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我們有十七大報告在手,看看它是怎么講民主的:“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薄耙獔猿种袊厣鐣髁x政治發(fā)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這些表述,不僅告訴我們民主的概念是“人民民主”,而且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堅持和完善民主。
我們還可以看出,十七大報告講的這套民主制度,是我們建國以來就一直堅持的。這說明我國一直就是民主國家,盡管民主的程度有待提高。
有一種分類法把世界上的國家分成“民主國家”和“極權國家”,這是二戰(zhàn)后出現(xiàn)在西方的論調(diào),或者干脆說就是出現(xiàn)在英、美這兩個國家的一種論調(diào)。只因戰(zhàn)后美國控制了西歐、日本、韓國,才使它變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的聲音。蘇東劇變后這種聲音的傳播范圍又擴大了。
“民主國家”的原型就是英國和美國,這種民主是什么樣子的呢?首先,要有一部憲法,寫上“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其次,要有一個議會,議會里要有兩三個政黨,輪流執(zhí)政。第三,要有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第四,要有保障普選權得以行使的各項自由權利。這一套制度就叫做“憲政民主”。
如果因為中國沒有實行這樣的民主,所以不算民主國家的話,那是因為這樣的制度實在太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了。有人說:“連反對黨都沒有,怎么能叫民主?”反對誰的黨才叫“反對黨”?是反對共產(chǎn)黨么?那就應該明白地講出來。這樣的反對黨在哪里?是現(xiàn)有的民主黨派,還是正在組建的地下黨?中共擁有幾千萬黨員,要和這樣的黨分庭抗禮、輪流執(zhí)政,需要多大的政治實力?中國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政治力量。除非是中共自我分裂,但這絕非人民之福、國家之幸,蘇聯(lián)就是前車之鑒。再者,如果說反對黨是民主的表現(xiàn)之一,兩黨制優(yōu)于一黨制的話,那我們也可以推論出:多黨制一定比兩黨制更民主,世界上需要進行“民主化改革”的國家是大多數(shù),絕非中國而已。因為實在難以理解,何以民主只存在于從“一”到“二”的過程中。
我理解的“憲政民主”,核心不是民主,而是憲政。為什么要搞那么一套復雜的民主制度,又是分權,又是制約,就是為了憲法不受挑戰(zhàn)。任何政黨、國家機關都不能高居憲法之上,都必須按照憲法的規(guī)定活動。在美國,只有大法官是終身任職的,可見憲法的地位,是不能受政黨政治的影響的。謝韜說:“共產(chǎn)黨作為執(zhí)政黨的運作方式要作根本的改變,要在憲法之下活動,而不是高居憲法之上?!边@話只有在西方民主政治運作的規(guī)則上才能理解。不然,共產(chǎn)黨的執(zhí)政黨地位明文寫在中國《憲法》上,從來也不存在什么黨凌駕于憲法之上的問題,謝就成了無的放矢。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的做法,那就得把“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從憲法中拿掉。這話,謝韜們敢說么?
如果憲政民主的目的就是為了分裂共產(chǎn)黨,就是為了取消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地位的話,為什么不能老實地講出來呢?為什么一定要干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呢?民主化改革的領袖們,為什么不敢把自己的目標亮出來,好讓人民群眾知所趨向呢?善良的人們,如果引路人甚至都不愿意說出目的地,你們敢跟著他走嗎?
辛亥革命以來,中國人就選擇了民主。中國有了憲法,有了政黨,有了議會,具備了現(xiàn)代民主國家的一切要素。可是民主制度在舊中國始終受到這樣那樣的壓制,北洋軍閥、南京國民政府都無意鞏固它、完善它。新中國的建立不是對民主的否定,相反,是對那種壓制民主的制度的否定。只有這樣,民主才能成長。有人問,中國為什么不實行普選呢?在有悠久民主傳統(tǒng)的西方,普選也才實行了不到一百年而已。選舉權范圍的擴大,只是在民主實踐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推行,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我們承認普選是民主的高級形式,也向著那個方向努力,但我們絕對不做違反民主發(fā)展規(guī)律的事情。那些每天高喊“民主”的人,也未必真的想要普選。中國窮人那么多,富人那么少,如果人手一票,未必對富人有利。
我們需要民主,但呼喊“民主”的人并不都是那么善良。西方人民有權力投票選國家的總統(tǒng),卻沒有權力投票選自己的老板,正如恩格斯所說,不過是每隔幾年就投票選擇由統(tǒng)治階級中的什么人剝削、壓迫自己罷了。因此我們的民主是從基層民主開始做起,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