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都是出來賣的
作者: 曹向東
華岳論壇 http://washeng.net/
我所在的城市有google、微軟、戴爾等幾家IT企業,于是我也就認識了一些在這些公司工作的朋友。通過交往我慢慢發現,在技術部門和在市場部門工作的人,對自己公司的產品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以微軟公司為例,負責市場銷售的人把微軟的產品吹得神乎其神,同時也經常有意或無意地炫耀自己“微軟員工”的高貴白領身份;而從事技術工作的程序員,就不會讓人產生“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感覺,他們能夠耐心傾聽用戶的抱怨,甚至在私下“喝佛罵祖”。其他公司的情況也類似。
我對這種差別一開始很奇怪,后來想明白了,這是他們的職業特點決定的:在廣告和銷售部門工作的人,必須絕對相信自己公司的產品,如果連自己的產品都不相信,還怎么能宣傳產品,說服用戶呢?而在技術部門,他們的重要任務是測試新程序的穩定性和修復舊程序的漏洞,這就要求他們不能迷信自己的產品,任何一個技術上的疑點都不能放過。
這和資本主義體系非常像。如果把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比作微軟公司,那么在廣告部和市場部里謀職的都是新自由主義學者,而技術部門則由傳統的社會民主黨和凱恩斯主義者充當。新自由主義學者的工作就是吹噓他們的Windows多么安全好用——廣告而已,出了問題他們就不管了(比如拉美,還有我們北邊的鄰居);社會民主黨又被比作資本主義病床邊的醫生和護士,但是最近二十多年,社會民主黨竟然也相信了“Windows不存在漏洞”的宣傳,以為Windows再也不需要打補丁了,為掙高薪還拼命往市場部里擠。沒有技術部門修復漏洞,微軟不出問題的話就真是沒有天理了,于是就出現了次貸危機。
相比之下,我們國產的主流經濟學家只能算軟件代理商,連微軟正式員工都不是,頂多去過微軟公司參觀了幾天。但就是這些出來賣的主兒,把Windows夸得比大力丸還神,像茅于軾就現身說法,說使用Windows有滋陰壯陽延年益壽之功效。對于技術細節,他們是一竅不通。
周其仁
從連邦的店面到中關村的地攤,賣軟件也分三六九等。北大的張蚊蠅教授是做大買賣的,人家要壟斷微軟的獨家代理權,所以一個個競爭者都被他趕走了。他遇見我們這些說Windows壞話的個人用戶,一句“你不懂”就打發了,仍不失風度。而同是北大的周騎人教授就沒這么斯文了,只要一聽見誰說Windows不好用,就挽胳膊卷袖子,臉紅脖子粗地罵人。上梁不正下梁歪,他教育出來的研究生更沒品,只要一聽說什么“自主研發”,就條件反射般地破口大罵,生怕搶了他們的生意。對這類人,我幾年前稱之為“菜販子經濟學家”:以他們的膿水,地攤賣菜掙點小錢還可以,讓他們制定國家政策只能是禍國殃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