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右右的邏輯,過去皇帝的生活還不如現(xiàn)在的乞丐
華爾街大班
每當(dāng)討論問題,右右們理屈辭窮時,總會像紅樓夢里的薛蟠一樣,瞪大眼珠子,青筋暴突地祭出“殺手锏”:毛澤東時代有什么好,要不是改革開放,你們能在這里用電腦上網(wǎng)?.....
各壇子都有這些類似“標(biāo)準(zhǔn)答案”的跟帖,本大班看后是哭笑不得。
電腦進入尋常百姓家是什么時候?在西方也只是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中期才開始,在我國則是上個世紀(jì)九十年代中后期。看清楚了嗎,整明白沒有?我的右右朋友。
再按照右右們的邏輯往下推,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
——大唐盛世不如清末。清末有鐵路、有滑膛槍、有電影,而大唐沒有這些東東,所以,大唐不是盛世,清末才是盛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又這么樣?你皇帝老兒食有“龍肝鳳髓”,宿有“三宮六院”,那又怎么樣?還是不如如今的乞丐!為什么,你皇帝老兒夜晚“翻牌子”的時候有電燈嗎?有電視看嗎?有煙屁股抽嗎?嘖嘖,沒有。哈哈,看看我們這個時代的乞丐,哪怕是睡在立交橋下,可路燈賊亮,要是有興趣的話他還可以遠(yuǎn)遠(yuǎn)的免費看電視,這些“高科技”的享受,皇帝老兒有嗎?所以,你皇帝老兒再牛逼,還是不如現(xiàn)在的乞丐.....
有右右可能又“青筋暴突”:我不是這個意思,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就是有電腦,在毛澤東時代因為“專制”、“獨裁”而會被禁止上網(wǎng).....嗚,嗚.....
哈哈,又淺薄了不是。天下人哪個不知道“BBS”的祖宗是大字報,那個時候的紅衛(wèi)兵,可是免費坐火車,免費吃喝的搞全國大串聯(lián),這種面對面的“互聯(lián)”可是比通過一根銅線的“互聯(lián)”還要酷喲。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