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盡管有人嘆息官難當,經過觀察,覺得這官們還是有對付官難當的辦法。比如,對上難當,就送禮,年年朝貢上司,逢年過節都孝敬一下上司,這官就好當了,出了事有人擔著。對下難當呢?那就是“防火、防盜、防互聯網”。這第一防‘防火’,就是防后院起火,比如拆遷,比如征用土地發生爭議,百姓發起火來,百姓到政府門前告狀,首先想的是警察,武警,他們帶著鋼盔,拿著盾牌,對百姓大打出手,像貴州省甕安事件那樣,對付百姓。防盜呢?就是在自家安上監控器,因為家中有數不清的不明財產,得防小偷來偷盜,不然的話,沉痛的教訓告訴了官員們,小偷一偷就會偷出個腐敗分子來,如果出現這樣的現象,不僅丟財,還要丟官,這防盜是不得不做的事。第三,就是防互聯網。
現在,互聯網連接千家萬戶,鬼知道哪天從哪個家里的一臺電腦冒出一則消息,把當地的丑事給說出來了?這則是萬萬要防的,如何防呢?就是將公安部門當成自己的耳目,讓公安部門監控,如果出現對官方不利的消息,就查IP地址,查到誰家,請誰去喝茶。山東省高唐縣委書記孫藍余就是這樣一個人,見有人發帖子說那里的工資發不下來,還是全國百強縣,就發了句牢騷,接下來就將人家投入大牢,這幾年互聯網網民發因言獲禍的人真的不少。但是,這還不過癮,還不能全面控制大面積的發帖評論,比如,一件大事捂不住了,被外地記者披露出來,互聯網聞聲而起,一時間,全國互聯網甚至世界網絡都知道那里的真實事情,怎么辦呢?就是得有刪帖的功能,那么現在就有這樣的功能,他們使將這樣的設備購置一部,放在網絡的端口,凡這個地方出去的言論,都經過嚴格的審查,讓你想說也說不出去。
本人估計,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設備。比如,凡一件大事,當地知情者肯定有的是,或者是當事人,但是,放心,你是不會得到真實情況的,只聽一面之詞或網友的們判斷猜測,根本聽不到具體人,具體事,當地的具體聲音。比如說,甕安事件,你可曾聽到當地的聲音?難道說甕安人民就那么的無能?就不能把當時的事情客觀公正地發出消息來?特別地在新華網看到,李樹芬之死,她的干爹將消息發到互聯網上,這次甕安逮捕一批鬧事者,就有這位做干爹的,不該將消息發到互聯網上,被抓了起來。
至于地方因為官難當,但他們深深懂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第一要務就是堵住百姓的嘴,現在的嘴說話的出口處不是過去的民謠,而卻有的是途徑,所以,在過去,有說法是,防火,防盜,防記者,現在三防又有新內容,如今搞的“三防”,到底是怎么個防法,想必已經總結出一套豐富的經驗來,會更有效,更扎實,更有力,出手更兇狠。以后是網民的日子難過還是官難當,還很難預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