,因此,從這一點看,解決群眾上訪問題還任重道遠。”
六.迫切請求落實中央(1982)9號文件精神,盡快解決眼前急需的生活出路問題、養老統籌問題和醫療保險問題。
以上報告懇請重視。
聯系人電話:郜國榮 66254260、 辛結實 60935281
報告人
范念民 原滎陽縣縣委副書記
聶世敬 原三機電一處革委會副主任
俞起龍 原國棉六廠工人
閆有健 原國棉三廠革委會常委
原永孝 原市郵政局革委會副主任
郭振東 原市電信局革委會副主任
李成書 原汽車公司革委會副主任
王書義 原第二造紙廠革委會副主任
王志軍 原二七紀念堂革委會副主任
楊建華 原國棉三廠革委會委員
張德昌 原國棉三廠工人
姬進才 原國棉四廠工人
張步渠 原百貨公司革委會副主任
周啟忠 原鄭州市革委會副主任
郜國榮 原黃委會革委會副主任
周小樵
馮玉柱
李建堂 原鄭州糧食局革委會副主任
張曉根 原鄭州市向陽區革委會副主任
馬鳳林 原503廠革委會委員
孟慶懷 原503廠革委會副主任
吳德祥 原503廠革委會副主任
馮紀凌
郭官元
徐春恒 原國棉四廠革委會委員
劉世英 原安裝公司革委會副主任
王守學 原國棉一廠革委會副主任
趙清海
全林保 原省紡織機械廠工人
二OO六年八月四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