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三中全會唱響《東方紅》
稻鄉老農
東方紅,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嗨喲—)
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主席,愛人民,
他是我們的帶路人。
為了建設新中國,(呼兒嗨喲—)
領導我們向前進。
共產黨,象太陽,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產黨,(呼兒嗨喲—)
哪里人民得解放。
這就是我們熟習的響徹環球的民歌《東方紅》。
現在的年輕人不太會唱了,但稍微有些年齡的人對《東方紅》是很熟習的。在毛澤東時代,從幼兒園的娃娃,到八九十的老太太,沒有一個不會唱的。
我學唱《東方紅》還是淮海戰役的時候,解放軍把戰壕挖了到我家門口,炊事班就扎在我家堂屋,是炊事班的李班長教我的。淮海戰役那一仗是解放軍打贏了,李班長臨走給我家留下了一張毛主席的畫像。從此我家堂屋敬的神軸換成了毛主席。 不久,就成立了新中國,開始了新社會。我家翻了身,分了土地和房屋,不再逃荒要飯了。
“國民黨的稅,共產黨的會”,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的新社會里,會可真是多,大會小會天天開。但無論開什么會,會場中央都是掛著毛主席的像,講話以前都先唱《東方紅》。農村開會是這樣,城里開會也是這樣。機關、學校、工廠、碼頭、輪船、兵艦、就是我們的人造衛星也是唱著《東方紅》在天上飛。共產黨的大會、小會、中央全會、代表大會,更是如此這般。剛建國時說是是四萬萬百姓,后來成了四億五千萬同胞、六億神州、十億人民,現在叫做十三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我這半輩子就是和這億萬老百姓一塊兒伴著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走過來的。所以在我們老百姓的心目中,共產黨就是由唱著《東方紅》的、給老百姓經常開會的人組成的;解放軍就是唱著《東方紅》的兵,中國人民就是跟著毛主席,唱著《東方紅》站起來了。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跟著毛主席,唱著《東方紅》建立起來,發展起來,昌盛富強起來的。
時間長久了,我們老百姓的心里就有了一個底兒:凡是掛著毛主席像,唱《東方紅》的會,準是毛主席的共產黨在給老百姓開會,會上說的事兒也準是對老百姓有好處的事兒。到了后來,老百姓只要一看到會場中央掛著毛主席的像,一聽到開會先唱《東方紅》,等不到會議開完,就敲鑼打鼓歡迎起來了。會議的決議、號召、計劃、指標、任務,就是老百姓心里想的,盼著干的。你說,毛主席怎么就總和咱老百姓想到一塊兒呢?他怎么就知道咱老百姓的心里想的啥,要干啥呢?時間長久了,毛主席就成了我們老百姓心里的神,《東方紅》就成了我們老百姓心里的真正共產黨的黨歌。掛毛主席像的地方就有真正的共產黨,唱《東方紅》的會議,就會“為人民謀幸福”。
不知打啥時候,打誰當了頭頭起,說是共產黨開會,《東方紅》卻不唱了,連毛主席的像也不掛了。現在可好,除了南街村等一些“走社派”領導的地方之外,大江上下,天山南北,長城內外,無論開什么會,會場中央掛的都不是毛主席的像,講話以前也都不唱《東方紅》了。農村開會是這樣,城里開會也是這樣,機關、學校、工廠、碼頭、輪船、兵艦、就是我們的人造衛星也不會唱《東方紅》了。共產黨的大會、小會、中央全會、代表大會,更是如此這般。改革呀,連毛主席他都敢改革掉;他還有什么不敢的?“發展是硬道理”呀,怎么就不朝老百姓的心里頭發展呢?光說你是共產黨,繼承的是毛主席的事業,是要給老百姓辦實事兒,怎么開會就不掛毛主席的像?就不唱《東方紅》呢?
不敢?不愿?害怕?
不管怎么說,老百姓的心里明鏡似的:
不掛毛主席的像黨,和老百姓的心里敬的就不是一個人兒。所以,就別來冒充老百姓心里的神兒。
不唱《東方紅》的會,就不會說出老百姓心里想聽的聲兒,也就別來忽悠老百姓的心兒。
濤總不是發誓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要舉毛澤東的旗幟嗎?薄市長不是也要唱革命歌曲嗎?現在最時尚的標語不是“解放思想是解決改革開放難關的金鑰匙”嗎?這個金鑰匙就是唱響《東方紅》,就是掛上毛主席的像。老百姓都盼著呢!這次開三中全會,你們就舉給老百姓看看,只管把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相片兒掛到主席臺的正中央,看那小子敢伸手拿下來?這次開三中全會,你們就唱給老百姓聽聽,只管唱響《東方紅》,看那狗日的敢拉電閘?不是要凝聚民心嗎?不是要反腐倡廉嗎?不是要民族復興嗎?不是要創造多極世界,遏制霸權嗎?請毛主席出來啊,唱響《東方紅》啊!只有這樣,十三億老百姓就都擁護你,全世界人民就都向著你。美帝國主義,小日本算老幾呀?叨敗的鵪鶉斗敗的雞!
不過話說回來了。唱不唱《東方紅》,掛不掛毛主席的像,是你們當大官兒們的事兒。老百姓的心里有毛主席的像兒,老百姓心里有《東方紅》的歌兒。不管你們掛不掛,唱不唱,老百姓自己會有他們的地方,譬如南街村。即使管得嚴,有警察,國安局也在行動,你們向農村已經派了個副支書,將來派不派個民警也很難說,不是“萬警進社區,警民一家親”嗎?但老百姓還是有辦法創造條件,創造地方,把他們心里的毛主席像掛出來,把他們心里的《東方紅》唱出來的。
這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2008年8月12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