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也把去年十一與中學老師的父親,46年參加共產黨的老人的談話錄給大家看看。建議烏有之鄉專門列個專題,大家陸續往后面貼。
爺爺46年參加共產黨,“在外面干了幾年革命”。49年已經準備好去西藏,因家鄉村書記挽留,說當兵幾年回來也沒有什么大福利,并且在家鄉搞建設也是干革命,“公私兼顧”說服了爺爺,于是留在家鄉直到退休。爺爺的五弟是我縣第一批戰斗機飛行員之一,是飛殲擊機的,記得五爺跟他侄子交流打手槍的要訣就是,手心握只雞蛋,手槍擊發后雞蛋也能是完好的;長槍的打法就是叔反教五爺。
爺爺認為文革是對的,改革開放也對,都是黨中央號召的么。
國慶前的九月二十八號晚上在老師的大哥家跟爺爺聊天,我有意要咨詢一下歷史。
我問:“爺爺,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你們那里有餓死的人沒有?”
爺爺:“哪有餓死人!沒有餓死一個!……全國哪里餓死了多少人!有些大兵團運動,一些老弱病殘、婦女啊,因為照顧不周,死些人是有的,但哪里餓死多少人!”
最后爺爺總結說,那個“餓死三千萬”的傳說,是污蔑毛主席的。爺爺的大兒子大爸說“58、59年可能是餓死了些罷?”爺爺大怒:“60年那么困難都沒有餓死人,58年怕要脹死噢!”
關于汽車,爺爺說這根本沒有出路。哪有那么多路!還搞什么地鐵!當然,我把朱熔基的“車多了自然就有路”的發展汽車的邏輯說了一下,爺爺氣得臉色鐵青。爺爺認為成都就不應該再發展,要修就修到峨眉山半山腰上去,修一圈,好得很,交通什么的都解決了,城市大了問題多得很。
我說,要取消汽車,還是應該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路,住的地方就在工作的地方附近,根本就不需要坐車!現在發展出了寫字樓辦公的公司,那就把所有寫字樓都建八層,上面兩層辦公,中間一層健身房,下面五層住宅,不在本樓工作的就不許住這里。根據爺爺認為的養老問題,我就提出另外在附近發展一點小區解決問題,還可以解決工作流動人口的臨時住宿問題。
爺爺說,不應該建八層,太高了,六層就可以了,兩層辦公四層住宅。小妹接口說哪里有那么多土地,應該建高房子。我就沒有跟她普及人地關系的常識了。這樣一來交通、住宿、城市管理的問題都能解決。
關于文革,爺爺的觀點是文革很好。大形勢來了,中央叫你交權你交了就是,貪那么多干什么?有些人反抗啊、自殺啊,有什么意思?----這是我聽過的解決文革中當權派問題的最好指示:貪那么權多干什么!文革根本就沒有問題,問題在于人的升官發財的壞心思。
關于建設新農村,爺爺說現在就是在瞎搞:把房子建到一起就新農村了?首先是要通公路、搞水利,不是建房子。我當年帶領全大隊的人,隊隊通了公路。我們那不像你們那(我家前有條小河)大河大水,我們那修拱橋……現在農民有很多棍棍棒棒,要搞副業,生產分散,房子應該適當分散,前面做個小院子,一關起來多好。YX鎮那地方那么搞,怎么能成功,還是分了下來(土地承包,公司加農戶,也就是小崗村現在正在進行的搞法)……現在一些領導不發展生產,鼓勵打工!(ZG鎮口號:打工掙家業,回鄉創產業,百姓干事業,干部建功業。)打工能打一輩子?能打幾輩子?老了怎么辦,下一代怎么辦,糧食生產怎么辦?……
我說:“爺爺,你這個是建立在包產到戶的基礎上的,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搞人民公社。誰想出去打工就出去,隨時可以回來。國家出錢農民出力把農田基本改造搞了,像YX鎮那樣,適合機械化生產。居住區集中,想要自留地的就分給他,要多少給多少,但是生產的東西不許浪費。在大田實行機械化生產。沒有足夠年輕人,就用上山下鄉來解決:小學讀五年、中學讀四年、大學讀三年。全部義務教育,全部免費,取消考試。六歲入學,十八歲畢業,規定二十三歲參加工作----跟今天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年齡一樣。多出來的五年就搞上山下鄉,學制造拖拉機的就幫農民開拖拉機修拖拉機,開了五年再去造拖拉機,那比現在的畢業生好得多……其它專業都這樣,取消文科。幼兒園不需要了,老人們有文娛活動,并照看小孩子,大家在一起,老人教育小孩子,比在今天的幼兒園效果好得多,比如有個小孩子很喜歡爺爺,你教他學習寫‘王爺爺’三個字,他馬上就能學會,讀一年級就已經發蒙了,一點問題都沒有……”
爺爺默然良久,說:“現在哪里還有老毛那樣的人噢!”
我說,“是啊,所以其實解決不了。但是只有這個方法好,只有這個辦法能解決農村的問題。資本主義就很邪惡,搞什么按勞動分配,你說,我要是一年收的糧食夠兩年吃,第二年完全不必種地嘛!生產力壓迫人口,現在生產力發達,永遠都只需要少部分人搞生產就夠全部人吃喝用,大家就是可以輪流工作輪流休息嘛!比如就給所有農村人免費發糧票,365斤,走到哪吃到哪,有什么不好?社會主義就跟一個家庭一樣,物質豐富大家就清閑點,物質緊缺大家就節約點并抓生產,沒有失業也不用生存競爭,全國人民合作謀發展!”
爺爺說:“現在啊,看不慣的要看得慣,聽不慣的要聽得慣。”
小妹妹接口跟著說:“哈哈,哥你就不要那么理想化了,爺爺都妥協了。”我教育她說應該這么評價,就是孔子教育的:〖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爺爺一直就堅定著的嘛。
爺說,我現在都不跟人講這些。
爺爺說,你們年輕人現在就隨形勢走,看不慣的要看得慣,聽不慣的要聽得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